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今年1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年,在移民创建的美国科技企业中,26%的企业拥有一名印度裔创始人,比例超过英国、中国和日本裔创建人的总和。从1995年到2005年,硅谷15.5%初创企业是印度人创立的。
不可否认,印度人在IT方面的天才,而殖民文化留给他们最宝贵的英语能力也轻松地破除了语言壁垒。在印度,印地文的报纸和英文报刊分别占总数的37%和16%。一位FT中文网的中国读者讲了他在澳洲MBA班上的感受,佐证了印度CEO的成长特质。他说:“印度人其实都主动并敢于表达,在国外MBA的课堂上,中国人一般不会主动回应老师,而印度人则相反,男士更是如此。印度人总体英语交流水平比中国人好,他们能更有效率地渗透到世界各国的企业中去。”
世界银行关于“未来25年经济发电站”的论调并非子虚乌有。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银行预测一直到2006年,印度这样的高速发展国家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5.4%,远远超过经济不瘟不火的发达工业国家所创造的低于3%的增长率。
事实好于预测,印度在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已经达9.3%,经济增长迅猛的主要原因是高科技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刺激了从住房、旅游到手机通信等服务业消费支出的显著增加。
中国和印度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印度经济学家认为,印度经济增长模式健全,因为农业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过去一年中,印度农村消费支出增长强劲。摩根士丹利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印证了这一点,印度经济有望实现一段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