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黄道婆,所以有了“上海男人”。上海民俗学家提出新论,是黄道婆发明的手工棉纺织技艺催生了“上海男人”,肯做家务、有点“怕”老婆。
日前,在由上海市科协、徐汇区科协等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上,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蔡丰明发表观点,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和“上海男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前学界一般看法是,“上海男人”产生于上海开埠后,是西方男女平等、男女同工观念输入后的结果。当时,很多上海妇女到工厂做工,妇女的家庭地位迅速上升,加之女士优先等西方观念的普及,由此出现了“上海男人”的群体特性。但蔡丰明对此并不认同,他指出,其实早在明清时期,“上海男人”就已在松江府产生。
据蔡丰明介绍,由于黄道婆发明的三锭纺车令纺织效率大幅提高,纺织收入遂成为很多家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这样就使得两性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从事纺织劳动的女性家庭地位提高,不少妇女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掌握了财权。明清时,一些民间竹枝词就很好地表现了上海一带妇女的重要性:“布机声轧出茅檐,织妇双搀十指尖。蓬首晨兴遥入市,妇家手挈米和盐。”拿回米和盐的是妇女,这使她们在家中有了发言权。
因为妇女从事了更多的经济活动,男性就帮忙做起家务活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随之淡化。据清嘉庆年间上海地方志记载,“男女耕织,内外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工。”男子晓女工,这和现今愿意做家务的“上海男人”已如出一辙。
蔡丰明表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还使上海地区在明清时有了“大娘子”、“倒插门”等现象。男性娶比自己年龄大的妻子或到女方家里做“招女婿”,当时在北方还不太被接受,但因为上海地区妇女地位高,一些女方家庭经济实力强,“大娘子”、“倒插门”就得到认同。甚至在择偶上,一些女子还能不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选择中意的男子。
“因此可以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变了上海地区的社会结构,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蔡丰明说。
据悉,“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就是现在的徐汇区华泾镇,宋末元初时,黄道婆从海南岛来到这里,向当地居民传授她发明的手工棉纺织技艺。记者同时获悉,徐汇区即将开建黄道婆生态园区,以保护和传承手工棉纺织技艺。
据《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