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热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公司发债渐成融资主流
· 分析师自杀 疑因炒股亏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6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公司发债渐成融资主流
  6月25日,宝钢股份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正式公布。作为今年第2只发行规模上百亿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宝钢股份本次发行的分离债早在5天前就已结束发行,并成功筹集资金百亿。

  事实上,受到银根紧缩及贷款成本趋高的影响,除分离交易可转债这种创新型公司债外,普通的企业债、公司债也正在被各类企业所“追捧”。

  Wind资讯统计表明,2008年以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再融资规模达3504.6亿元,已远远超过新股发行、增发(含定向增发)、配股等股本融资方式。其中,10家上市公司发行了564.85亿分离交易可转换债,38家企业发行了1160亿企业债。

  “很明显,大规模的股票融资目前难度很大,而发债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小,监管部门比较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6月25日,中信证券(宝钢股份分离债主承销商)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如果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渠道通畅,企业明显偏好股权融资,以降低财务成本,改善财务结构。该人士指出,“但以目前的市场环境,至少未来两年,企业必须学会通过发债来解决资金难题”。

  对信贷政策敏感、资金需求极其饥渴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是最先转向发债以补充运营资金的群体。

  去年年底,面对A股市场出现的颓势以及信贷紧缩形势的逐步明朗,已经通过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等股本融资手段从资本市场拿走了数千亿元资金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率先发起了债券融资竞赛。

  保利地产、万科、金地集团、北辰实业、中粮地产、新湖中宝等6家国内主要房地产上市公司先后宣布启动债券再融资程序。据统计,它们债券融资金额的上限合计为157亿元。

  除房地产企业外,受到银根紧缩及贷款成本趋高的影响,更多的企业也加入到发债补充流动资本的队伍中。

  6月10日,去年10月刚刚从A股市场拿走660多亿资金的中国石油发布公告,公司拟以一批或分批形式在境内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00亿元公司债券。另外一家石油巨头中国石化更不含糊,继今年2月底成功发行300亿分离债后,4月上旬,中国石化宣布拟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200亿的境内公司债券,以满足公司营运资金需求。

  申银万国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8年1至5月底,共有126家上市公司和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发行规模2874亿。该研究所报告预计,2008年,公司债和企业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4000亿。

  随着市场自去年年底开始的大幅下挫,大规模融资难度明显增大,为了稳定市场,再融资获得监管层审批的规模必将大幅减少。6月24日,20天前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的今年最大IPO中建股份没有如预期启动发行程序。

  光大证券研究员陈岚静指出,面对大型股权融资遭遇“暂缓”的现状,作为证监会去年8月启动的公司债,注定会成为诸多上市公司选择的融资途径。

  自今年初开始,证监会连续批准了多只债券型基金,一定程度上为债券市场增加了大量投资资金。

  陈岚静认为,从今年上半年无担保中材集团企业债和中联重科公司债看,市场认购较为踊跃,都表明目前发行公司债是合适的时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