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是赵胜(化名)内心最焦灼的一个月,他是台州大型民营外向型企业集团椒光集团的小股东,企业这两年的连续亏损,让他第一次有了退股的冲动。上月初,他和他所在公司的10多名小股东向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报告,称该公司在经营期限内“出现连年亏损,目前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问题”,因此要求解散该公司,避免股东的合法权益受到更大损失。
赵胜并不是唯一的例子,长三角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恐慌性撤股苗头。“这才是个开始。”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制造企业来说,还没有到经济最坏的时候,按照经济运行的链条传导效应,美国消费疲软对我国进出口的外需放缓大约滞后6-9个月,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在今年第二季度进一步显现。
台州市发改委的一份文件显示,台州市5371家规模企业中,亏损1111家,亏损面达到2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9亿元,增长55.7%。“这些股东也同样面临着抉择,”业内人士表示,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在发展中遭遇“股东抉择”,股东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发展会在危机来临时不断博弈。
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对此表示,这是台州目前比较大的一次“股东危机”,他们希望企业尽量低调解决,同时,他向记者表示,今年对台州企业来说,普遍比较“难过”,这样的危机也许在未来还会爆发,一旦利润受损,股东对企业的发展会持有不同的方向。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分析说,对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调整机会,小股东这样的做法,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在开始投资的时候,觉得企业发展前景比较好,对企业的管理体制、构造并没有提出异议,在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一切都是风平浪静的。当企业出现危机时,就以自身利益作为理由提出要求解散,这其中都是以是否盈利作为第一判断价值。不过,史晋川也告诉记者,这对投资人来说也是有教育意义的,投资应当以企业资质、内部管理等作为衡量标准,家族制不是值得投资或者需要撤股的理由,当然,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在这次危机中借机进行调整和升级。快报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