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最南京/人文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小火车穿过下关大马路百年光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7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小火车穿过下关大马路百年光阴
  ■快报记者 戎华/文 泱波/摄

  有这么一家租书屋,门头灰蒙蒙的,店里的两排书架上紧密地排满了书。书是旧书,老远可以看到书面上泛出的油渍光亮。租书屋的生意并不好,有些冷清,老板搬了一张板凳,坐在店门口,许是在守候顾客。面前,马路上人来车往。这条马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曾经是下关最宽的马路,如今,路口陈旧且歪斜的路牌上,“大马路”三个字看上去名不副实。

  大马路毗邻下关码头,民国时期,这里可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街。

  1931年的一个夏日,大马路的一家鞋帽洋货店,新到了一批礼帽。南京城的太太小姐们闻讯赶来。洋货店是一座3层楼的西式风格建筑,用英国水泥建成,一、二层是鞋帽店,贩卖洋人运来的礼帽、鞋子、袜子等日用品。这里货多,款式新,更新快,追求时髦的人喜欢来转转。

  大马路上大都是西式洋楼。鞋帽洋货店旁边不远,就有一家手表眼镜店,店名取得很大,叫“大西洋手表眼镜公司”,手表也是进口货。

  今天,这两家贸易公司已经看不到全貌了。能看到的,只剩下一面残存的西式风格墙面,石头制成的门头,以及残存不全的招牌。旧址在大马路81号附近,“庆华鞋帽洋货□□”和“□洋手表眼镜公司”门头招牌上的字迹已经斑驳,需要费劲辨认。西式门头下,经营的不再是鞋帽手表之类的洋货,而是一家家不起眼的小吃店。路过的人,稍不留意,很容易将这里错过。

  大马路也有保存较好的西式建筑。大马路66号,原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这幢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如今依然坚固,粗壮的石柱有两层楼高,顶部石台雕有精美的花纹。大马路62号,原为江苏邮政管理局,三层楼建筑,有段时间,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部是英国人。

  繁华与热闹给这里的交通带来了压力,中国第一条城市“轻轨”就诞生在这里。

  “轻轨”其实是一段市内铁路,连接下关与市区,线路短、站距近,行速慢。上了年纪的老南京,称之为“小火车”。小火车在南京市内跑了整整50个年头。

  20世纪30年代,南京街头流传着一曲金陵小唱,“扬子江头看落霞,秦淮河上响鸣蛙,乘车直入华灯市,风鼓铁轮送到家”,说的就是“小火车”。当时南京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很多人都是骑驴子穿行于南京城内,“小火车”方便了出行,每趟车都会很拥挤。

  如今,这里已听不到叮当叮当的车站铃声,大马路上,可以找到的是脚下一段废弃多年的东西方向的铁轨。当年的繁华,都无声地记载在了这条狭窄的轨道上。

  此刻,铁轨旁的小吃摊上,一锅馒头刚刚出炉,扑鼻的馒头香从历史飘进了现实。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