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要拆迁了 600多 户老邻居共度“最后的端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6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安品街社区居民昨天一起包粽子、吃粽子, 了却心愿
要拆迁了 600多 户老邻居共度“最后的端午”
  安品街社区居民昨天一起包粽子、吃粽子,     了却心愿

  要拆迁了 600多 户老邻居共度“最后的端午”

  下半年,安品街一带上百年的老民宅要拆迁了。昨天,600多户老邻居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欣赏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共度拆迁前最后的端午节。青石地,片瓦檐,弄堂小径悠悠绕绕,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回忆曾经发生在老弄堂里的点点滴滴。

  包粽子 纪念拆迁前最后的端午节

  [端午情]

  包粽子 纪念拆迁前最后的端午节

  最后一个端午节了,安品街社区600多户即将拆迁的居民们有一个心愿:一起包粽子,一起吃粽子。

  为此,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联手沃尔玛超市,为600户居民们送去了成品粽子,还准备了粽叶、糯米、红豆等材料,给大伙创造了一起包粽子的热闹气氛。

  盲人邻居给大家拉起二胡

  上午9点,居民自编自演的一台文艺演出,准时揭幕。

  60岁的李义茂老人是位盲人,他特意带来了自己最心爱的二胡,给大家演奏了一曲《赛马》。听着听着,75岁的王美琴不由感慨起来,“我20岁随丈夫来到南京,住在安品街27号。当时义茂一家就住这,他那时才5岁,我是看着他长大的。如今他都60岁,这么多年一晃就过了,我们还是邻居。”

  “是啊!”自小就住在这的李义茂说,父母带着他们八个兄弟姐妹住在小平房里,后来父母去世了,兄弟们成家了,就他和妻子带着两孩子住这里。“60年了,别看我眼睛看不见,但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熟得很,哪里有门槛,哪里有石阶我都知道,在这个院落里,我能箭步如飞,就要搬迁了,真舍不得。”李义茂有点感伤,“老邻居,留个电话,以后就算咱搬家了,也常联系联系。”

  “大家互留个联系电话。”安品街社区董主任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邻里卡”,让大家写联络方式。“这个好!”居民们乐了,有了这份邻里通讯录,以后不管离得多远,大家都可以联系,这份邻里情就割不断了。

  老人们边包粽子边叙旧

  演出过后,粽叶、糯米、红豆等材料早已搬上了桌子。老邻居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起了粽子,纪念拆迁前最后的端午节。

  68岁的杨凤英劲头十足,她包的是三角粽,三片窄窄尖尖的粽叶,在她手中似乎比绸缎还要柔软服帖,她手指一夹一弯,粽叶变成了漏斗状,腾出一只手抓了些米放进“漏斗”,用拇指摁紧,将粽叶再一折一弯,三角粽已经成形了,她用牙齿咬住棉线的一头,左手捏住粽子,右手在中间前后缠上几道,最后打个结,一个结实的粽子就包成了。57岁的陶永禄看得仔细,在一旁打下手。原来二人是表姊妹,50多年了,一直住在安品街一个院里。“我姐姐手巧,每年她都包粽子,有肉馅的、豆沙馅的。”

  人多力量大,老邻居们齐动手,大家很快包出了几百只粽子,赶紧送到附近的邻居家。住在木屐巷7号的张玉贞奶奶86岁了,没能来参加活动,拿到粽子时,老人很高兴。“谢谢快报和沃尔玛超市给我送的粽子啊!”张奶奶说以前她和老伴、两个儿子住这,去年老伴去世了。儿子买了大房子搬了,让她一块去住,她不舍得离开。“这里住习惯了,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个端午大家要好好聚聚,以后怕见面机会不多了。”

  [邻里情]

  一草一木 见证百年老宅的邻里情

  邻里情就像这百年老宅 ,老而弥坚。很多人留恋这里的一草一木,牵挂这里的一人一物。社区主任建议大家,珍藏这份邻里情,“复制”这里的邻里相处方式,“移植”入新小区。

  犁头尖14号

  六七家吃一锅腊八粥

  50年前,25岁的张秀英从苏北农村嫁到南京。

  20年前,她和老伴花了4000元,推倒了30平米的小瓦房,在原址上搭建了一座水泥外观的小二楼。如今,一家七口三代人住在这70平米的屋子里。

  张秀英住在二楼顶上的“小瞭望台”里,透过一孔天窗,盼着日出,数着日落。每天的生活悠悠缓缓,一步不乱:起床、买菜、做饭、打麻将、吃饭、睡觉……

  “远亲不如近邻。”多年的生活,让左邻右里都如同一家。婚、丧、嫁、娶,每家有大事的时候,街坊们总少不了出力。在家门口端个小凳子,很容易就凑上几个人热热闹闹地聊开了去。衣服永远不用担心没有人收,总有邻居会帮忙把忘关的水龙头拧上。就连自家的钥匙,都在左右两家各备一把。“有的时候我儿女没有钥匙,会问邻居要。”

  老百姓过日子,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印象最深的是煮腊八粥,“好像凑份子似的。”东家抓一把豆子,西家舀一簸箕米,儿女们送来平时不怎么吃的补品桂圆、红枣,齐齐拿出来分享。一锅炖上,六七家分食。

  她今年75岁了,她拉着记者说,真的不想搬走。

  犁头尖12号

  老邻居照顾他10年

  57岁的鲁道兰,家住犁头尖12号,家里排行老二,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二姐”。

  鲁家的这处房子最初是平房,开着铁匠铺 ,后来家里人口多了,就加盖到三层。老房子年久失修,每逢大雨,家里就下小雨。可破归破,大家却不舍得搬走。因为这里有相处了大半辈子的老邻居。

  “要不是二姐,我哥早没命了。”朱红马的弟弟逢人便说,哥哥这条命是鲁大妈捡回来的。家住犁头尖15号的老朱,跟鲁大妈是门对门的邻居。

  从最初老朱酗酒开始,10年来,鲁大妈一直照顾着他的生活。去年夏天,到了中午,她烧好饭菜,照例给老朱准备了一份。这是十多年来的老习惯了。而等到傍晚,也不见他来取。鲁大妈放心不下,便到对门看看。“结果一进门,呀!人歪在地上,翻着白眼,身上脸上都是泥污,糊得不成样子!”“不好!老朱出事了!”一声吆喝,周围邻居们放下碗筷,都赶过来,把奄奄一息的老朱送进了医院。经诊断,老朱突发脑梗,再迟来一些,人就难救了。

  邻居们介绍,老朱因为失恋,借酒浇愁。看着他颓废的样子,老邻居们又埋怨又同情。老朱的水电费一直都是13号董家帮忙缴;衣服破了,换拉链这些活儿都是邻居小邱解决;而鲁道兰就担起了他的日常吃穿。因为家里从不开火,肚子饿了,老朱也习惯了跑到鲁大妈家里找吃的。而鲁大妈总是立刻张罗,从没给过脸色。不光是吃的,每当发现他没衣服穿了,鲁大妈便从家里找出样子还不错的给送过去。

  [老地名]

  房子拆了,地名还会在吗

  木屐巷、犁头尖、朱状元巷……居民们希望,房子拆了,这些令人神往的老地名,最好能保留。

  木屐巷:

  “踢踏踢踏”的木屐声渐行渐远

  木屐巷位于水西门内,东起仓巷,西至莫愁路。过去,这里是专门卖木鞋的一条街,比现在的珠江路电子一条街还要纯粹,因此得名木屐巷。

  秦淮两岸人自古就讲究吃穿,老南京消夏,木屐是必置办的行头之一。无论仕农工商或莘莘学子,傍晚归家后卸下“包袱”,居家常装,脚踏木屐。华灯始上,除了些另有庄重场面需要穿鞋踏袜之外,满街不乏“踢踏踢踏”的木屐声,别具风韵。

  如今,木屐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踢踏踢踏”的木屐声也渐行渐远……

  犁头尖:

  凶器犁头?还是形似犁头?

  现在的犁头尖位于水西门广场东侧,北至木屐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200米小巷子,狭长的形状和犁头的构造有千差万别……不过,很多老人便坚定地认为,过去这条巷子像“犁”,因而得名。

  一位通晓南京掌故的老人说:明朝刚打下江山那阵,为了涤清前朝的贪官,朱元璋痛下杀令。因为刽子手人手不够,就抄犁头处死贪官。犁头巷前前后后的要员最多,都被杀头了。哀怨的后人们便将这个凶器“安”进了地名里。

  朱状元巷:

  记忆科举文化的活化石

  朱状元巷东起仓巷,西连莫愁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状元朱之蕃的府第建于此,因而得名。

  建邺区地名办工作人员夏振杰告诉记者,朱之蕃故居位于朱状元巷32-34号,曾很有气魄。巷前砖石雕刻牌坊,府内有花园、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前后十进,有主厅、侧厅、暖房、花厅、书房、花园。现存两座大厅及其他用房共200平方米,为清代重建。不过,如今的朱状元故居是个破败不堪的小楼。

  实习生 李胜华 唐奕

  见习记者 沈晓伟 单纯 王敬群

  快报记者 赵丹丹 钟晓敏

  (感谢沃尔玛超市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