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说起,全程解析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帝国初期的历史迷局,把中国五代十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更替,每一次政权纷争,一一罗织在轻松幽默的解说中。
[上期回顾]
寿州城久攻不下。柴荣决定,一边继续攻城,一边四处出击,把寿州周边砸个稀巴烂。他把这光荣的差事交给了赵匡胤,结果赵匡胤仅带了5000人就破了南唐的两万大军。柴荣继续对赵匡胤委以重任,让他带5000人去拿下超过10万重兵把守的滁州。赵匡胤没有辜负柴荣。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一年,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二月十七日,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出汴京城,第二次亲征南唐江北之地。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虽然在为父服丧时期,但战事紧急,被柴荣夺情起复,一起出征。这一次,柴荣选择的突破口是张永德刚刚拿下的下蔡渡口,一切顺利,他在三月初渡过淮河,重新抵达寿州城下。
当年三月三日清晨,柴荣亲自披挂上阵出现在了战场上,紫金山,这是第一个攻击目标,要把寿州重新完全孤立,就必须先攻下它。赵匡胤作为全军攻击的先锋,率先登山强攻。这时候皇帝亲临,全军注目,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了赵匡胤到底拥有怎样的战斗力。
历史记载,仅仅一个上午,赵匡胤就将南唐的前锋寨和山北营寨全部击破,斩敌三千,把紫金山通向寿州城的“长城”彻底毁坏。这一战的后果是惊人的,当天晚上,南唐军营里就发生了哗变,朱元,这位南唐首屈一指的猛将不战而降,带着自己的部下一万多人投降了后周。至此这一战再也没有了悬念,第二天柴荣就发动总攻。南唐军彻底崩溃了,他们习惯性地从山上往河边跑,坐上了船才觉得心安,可是这正中了柴荣下怀。
我们也有船!后周新建成的水军扬帆就追,柴荣本人更亲自策马疾驰,史书记载,“帝自率亲骑沿淮北岸追贼。及晡,驰二百余里。”晡,申时也,下午三至五点,也就是说,柴荣亲自骑马追敌,奔驰了一整天,追击了一百公里!皇帝当先,人人奋勇,只此一天,在淮河南北两岸及水路上,南唐军战死、淹死和投降的将近四万!
只区区两天的时间,南唐人准备了近一年的寿州援军就彻底覆灭了。
寿州绝望了,刘仁瞻在城头上亲眼目睹了本国军队的土崩瓦解。伤痛绝望,让一直强自支撑的刘仁瞻突然崩溃,他中风了,一下子昏倒,就此不省人事。他的同僚们再没有他的勇气和坚贞,他被卑劣地出卖了。可怜昏迷不醒的刘仁瞻被人抬到了柴荣的面前,柴荣立即对他大加抚慰,并当众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如此高官厚禄,对他人真是可望而不可即,但是对刘仁瞻而言,这是尊敬,还是对他的污辱?史书记载,刘仁瞻自从昏迷,就再也没能醒来,他没有接受柴荣的“好意”,就此死去了。但不管怎样,随着寿州城的陷落,南唐在江北的门户被彻底打开了,中原的版图已经被重新规划。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柴荣突然退兵了。面对南唐大开的门户,他千辛万苦用无数条人命换来的机遇被他说扔就扔了。
二月十七日出兵,四月中旬柴荣就回到了开封。这一切让人费解,让后周所有人扼腕!但是柴荣却心知肚明,他必须要回来了,不然他的后院就会突然着火。因为李璟,因为渤海海峡,因为契丹。
李璟显示出了柴荣所不及的高级政治手腕,面对强大的后周,他把自己当作了刘备,那么孙权在哪里?这世上还敢对柴荣说不的人在哪里?别急,人还是有的,只是太远。而且隔着整个后周国土。南唐人用他们先进的航海技术,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后周人的封锁,与契丹更与北汉达成了共识——柴荣已经变成了曹操,我们大家必须要联合起来才能生存!于是柴荣只好忍痛放弃刚刚到手的希望,马上后撤返回自家后院去砌墙。
难道柴荣会就此善罢干休了吗?简直是笑话,果然才过了半年,柴荣就卷土重来。契丹人,还有北汉人,都何足道哉。柴荣在北疆稍稍留心之后,就立即风平浪静了。什么都无法阻挡柴荣了,泗州没有支撑多久,就举城投降。柴荣绝不停息,不仅强迫士卒,更强迫自己主动寻觅战机。这次是南唐水军的劫难到了,他们剩余的全部数百艘战舰从清口(即泗水入淮河之处,今江苏靖江西南)匆忙撤退,但是很不幸被后周发现了。柴荣立即出动,派水军在淮河疾追,他自己和赵匡胤分率骑兵夹淮河两岸追击,一直追到了楚州西北。就是这里了,史书记载,南唐节度使陈承诏被赵匡胤俘虏,南唐水军全军覆没,数百艘战舰,只逃出去四五艘。从此,长江以北的水系里再也不曾见到过南唐的水军。
轮到楚州了。这时柴荣已经劳累到了极点,而且他突然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顽强抵抗,楚州守将张彦卿誓死不降,他像刘仁瞻一样把要投降的儿子亲手杀死,然后发誓与城共存亡。他说到做到了,城破之后,他和手下一千多名将士与后周人巷战,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而后周一边也因此死伤惨重。
柴荣狂怒!自从出兵以来,一刻都没有停歇,始终亲力亲为全速运转的柴荣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亢奋暴躁之中他暴露了性格之中最大的缺陷。他下令,把楚州屠城,一个不留!血洗楚州之后,不管史书如何记载评价,在当时的确没有人再敢反抗柴荣了,至少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后周军所到之处,如滚汤泼雪,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天长(今属安徽)、静海军(今江苏南通)等地望风而降,再往南,柴荣的目标已经锁定了长江以南的南唐都城金陵。
三月初,后周的水军终于冲出了淮河,浩浩荡荡冲进了烟波浩渺的长江——终于冲出了江北,终于看到了长江……柴荣站立船头,率千军万马,举长帆强橹,中流击水,壮怀激烈!
人生至此,复有何憾!
是月中旬,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亲至江口,大破南唐屯泊在瓜步及东沛洲(即东洲,今江苏启东吕泗镇一带)的水军,其部下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勇冠三军,居然率军直扑长江南岸,以自己所部之力就突破了长江天险,杀散南唐驻岸守军,登岸后把南唐人的营寨一把大火付之一炬,然后才从容收兵回归北岸。
李璟彻底绝望了,所有的牌全都输光了,连最后一条心理上的安全底线——长江,都被后周人儿戏一样地突破了,这仗还能再打吗?这时候他慷慨了,派使者给柴荣带去了如下的条件:向后周进献尚在南唐控制之下的庐(今安徽合肥——该死吧,这样的重镇在手,居然就此投降!)、舒、蕲、黄(今湖北黄冈)四州,以长江为界,岁贡称臣;并献犒师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钱十万贯、茶五十万斤、米麦十万石;去帝号,改称江南国主;去南唐年号,从此改用后周纪年。
以上种种,只要柴荣点头罢兵,马上生效。历史证明,柴荣真的就此止步了。他答应了李璟的求和条件,就此北归。第三次亲征南唐之役就此结束。他的目光已经从水气氤氲、树木葱茏的江南收了回来,转向北,面向了千里长风、雄关漫道的大漠草原。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二十八日,后周世宗皇帝柴荣重披铠甲戎装,从京城开封出发,下诏亲征契丹,以收复燕云失地。
不等收复燕云失地,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晚,柴荣就病了死了,带着无尽的遗憾,带着未完成的理想,在年仅三十九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
柴荣死了,留下了庞大的帝国、他年幼的孤儿寡妇以及无数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由谁来取代他。他七岁的皇太子柴宗训吗?可怜的孩子,其实以我们中国传统的计岁方式,这位已经被确认为后周帝国合法继承人的孩子的真实年龄(生于公元953年)至公元959年只有五六岁!可后周的那些骄兵悍将们连当初已经三十多岁的柴荣都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