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遗址已经连续发掘了5天,神秘的铁质舍利函目前还呆在地宫中,没有取出。所以,这个地宫究竟是天禧寺的,还是大报恩寺的,现在还不好轻易下结论。
由于地宫中出土的石碑上有“长干寺”,以及开元通宝、南唐的铜钱和宋元通宝等,专家们认为,这个地宫身份十有八九已经“易主”。那么,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地宫究竟在哪?各种各样的猜测悄然流传开来。
大报恩寺地宫可能就在不远处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早已不在了?
考古现场比600年前矮了2米
早已不在了?
大报恩寺周围九里十三步,主要建筑都坐东朝西,全寺布局分南北两部分,中以围墙相隔。北半部为寺院的主体,主轴线从西向东先后依序设金刚殿、香水河桥、天王殿、大雄宝殿(佛殿)、琉璃塔、观音殿、法堂。
“从古代遗留的图片来看,大雄宝殿(佛殿)、琉璃塔、观音殿这三处主要建筑是设立在2米多高的高台基上,这么高的台基给朱棣建地宫提供了一种可能。他完全没必要破坏原有的(天禧寺)地宫,可以在台基上建一个新地宫。”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现在正在发掘的考古现场比600年前“矮”了2米多,琉璃塔原有的高台基早已不存在了。
“明代的文化层不会很深的,而且,琉璃塔埋藏的一套构件都已经发现了,如果地宫还在,不可能跑到6米多深的地下。”
地宫在晨光宾馆脚下?
曾发现过神秘大石碑
地宫在晨光宾馆脚下?
人们对大报恩寺地宫猜测纷纷的同时,一位在扫帚巷居住多年的老人提供了一个新线索。他告诉记者:“当年晨光宾馆打地基的时候,听工人们说发现一块非常大的石碑,石碑上还有文字。那块碑实在太大了,抬不走。后来,工人们也没管它,照样打地基。现在想想,那块碑下面会不会就是大报恩寺的地宫呢?”
对于这种猜测,考古专家说:“应该说有可能。大报恩寺塔的地宫一定在中轴线上,地宫究竟在不在晨光宾馆的地下,要看宾馆是不是在中轴线上,而目前勘测的结果是,宾馆有一小部分正好坐落在中轴线上。”
藏在旁边的考古工地?
四个石墩子可能是琉璃塔柱础
藏在旁边的考古工地?
150多年前,大报恩寺琉璃塔轰然倒塌,琉璃构件在晨光宾馆附近的废墟上至今还能找得到。记者发现,在如今发掘的地宫大棚西边,还有一块考古工地,不过已经用塑料布蒙了个“密不透风”。南京文物爱好者韦世林告诉记者,以前他常常去那里玩,曾经发现过很多蓝色、黄色、黑色的琉璃构件,最关键的是还有4个石柱础。这4个石柱础已经被发掘出一半,从露出地面的部分可以看出是上圆下方,呈正方形排列,每个柱础之间的距离是10米。每个柱础大概有4吨重,根据现场勘测,没有被移动过。“这应该是琉璃塔的构件。虽然琉璃塔是八角形的,但内部支撑的柱子是4根。我和文博界的专家沟通过,有专家认为,这4个石墩子就是给承重柱‘垫脚’的。我想,4个石墩子对角线的中心就应该是地宫所在的位置了。”韦世林说,目前专家们已经发现了这个奥秘,也许他们之前已经做过了一番勘探,“或许,现在的地宫发掘结束,他们会对这四个石墩子的中心进行再发掘。”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延伸阅读
考古那些意外的事
专家:有意外才有魅力
种种迹象表明:正在发掘的地宫极有可能不是大报恩寺的。不过,这并不值得奇怪,在南京的田野考古中,这种“意外”现象经常出现。一位考古专家说:“我们考古过程中,其实经常有本来想发掘‘甲’的,结果却发现了‘乙’。因为考古就是探索未知世界,会遇到很多意外事件。而这也恰恰是考古的魅力所在。如果没发掘之前就知道里面有什么,就没啥意思了。”
排水道当成明孝陵地宫入口
据说,在明孝陵申报“世遗”之前,考古专家们就想摸清朱元璋究竟是怎么修建陵宫的。明孝陵地下,除了地宫是不是还有特殊建筑?为了一探究竟,专家对明孝陵陵宫周边进行了考古发掘。
一开始,他们在陵宫东面发现了一道护墙壕沟。“这个壕沟是干什么用的?”主持发掘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说,还没找到答案,又在壕沟附近10米左右发现一个小洞。“洞很小,像是老鼠打的。我们扩大了搜索范围,发现了洞周边有砖头,这些砖头很厚,砌法很讲究。‘有名堂了!’顺着砖头,我们找到了一道拱形券门,这道门很高,人可以进去。当时我们兴奋得不得了,是不是我们找到明孝陵地宫的入口了?!”为了证实想法,当时两个考古队员还进入拱券门,一直往里走了20多米,发现淤泥越积越多,结果,他们在陵宫西面发现了出口。“那是一个环绕陵宫的大型排水道而已,是朱元璋为了缓解地宫内的积水而特意设置的。”
“考古就是这样,不断探索,不断了解,然后一层层揭开谜底,甚至有些谜底永远无法揭开。”贺云翱说。
文武方门复建差点搞错
“1997年春夏之交,为了申遗,决定对明孝陵的文武方门进行复建。”贺云翱说,他记得当时古建筑专家已经做好了文武方门的设计图,甚至已经订好了琉璃材料。“由于古书上记载,文武方门共5扇,都是圆形拱顶门,于是,古建筑专家设计了5个圆形拱顶门。”可是,通过发掘,考古专家发现,其实文武方门是中间拱顶,两旁平顶。“也就是说,中间的三扇门是圆形的拱顶门,而两旁的两扇是圆形平顶门。虽然看起来误差很小,但文物复建讲究‘修旧如旧’,于是,古建筑专家们根据考古结果,马上对图纸进行了修改。”
贺云翱解释,考古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可以印证原有的设想,但有些则推翻了原来的一些东西,不断遇到新问题,这恰恰是考古学的魅力所在。
共用神道并非始自十三陵
“考古过程中的意外发现并不是坏事,有的能够解决很多历史问题。”贺云翱说,在我国,明代以前的帝陵都有自己单独的神道,但是北京十三陵却是一个例外,十三个帝陵只有长陵是单独的神道,其他的神道都是从长陵衔接过去的。考古界都认为,长陵开创了神道共用的做法。
“我们对明孝陵做完考古,随后又对明东陵(朱元璋儿子朱标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我们到处找,就是没有找到东陵的神道。神道是帝陵的附属建筑,是进入陵区的主要通道,为什么东陵会没有呢?通过发掘,我们发现,其实东陵和孝陵合用一个神道。”这就说明,神道合用是从明孝陵(朱元璋)开始的,而不是从长陵才有的。
为什么朱元璋会采用这种做法呢?“这是用建筑设计来体现王权思想。朱元璋农民出身,家族意识很强,他是大树,其他的都是树枝,树枝只能接在树干上。从这种神道合用的做法来看,强调了一种家族传承,强调了血缘关系。”
快报记者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