第A9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打印材料没事,打印上访材料事就大了
· 情有可原、理无可恕的“打手”李亚鹏
· 在车子问题上 关键是看好公车
· 新闻发言人不是单口相声演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7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新闻发言人不是单口相声演员
  ↓王旭明其实很像韩乔生 现代快报 7月21日 作者:肖余恨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离职的消息被披露后,有记者在博客上撰文,称他的离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王旭明并不掩饰他对新闻发言人这个舞台的眷恋。对于自己失去的舞台,他只说了四个字:“欲哭无泪”。(7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快报一评]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去职,在回答记者他离开“新闻发言人”这一职位的感觉时,他说,“欲哭无泪”。

  这个“欲哭无泪”充分彰显了王旭明的个性化:用夸张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丰富”的观点。在过去的五年里,这位富有争议性的发言人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时常卷入新闻事件。他并不忌讳由新闻的消息源演变成新闻中人,其个性化的表达往往放大新闻效应。遗憾的是,放大的新闻效应,往往是王旭明个人的效应,他的个性化表达导致了对教育政策的更大争议,这种争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需要由中国教育部门来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旭明只是一个有个性的、比较敬业的新闻发言“人”,而不是一位令人信服的“新闻发言人”。

  对王旭明的个性化风采,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我也是喜欢的。毕竟,他有真性情,率真、透明,这样的人很适合交朋友。不过,新闻发言人是一个有着非常高的专业要求的职位,新闻发言人是一种新闻发布制度,“发言人”只能是这个制度的符号——这个符号的发挥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恪守职责和底线,不能哗众取宠,喧宾夺主。过分张扬的个性,往往会失控于对这一职位的本质的理解。

  王旭明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国教育报》总编室主任),一直认为媒体喜欢“断他的章乱取他的义”,并且率真到愤怒地在《中国青年报》上发文抨击媒体的无德,这样的“率真”,作为个人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作为新闻发言人就问题大了,这不是把自己硬生生地立在媒体的对立面吗?一个新闻发言人的话,老是被媒体“断章取义”,甚至“断章取义”成为一个条件反射,这就不能不检讨他的新闻发言,是不是有问题了。就像体育评论员韩乔生(江湖人称韩大嘴),现在观众看他的解说,自然地就想挑刺,以挑到刺为乐,他的解说内容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他的口误反而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内容”,这已经成为一种另类娱乐。

  [快报再评]

  新闻发言人是社会机构的嘴巴,为机构代言,准确传递机构欲传递的信息,乃是根本。因此,新闻发言人不可以自陈高义,追求精彩。不过,王旭明另有任用,教育部起用新的发言人,可能是正常工作调动。正常情理下,教育部不会对一个重要职员五年的工作公开评价,满意不满意,应属内部态度。王旭明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期间,有过很多次引起争议的发言,这里面有多少是他个人发挥使然,有多少是代教育部受过,我们并不清楚。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