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民利·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孩子的估分 你信还是不信?
· 南外“中加国际高中”今年招生150人
· 中考落幕今天举办中招咨询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孩子的估分 你信还是不信?
调查显示:只有三成多学生估分可信
  昨天,初三学生许诺(化名)的父母非常烦恼,孩子中考估分估了585分,比预想的要高出40多分,他决定要冲一冲四大名校。可平时,许诺的成绩在班里排在15名左右,考第二层次的重点高中比较有把握。估出了这样的高分,让他冲一冲吧,万一分数达不到,只恐怕连二类学校都难保录取,稍好一点的学校都不收第二志愿学生。而有关调查显示,中考估分可信的学生只有三成多。即估分误差在10分以内的学生。而高估者最高多估了79分,低估者最低少估了52分。

  [现场估分]

  答案对了还得看步骤

  “拿到试卷先别看答案,对着试题回想一下,当时自己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的估分预计长达两个多小时。”昨天下午两点多,南大附中初三的学生们陆续回到学校,拿着中考试题和参考答案在老师的指导下估分。

  “给你们20分钟时间,估出数学分数,最好先根据记忆把答案做一遍。”副校长华健是初三(2)班的数学老师,他对学生提出了要求。“24题你的结果是对了,可过程少了一步,估计要扣两分,只能得5分。”听到老师这么说,提问的小姑娘噘了噘嘴,神情有些难过。全班在20分钟后都有了数学估分结果,这个班的成绩普遍较好,所有人都估分在100分以上。

  接下来估英语,有些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很接近,但又不是完全一样。“这得看阅卷时的具体情况。”英语老师沈继林说。

  物理老师吴蕾说,估分时发现,有些学生把简单问题想复杂了,这也会导致失分。

  [记者调查]

  六成多考生高估或低估

  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中心主任、南京十二中张福新老师说,在实际估分过程中,考生往往只根据自己答题的感觉来评判,即使看到参考答案,由于对评分细则并不了解,也很难对自己的分数作出准确的估计,加之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估分出现较大误差的现象并不鲜见。

  根据对近两年南京十二中等4所学校22个班级946人中考估分与实际得分的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0分以内的误差应视为估分比较准确,再加上有21人估分与中考实际得分完全一致,那么,有36.78%的考生的估分是可信的。而明显高估自己分数的学生则占到43.44%,其中高出中考实际得分50分的有35人,最高达79分;低估自己分数的学生占到19.77%。低于自己的中考实际得分50分的也有4人。

  张福新透露,调查发现,很多考生估分与实际得分差距很大,高分考生多是“低估”,而低分考生多是“高估”。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估分比较准确。这是因为高分的考生对知识的把握比较好,尤其是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估分没有明显的出入,其他学科和实际得分相差不大。

  [原因分析]

  四种心理造成估分出入大

  第一,一些性格比较外向或过于自信的学生,估分往往偏高;而性格比较内向或平时比较自卑的学生,估计往往偏低。

  第二,考生在估分时还会受到周围同学的“暗示”。有的学生听说班上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估分比自己少,马上会认为自己可能估分高了;如果遇到与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估分高过自己,就会影响自己成绩的高估。

  第三,受自己心中升学“目标”的影响。如果考生一心向往某所名牌高中,而老师、家长都认为他的成绩达不到,他在估分时会存在有意拔高的情况。

  第四,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大。而孩子自感考的不理想,为暂时逃避家长的责罚,也会有意或无意高估自己的得分。调查发现,分数越低高估的幅度越大。

  作为家长,要分析对照自己孩子的各种情况,对孩子的估分作一些调整,这样填报志愿就会清醒得多。如果对孩子的估分存在比较大的怀疑,不妨与孩子的任课老师做一次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快报记者 黄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