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可否让评论员直接约见官员?
· “华南虎”为什么快不过“范跑跑”
· 被狭隘民族主义绑架的《功夫熊猫》
· 盖茨“裸捐”的三重启示
· 多灾之年需要怎样的社会心态?
· 停开一半公车影响会有多大?
· 防止“搭车涨价”是一种考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6 月 2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可否让评论员直接约见官员?
  6月20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间虽短但寓意深刻,总书记对于网络这个新兴主流信息渠道以及网民这个特别公民群体的开放态度,令海内外印象深刻。

  在和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同志交谈时,胡锦涛总书记着重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讲了5点意见,其中谈到“培养造就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名评论员”赫然在目。上海评论人鲁宁先生据此分析:若不出所料,接下来,不只是人民日报,包括各级党报(尤其是省市两级),都会不同程度地重视和强化新闻评论,这对拓展当下中国新闻评论的“空间和内容”十分有益。

  我赞成鲁宁的判断,并且认为,内地的新闻评论有可能从此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过去的价值启蒙阶段更多地向事实分析阶段转变,由政府、官员与评论人“背靠背”的阶段更多地向“面对面”阶段转变,由政策批评向更多的政策分析和政策推动的阶段转变。由此,评论将有可能更加直接地影响政策,影响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将来,成熟的、有公信力的时事评论员约见官员的场景,在内地可能也将逐渐显现。

  前些日子,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开始走上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平台,开启内地第一个直接由新闻发言人向公众“问政”的节目探索。在即将开播的中央教育台“问教”栏目中,王旭明将亲自走上主持人的前台,与嘉宾们一道探讨具体的教育政策。“问教”栏目将成为教育部解释、宣传、探讨教育政策并问策于民的常规节目。

  当然,这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一样,仍然是“官员走下来”的模式;成熟的时事评论制度,还应该有“评论员走上去”,走到政策与官员中间的模式。

  前些日子,在与新闻出版总署一位官员聊天时,该官员透露,他们对“评论记者”一说感兴趣,并有与媒体评论员加强沟通与管理的意向。我当时建议,可以将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管理就是服务,对于内地优秀的新闻评论员,不妨优先给他们随时约见政府官员的权力。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方式,也是更好地实现政府与媒体、与社会、民间沟通与谅解的重要桥梁。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新闻评论将会走在时代、政策的更前沿,将会越来越直接、有力地推动社会的渐进改良与进步。而渐进改良之路,基本上也是古今中外优秀知识分子共同主张的道路。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