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这是一个毕业前的老乡聚会,成箱的啤酒增添了狂欢的意味,但每个人的内心却充满了沉重。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即将各奔东西,之所以沉重,是因为他们都来自地震的灾区。在他们的心中,自己都是幸存者,但以这样的方式幸存却又有着别样的苦楚。
王珍妮是在6月7日接到老乡的通知,“明天晚上有时间吗?我们为师哥师姐送送行。”打来电话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大三的一名学生,四川绵阳人。王珍妮是南京农业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的应届毕业生,绵阳人。在原来的计划中,6月8日的晚上王珍妮是要看书的,她忙着公务员的考试。但她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聚会的地点选在了校门口的一家东北菜馆——东北飘香院。四川老乡的聚会竟然选择了一家东北餐馆,这让王珍妮很新奇,“就是要让你们新奇一下。”组织者笑着说道。
傍晚6点,王珍妮很准时地来到了饭店,20多个参与者中,王珍妮大部分都认识,他们已经聚会过不止一次了,但真正的毕业生只有八九个。包厢的墙角处堆了两箱啤酒,平添了几许狂欢的味道,但他们的脸上,却没有狂欢的喜悦。
在来之前,王珍妮就知道,在这次的聚会中,有一个词千万不能提,那就是“地震”。他们的一个老乡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他们不希望在这样的场合还让他伤心。
酒于是成了最主要的媒介,20多个人分成了两桌,其中男生又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二以上。王珍妮也喝了一点酒,但很少,她不会喝,在记忆中,这应该是她第一次喝酒,酸溜溜的味道让她直皱眉,但这样的味道足以让她保留一辈子的记忆了。
果然,在这次持续了近4个小时的聚会中,所有的人都没有提到地震,电视也关了,不希望看到地震的画面,这一切,只是不希望其中的一个人伤心。王珍妮记得,在这次聚会中,更多的程式是学弟学妹向即将毕业的“前辈”敬酒。而毕业的人则聚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去向。有些人选择留在了南京,有的则希望回到家乡。
临近结束的时候,有的人突然哭了起来,因为屋外突然传来了《生死不离》的音乐声:“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你的呼唤刻在我的血液里……”泪眼婆娑中,王珍妮看见许多只酒杯举了过来,“我们还会相见的,再见”!
快报记者 朱俊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