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车去慧园里,出租车司机并不一定知道地点。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几十年过去了,这里远不及民国时期有名。
其实慧园里并不难找,白下区慧园街小学旁边就是。它是一个民国建筑群,有20多幢小楼,分东西两排。由于门头并不大,虽处闹市,却有一点高墙深院的意思。经过的人并不一定会留意。
走进慧园里,你会发现,原来岁月是会留下痕迹的。红墙灰瓦的小楼,有些外墙因为风化,有斑驳的伤。为了加固墙体,后人给它抹上了水泥。
70多年前,这里的主人多是公务员、银行职员、医生、商人等,当年的中产阶层。弄堂似的过道,石料做的大门框,像极了上海的石库门。如果想象力可以修缮眼前的建筑,你可以想见它当年刚建成时的夺目。
曾经的主人,虽非名流,却是一个适意的阶层。从这里出了门,向北没多远就是太平南路,民国时期聚集了江苏饭店、绿柳居等众多馆子。而向南十分钟,可走到夫子庙。生活在这里,一切都是便利的。如今,慧园里在周围林立的高楼中,显得有些矮小,有些没落。恰恰,这种沧桑感是慧园里独有的气质。
今天,这里住的大都是些寻常人家。一户人家将煤气灶和洗衣机搬到了过道。中午时分,女主人正在家门口烧饭。门是木头的,有些陈旧,还没等推开,你甚至可以听到门轴嘎吱的声响。也是这扇门,留给我一个疑问:门上倒贴的“福”字,今年已经是第多少张了?
房屋不知易主多少次了,但主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一直没变。这里的人家,几乎每户都会种些花草和绿植。丝瓜藤架整齐地竖在院子里。墙角边,形状各异的瓦罐,甚至涂料桶,都被当成了花盆,装满了土,种上些月季。有心伺候花花草草的人,生活态度是自得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住户都对这里充满依恋。小楼内四分五裂的天花板,走上去并不牢靠的楼梯,时常堵塞的下水道,让不少住户盼着拆迁。这片民国建筑群的去留成了争议的话题。
慧园里弄堂并不长,出来时,方才留意到大门口的修鞋老人。一把竹椅,一张竹板凳,自己坐的以及给修鞋人准备的。老人面前摆着一个月饼盒,装的并非吃食,而是各种大小的鞋钉以及鞋掌。他一直低头忙碌,生意看上去不错。
“修鞋吗?”我刚蹲下去,老人抛出问题时并未抬头。反问他是否住在慧园里,老人不答。又问他在这儿多少年了。“解放前就在这里修鞋了。”老人简单的一句回答便终止了我们的对话。
仔细一想,老人就这样背对着慧园里几十年了。他的身后,这20多幢小楼里,发生了多少故事,有的人搬进来,有的人搬走了,而他一直坐在门口,低头修鞋。
弄堂的故事密密匝匝,最后浓缩成的不过是这样一个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