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山东省在省、市、县三级机关单位开展能源短缺体验活动,省直90多个单位、17市和140个县(市、区)机关单位自愿参与了能源短缺体验活动,参加人数达16万多人,所有班车停开,六层以下电梯全部停止运行,办公场所空调无一开放。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带头参加体验活动,花了18分钟从宿舍骑车至省政府上班。
(6月17日《齐鲁晚报》)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详细描述了姜大明18分钟骑车上班的经过,连自行车的颜色、省长在哪儿等了红灯,都描述得一清二楚。而在姜大明骑到了省政府之后,众多记者也尾随而至。此时,姜大明回头对记者们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其实我平时经常坐公交车出来,也经常步行上街买东西,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市民认出我了,就随便拉拉家常。我今天响应号召参加活动,骑自行车上班,大家这么一路跟踪来报道,反倒显得我像在作秀。”
姜省长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已有很多网友将其“骑车上班”之举断然归于作秀的行列。但我相信,姜省长此次并非作秀,毕竟山东省几乎所有的干部都参与了这次的能源短缺体验活动,按姜省长的话说,这只是“响应号召”而已。既然是一次规模浩大的活动,媒体事先当然也会知晓,因此记者们全程跟随省长骑车上班,也没什么好过多指责的——毕竟,省长骑车上班是个难得的新闻点。
但问题并非就此没有了,虽然此次省长骑车上班无法避过镜头的聚焦,但按照姜省长的说法,他平时经常坐公交车出行和步行上街买东西,那么,有没有被记者偶然撞到并成为新闻的呢?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至少我没能看到类似的报道。我并不怀疑姜省长的说话,我相信他的确是经常跟普通人一样出行的。但为什么姜省长平时的出行没能被媒体关注,恰恰是在此次活动中吸引了这么多记者跟随呢?
答案并不复杂,就是媒体没有能够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姜省长的日常生活,在当地媒体的心目中,在规模浩大的活动中报道省长骑车上班是合适的,但如果平时就报道省长坐公交车上班,就似乎是不守纪律的。但作为省长的姜大明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省长也是一个普通人,也要坐公交车,也要上街买东西,所以,骑车上班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应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平民身份意识。与此相对应的是,媒体应该怎样帮助省长将这样的平民意识传递到公众心中?靠能源短缺体验活动中集中报道省长骑车上班,显然不行。这样的八股报道,不仅会令受众反感,也会陷省长于“作秀”的尴尬境地,高官报道平民化、生活化,是媒体成熟心态的体现。什么时候,“省长骑车上班”变成了记者撞到的新闻,什么时候,省长坐公交车出行已经见怪不怪,类似的报道才能真正呼应高官的平民意识。(本报评论员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