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云锦、白局 两“国宝”要打包申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6 月 1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上月来宁“低调”考察——
云锦、白局 两“国宝”要打包申遗
  6月14日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南京白局在这一天被正式批准成为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昨天有消息传来,南京白局将与第一批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云锦一起,于今年下半年“打包”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还获悉,联合国科教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已于上月悄悄来宁考察云锦,有望为南京云锦的第三次“申遗”重重“加码”。

  织造云锦     资料图片

  “老外火炬手”看中云锦

  在5月27日南京火炬传递时,一位名叫汉斯·霍斯的外国友人颇为引人注目。可没人知道,他是联合国科教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的秘书长;此行是为了考察南京云锦。

  形容织锦是在“跳舞”

  上个月,以联合国科教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主席卡门·帕迪拉带队,包括汉斯在内,来自美国、奥地利、菲律宾、德国四个国家的5名成员专程来到南京云锦研究所,他们考察的对象就是“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

  “事实上,他们来南京的行程一直都处于保密状态。”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告诉记者。“他们本来安排考察云锦的时间是一天,可最后延长到一天半!”看着眼前长5.6米、宽1.4米、高4米的大花楼木织机,楼上的拽花工轻盈地提起经线,楼下的织手潇洒地抛梭织纬,5位考察人员傻了眼,“真漂亮,真看不懂,这哪是在织布,这不是在跳舞吗!”

  感叹白局“不可思议”

  除了震惊于精妙的云锦织造工艺,考察人员对于白局的感觉更是“不可思议”!

  为了让考察人员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云锦研究所专门安排了一场“汇报演出”,由两位织工在织机上一边织一边唱,现场来了段白局。这下可把几位考察人员给听愣了。

  “他们都在唱些什么?”考察人员不免提出疑问。现场专家解释说,云锦的织造过程很枯燥,而且一天只能织五六厘米,称为“寸锦寸金”。为了排遣寂寞,织工们在操作时独创了一门说唱艺术——南京白局,他们把一些街坊邻里的琐事都编进白局,自娱自乐。后来白局渐渐演化成一门说唱艺术,街坊有什么红白喜事,就找来艺人唱唱白局,艺人们也不收钱,仅仅吃顿饭而已。听了介绍,他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真是太神奇了。”

  批评介绍片“缺乏表现力”

  欣赏完了云锦织造和白局后,考察人员也对云锦研究所此前的介绍短片提出了意见。他们觉得,“介绍片没有把织造工艺的复杂和神奇很好地表现出来,很难想象云锦的真正面貌。”

  此外,考察团还在南京云锦研究所留下了他们的题字,翻译成中文就是:“云锦源头,传承基地”。

  云锦、白局打包是为了“双赢”

  用两个“国宝”打包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看起来,这买卖似乎有点亏。不过王宝林认为,这样的操作对于云锦和白局来说都应该是有利无弊,可以最好地实现“双赢”。

  云锦有了白局更完整

  “历史上,云锦和白局就是不分家的!”王宝林认为,云锦和白局必须肩并肩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事实上,白局是从织房中产生的,它可以说是云锦木机妆花织造工艺的一部分,有了它才更完整。”

  白局融入云锦获重生

  如果说,是云锦给予白局第一次生命,那么和云锦一起打包“申遗”很有可能让白局获得重生。

  “自从文革以来,南京的白局就已经日渐萎缩。艺人们都转行了,现在还剩下10来个老人,再不传承就传不下去了!”王宝林感慨地说,“白局只有和云锦结合在一起才能重新获得生命力。而一旦云锦申遗成功,对白局的保护也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南京白局传人传习班就已经在南京云锦研究所开学了。王宝林计划传习班今后还要向社会开放,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前去学一学白局。

  第三次“申遗”把握有多大?

  从2002年,到2004年,再到2008年,6年磨一剑,南京云锦已经是第三次“申遗”了!

  说起这6年,作为云锦研究所所长的王宝林感触颇深:2002年第一次申遗,云锦败给了昆曲;2004年第二次申遗,又败给了古琴;之后,由于非物质遗产申报设定了“每个会员国每两年只能申报一个国家作品”的限定,云锦申遗的脚步不得不停了下来。不过,有好消息传来,这个“一个作品”的限定有望解除。对于南京云锦来说,2008年下半年将有望第三次“申遗”。

  对于第三次“申遗”的把握,王宝林有信心,却也不敢夸下海口。“云锦不像青铜器、建筑那样可以保存千年,它流传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复制。目前全国真正懂云锦技术的不过50多人,如果云锦能申遗成功,那么它将有机会发扬光大……”

  ■相关新闻

  中国已有4项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全球已公布了90项,我国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申报)成功入选。

  申遗成功,给这些文化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据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员们回忆,在申遗成功前,一年到头最多只有几十场演出,而且观众寥寥。而申遗成功后,一年演出多达上百场。 2004年2月,苏昆版《长生殿》在台湾首演,此后足迹遍布香港、上海、北京等地;2004年5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至今已演出上百场……业内人士多多少少把申遗成功,看成是昆曲发展的一块里程碑。

  快报记者 都怡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