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江苏老乡,今年的端午过得不同寻常,他们就是远在四川绵竹灾区的江苏援建队伍。他们的援建工程做得怎么样了?端午节的前一天,记者提前赶到了绵竹。一座2万套、48万m2的由江苏援建的绵竹最大居民安置点将于6月12日基本完工,20日全部完工,江苏最先进、最环保的电力设施将在灾区点亮家的光芒。
丁家父子同上阵
江苏援建的活动板房
20m2的小屋厨卫设计几经改动
江苏省建设厅组织对口援建绵竹10.5万套活动板房,首个安置点2万套、48万m2就位于绵竹城南崭新的景观大道旁。记者在现场看到,密密麻麻的援建队伍帐篷、整整齐齐蓝顶白墙的小屋,看过去是一望无际的感觉,这是绵竹在建的最大的居民安置点,总建筑面积相当于南京的龙江小区,但它的每间房只有20m2左右,因此这将是比龙江小区人口庞大4-5倍的大型居住区。
工人正在加紧赶工,一位来自南通的建筑工人用老家话告诉记者,他们10人要盖300间房子,每排房子10间住宅,顶头两间一间是卫生间、一间是厨房,是集中共用的。房子一排起来了,旁边的电线杆就跟着树好了,房子虽不大,但每户人家都配3千瓦的电力,可以用电风扇、看电视,如果板房夏天热,用空调也没问题。
记者了解到,原来江苏设计的板房方案是卫生间集中使用,厨房每户单独,就在自家20m2的小屋里。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设计早就改过不知道多少回了!为什么?板房越简单就越容易生产,10.5万套不是个小数目,有那么多灾区居民等着入住,时间很重要。
用GPS定位都定不准的电线杆
为了快,为了灾区居民期盼的眼光,活动板房的建设也因此遇到了原本不会出现的问题。江苏电力援建大队突击队队长沈恩达近日很焦急,一边是江苏总部向他询问:前线就40-50台变压器的工程,要在江苏根本不算什么大工程,怎么到了四川这进度就不同了?一边是前线的房屋施工遇到了难题:缺水泥来做地基,房子树不起来,怎么知道电线按什么方向布呢?电力安装突击队是有心使不上力。
“昨天就遇到了一个麻烦事。我们按规划图施工,结果房子实际建设地点有偏差,我们为了服从大局,只好让工人把安好的杆子拔了重安。”沈恩达告诉记者,为了精确布线,江苏电力甚至把南京的GPS定位系统带来,根据指挥部给的小区规划图精确布点,可谁知10多个建筑单位,每家的测量方法都不同,有的建设点看地基偏软,就稍微偏一点找稍硬的地方建房,电力布点当然也要跟着改,结果就出现了靠GPS都无法精确定位的情况。
父子兵上阵造绵竹最大安置工程
房子设计和当地实际不一样、四川气候和家乡江苏不一样、各部门都抢着上既齐心配合又难免有点乱……这就是真实的灾区援建。或许这样那样的问题援建单位原本没想到,不过他们又在努力地协调,找出新的好办法。
记者了解到,仅江苏电力而言,本次支援灾区采用了“最好的设备”:双电源供电,统一采用S11最新型的节能变电器,损耗小、噪音低,已经是江苏最先进、最环保的设备了。“我们也不怕别人讲,支援灾区的比家里用的都好。因为我们觉得这可不是个普通的房子,而是灾区的信心工程。”江苏省电力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想让灾区人民看到,旧家倒了,新家也会好的。如果我们马马虎虎做援建工程,受灾居民看了该有多伤心啊!我们只有做得更好,才能鼓足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而且这里雨水、余震不断,如果电源不稳,灯一闪也许都会让他们本已受伤的心灵更脆弱。”因此,江苏电力选了去年一年里经招标为其供货的最大的8家品牌厂商供货,要造最安全最放心的工程。
硬件如此,软件也不含糊。28岁的丁曦和他54岁的老父丁生福还是一对在工地上遇到的“父子兵”。父子俩睡一个帐篷,相互鼓劲为灾区而努力。每天家人都要给他们打电话,既打给爸爸也打给儿子,相互印证他们所说的话,以确认他们都好。丁家父子所在的南京某安装队一共就20人,来四川的就达到了一半。
据悉,就在6月4日,江苏已经完成了2956套首批示范点的活动板房及电力建设;6月12日是江苏省原定的2万套、48万m2活动板房的竣工日期,虽然工期太紧,实地情况变化多,不过12日也将大半完工,到6月20日,这个绵竹最大安置点就可完工亮灯。整个绵竹市区和城郊的受灾群众一共10万人左右,江苏这一个点就可安置7万人左右。下一个江苏援建点依然是2万多套的规模,目前又已经在选址中。
快报特派记者 孙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