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 年的解禁潮后,限售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变得十分频繁。2008年上半年发布减持公告的“大小非”,累计套现市值为1140亿元。在解禁新规出台后,大宗交易系统的分流作用明显。
根据联合证券和海通证券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解禁后的限售股股东,合计抛售了77.42亿股,套现市值为1140亿元。其中,1至6月的减持市值分别为108.49亿元、51.42亿元、45.48亿元、26.36亿元、13.11亿元和11.8亿元。虽然按照上半年2.8万亿的解禁市值看,减持比例仅为4%,但1140亿元的披露减持数据,不包括无需公告的“小非”。
海通证券研究所汪辉认为,从上半年“大非”减持的情况来看,显示出限售股对市场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在市场快速下跌的2至6月份,减持市值分别为51、45、26、13和11亿元,减持市值占解禁市值的比重非常小。偏低的股价,对““大非”没有太大的动力减持。
汪辉估计,下半年“大非”的减持市值将在200亿元左右,不会对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造成实质性影响,并且这些减持所得资金也不一定会完全游离于二级市场之外。不过明年和后年,限售股解禁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为2008年的2至3倍。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以来的两个月,大宗交易交投也分外活跃。据证券通系统统计,4月22日至6月30日,两市A股一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了161笔,成交金额高达65.46亿元,占据了大宗交易系统上半年整体90亿元成交金额的七成。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大宗交易系统上的所有交易均为“大小非”的减持,但可以看出,有不少股东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了股份转让,大宗交易系统起到了明显的分流减持压力作用。
快报记者 张雪
■新闻分析
警惕大小非曲线减持行为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发布后,大宗交易系统迅速成为大小非减持的新通道。统计数据显示,自4月20日该指导意见发布以来的50多个交易日里,沪深两市A股大宗交易空前频繁,成交金额同比增加逾60亿元,激增3.6倍。
以中国平安为例,在意见发布前仅有1起大宗交易,成交349.15万股,成交金额23672.52万元,每股成交价格67.80元。而在意见发布后,中国平安共发生大宗交易8起,成交3346.9万股,成交金额168391.58万元,每股成交价格最低44.22元,最高61.23元。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持股成本低,大小非减持欲望普遍强烈,但其大额减持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进行,减轻了对二级市场的压力,有利于稳定投资者对存量股份减持的心理预期。
不过,业内人士还指出,在大宗交易系统成为大小非减持新通道的同时,应制定措施防止这一通道成为大小非最终实现在二级市场减持的“过道”。因为大宗交易完成过户后,转赴集中竞价交易系统抛出并不受限制,业内人士担心,那些急于减持的大小非股东可能会“借道”大宗交易系统,把压力迅速转嫁到二级市场。
安徽一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日前连续两次大规模借助大宗交易系统向一名自然人转让股份,就遭到了市场的质疑。因为有迹象表明,该自然人在二级市场上可能已转手即卖。业内人士建议,对这种曲线减持的行为,还应制定措施加以约束。
快报记者 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