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巨灾敲响保险业警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7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巨灾敲响保险业警钟
  “假设这次四川地震的损失是1500亿元,如果中国有3亿家庭,那么每个家庭一年只要掏出500元就可以应付这场大灾难,如果10年前就开始准备,那么一个家庭只要掏几十元。”今年暴雪、地震、洪水等灾害频频发生,财政补贴、保险赔偿、社会捐助仍然是杯水车薪,怎么办?巨灾损失究竟应该由谁来买单?

  记者日前采访了受邀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参与巨灾保险制度相关课题研究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

  保险公司解决不了所有损失

  星期柒新闻周刊:一旦发生地震、洪水等灾害,究竟应该让谁来买单?是否应该开发所有的灾害险种,损失由保险公司来赔偿?

  郝演苏: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他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理论上,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基本基础是依赖于大数定律。一定要有很多风险单元放到一起,这些风险单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房屋,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是出险出事故的时候不能同时出事故,只能相互独立出事故发生损失,保险公司利用大数定律分散风险。但是像地震、台风、洪水属于典型的巨灾不是这样的,巨灾一出事可能整个城市甚至几个城市全部毁掉,保险公司无法用大数定律分散风险。所以一般的商业保险公司在承保巨灾风险的时候非常谨慎,通常是不承保的,把它作为除外责任。这个时候商业保险市场失灵了,需要政府通过组织利用全社会的资源,不能光靠保险公司解决地震发生的问题。

  政府买单“有难处”

  星期柒新闻周刊:每一次大的灾害发生,财政都会拨款,比如四川地震,财政拨了700亿元,碰上巨灾时,最后往往由政府来“兜底”,这能否算是应对巨灾的一种有效机制?

  郝演苏:一个国家是一个个小家组成的。一个小家庭,如果家中有人生了大病,那么这个家庭往往会卖房子卖车来挺过灾难,但是如果事先有良好的保险安排,那么出事后就不必卖房子卖车,有保险赔付了,就不会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了。为了启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央财政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重建基金。这700亿资金本来可能是用于科技研发、国防建设、改善社会福利、建设公共设施等,但是出现了大灾,必须被挪调来救灾,那肯定会影响国民经济生活的正常安排。

  巨灾发生后,一共有四道“防火墙”

  星期柒新闻周刊:很多专家包括您提出了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您觉得碰上巨灾了,应该有怎样一个合理的赔偿及资助体系?

  郝演苏:正常情况下,在发生巨大灾难损失后,一共有四道“防火墙”,政府应该是最后一道“防火墙”。个人和企业自己承受部分损失是第一道防线;个人和企业无力承担的损失,应当由保险等工具转嫁出去,这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社会各界的救助、慈善捐款;第四道,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才是政府。而此次汶川地震后,实际上我们只用了三、四道防线,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第二道防线即风险转嫁工具,如保险制度,却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没有保险转嫁风险的防线是不稳定的防线。

  就比如一个家庭,往往通过储蓄的方式应对灾难的发生,不过存100元就是100元的作用,没有杠杆效应,而保险,如果存100元,可能赔付1000元。

  在国外地震损失由政策性保险来承保

  星期柒新闻周刊:国外面对巨灾是怎样一个赔偿及应对机制?

  郝演苏:在地震多发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地震保险相当于一种强制性保险,政府要求企业、个人财产必须投保相应的保险,交纳保险费,否则对于地震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政府将不予赔偿。

  星期柒新闻周刊:您已受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邀请参与巨灾保险制度的相关课题研究,目前有什么进展?

  郝演苏:其实提起巨灾保险制度10年前法律就明确了,1998年1月1日实施的《防洪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1998年3月1日实施的《防震减灾法》“鼓励单位、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现在关键就是去落实。

  实习生 商芷清

  快报记者 王海燕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