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保外就医”应该走过司法通道
· 至少王旭明没有说过“无可奉告”
· 汶川重建之争不仅是科学问题
· 期待现场直播上海袭警案庭审
· 我们为什么惆怅于王旭明的调任
· 王旭明:断章取义的批评才是无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王旭明:断章取义的批评才是无知
  网上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有个很著名的言论叫“媒体无知论”。本人惊讶,乃看原文:“对于包括资助困难学生这样大的国家政策,媒体不去积极宣传,说浅了是无知,说深了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原来如此,相信有逻辑感的人,都不会得出这就是“媒体无知论”。如此“无知”之论在网络及各种传媒上横行数日,招致一堆口水与“板砖”之后,被更热闹的新闻和评论所替代,少有人细究此“无知论”的前因后果,表达语境。媒体挑了自己认为有用的话说,评论者找自己有用的论句论述,公众也就自觉接受不完整的信息。“媒体无知论”就如此这般地“无知”下去了。

  近两天又有一说吓本人一跳,网上再称:教育部不提倡社会各界资助困难学生。哇,比前面更可怕,大有帽子重现之势。再查原文,原文是:我们特别不提倡我们的媒体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内,突然写出一个困难大学生前面吊着牌子,上面写着“我考上了某某学校,我没有办法上学”,然后呼吁社会捐助。我相信这样的事情是真的,全国几百万、几千万大学生当中,这样的事可能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都不足为奇。关键是无论是我们的大学生,还是我们的媒体,要以宣传主流、宣传国家政策为己任。发生这样的问题要积极促进,给他们解决,而不是炒作。通览全文,并不是“教育部不提倡社会各界资助贫困生”呀。

  查阅发言者原话和一些媒体的报道,时常会发现断章取义。媒体选择最吸引眼球的点没错,这是新闻规律。可还有一条新闻铁律,就是真实。起码,得告诉读者某句话的前后语境,让他们自己做分析判断吧。

  具体到资助困难生的问题上。一方面,国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采取了一系列资助,帮助他们上大学,接受职业教育。现在在大学就读的困难学生,大部分都是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者,这就是明证。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资助政策还没有覆盖到每一个人,也还没有覆盖到学生上学的每一个过程。在国家不断加大力度,完善政策的同时,社会各界的捐助支持必不可少。

  应该说,教育部门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一些媒体报道中,看到的却是热炒困难学生之贫,热炒某些企业个人的义举之大。这些报道绝对应该,可当他们成为强势和主流之时,无疑会给受众带来某种误导。只谈成绩不谈失误不对,只看缺陷不看努力,也一样偏颇。

  当今世界信息爆炸,媒体多多,从传播方来说,各有高招,无可厚非;从接受者来说,分清真假,判断高低,必不可少。共同坚守的道德底线应是真实、准确。如果说“断章取义”尚属无知,那么“无中生有”则纯属无良。类似无良行为还包括在网上的谩骂、人身攻击等等。

  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我理解,表达意见也是个人权利。只是所有的批评,应该建立在对事实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追求轰动和吸引眼球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无益于讨论问题,改变现状。

  ■网言网语

  一个直率的人,一个性情中人。

  (网友 IP:119.125.9.*)

  他在办公室里嚼了块口香糖,又往身上喷了几下香水——厉害!

  (网友 IP:221.238.22.*)

  他更应该去西部山区做一名有作为的校长,因为他的办法和想法都不同凡响。

  (网友 IP:124.77.102.*)

  应该提拔这样有个性的人。

  (网友 IP:60.164.68.*)

  是不是说没钱别读书的那个人啊?

  (网友 IP:210.73.81.*)

  支持王旭明!他对范跑跑的言论很代表民心!(网友 IP:221.218.162.*)

  这个人去做电视台主持人更好一点。

  (网友 IP:116.226.147.*)

  应该安排郭松民、范美忠、王旭明在一个中学教书,看看谁是真君子,哪个是真小人。

  (网友 IP:124.131.190.*)

  早该换人了,他代表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少数利益群体。

  (网友 IP:124.16.136.*)

  (原载于2007年7月6日《中国青年报》,是我国首次有新闻发言人在媒体上撰文跟舆论展开交锋,此文中的“断章取义”论后来又形成了舆论的强烈反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