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读步天下
3上一版  
PDF 版
· 三店书·榜单
· 剑河之水
· 缺了文骨的《寻觅中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7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缺了文骨的《寻觅中华》
  余秋雨新出版的历史散文集《寻觅中华》,读者褒贬不一。我们可以用余秋雨的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写作:“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我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了我。”可以说,《寻觅中华》是历史的“壳”与作者感悟的结合体,简言之,即“人文景点+历史文化+感伤情怀+‘睿智思辨’”的结合体。正是这样的“结合体”,使得中学生和理工科大学生成为余氏作品的最大数量的拥趸。敢情这些少男少女们把余氏作品当成文史知识的普及读物了——这并不错,前人所云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倘用严苛的标准来衡量,他的散文有很多方面的不足,而以煽情的文字(还应加上煽情的技巧)讲一些文科大学生所应知应会的文史知识,正是余氏作品的一大长处。

  事实上,无论是之前的《文化苦旅》等著作,还是这本《寻觅中华》,余秋雨都犯了“太过贪心”的错误,像“着了魔”似的凭小肥羊汤料那样的一点儿哲理、情调、诗意,便妄图把中国历史人物的灵魂和思想一网打尽,简直是贻笑大方。当然如果以史料为基础,以文学的手法来叙事,最大化地增强了历史书籍的阅读美感;在拿丰富的有说服力的史料来使人折服的同时,还不忘以精致的结构和颇有美感的语言来包装以助一臂之力——还是应该值得肯定的。但余秋雨在某些篇章中,凭自己的头脑发热加进了某些虚构的故事情节,好像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如何言语如何行事他都亲闻亲见过似的,这就造成了以言之凿凿的面目向广大读者灌输有悖于史实真相的不负责任的效果。像他这样,重了“外观设计”(语言、想象、故事情节),轻了内墙砌砖(历史的真实、真相),自然而然便使文章缺了文骨(质品)。想制造独具一格的作品,不管是真正的个性创作,还是模仿某一名家对西洋文化探索研究的创作,都没有什么错,可是他为什么会有重外轻内的潜在意识呢。是故意?轻视?还是疏忽?潜在意识是主观意识的根,体现了作者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它决定了作者客观上的言谈举止。重外轻内的主观意识,让作者忘却了一篇文章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它穿了一件多么绚丽、耀眼的衣服,而在于它所想表达的不加修饰的、甚至难看的“真情实感”。说得直白简朴些,就是文章的内在品质,决定了文章的生命。这是文章,也是为文者的底线。

  从本质上看,在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热情、激情甚至矫情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他只是一个勤于“传经布道”、期望寻找到“健全文化人格”的文化商人,只是一个忙于在故纸堆中搜寻古人、沉于在山水间思索古人、急于在文章中宣讲古人的文人。从这个层面上讲,余秋雨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家、散文家,或者学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