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在越来越多的记者想方设法赶往灾区时,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见面’仅3天的黑水。”在6月2日《南国早报》上,一位“特派记者”刊文指出,5月27日,他满怀着帮助灾区人民的愿望,来到地震灾区。可他很快就发现,他想为灾区帮忙,却需要更多的人为他而忙碌。“但我为灾区做了什么?给灾民带去了什么?我常常对此感到茫然。我不得不为我耽误了灾区领导和灾民的时间、占用了县里的救灾资源而深感自责。如果我们不能为灾区帮上什么忙,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少去,最好不去,这也是对灾区的一种支持。”
这位“特派记者”带着自责离开了,我很欣慰。灾区的确不需要一名茫然的记者,当然也更不需要一名总是为当地政府与灾民增添麻烦的记者。我更加欣慰的是,对于更多时刻关注着灾区的人们而言,并不会因为少了这样一位记者,而再也无法知晓灾区正在发生的一切。除了这位“特派记者”以外,还有更多的媒体记者一直选择坚守在灾难的现场。与那位“特派记者”相比,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茫然,没有犹豫。
我不知道,当那些在灾难发生第一时间,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冲破种种封锁赶赴灾区的记者,以及到今天为止依然坚守地震灾区的记者,将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待这位“特派记者”充满某种道德优越感的自我表白。但我知道,记者赴灾区采访,没有像凯文·卡特拍摄《饥饿的小女孩》那样的伦理冲突。那位“特派记者”困惑于“县里这么多人在为我而忙”,占用了时间与资源,并表示“被震碎的心灵再也经不起任何形式的打扰”。然而我不能理解,这位记者凭什么要接受“很多人为我而忙”的事实,凭什么要让使他困惑的一切发生。一个优秀的记者,难道不应当尽可能避免这一切吗?难道不应反思那样一些迎来送往的做法何以成积弊吗?因此这样的困惑,除了只能表明记者的浅陋与粗暴之外,并不能表明什么,更不可能作为“记者最好不去”的理由。
逃离是逃离者的通行证。面对这个世界的繁复,记者作为一个深刻的瞭望者,要做到不茫然是多么不易,但又如何能够以“茫然”来玷污一份职业应有的尊严?除了坚守,没有什么能够表达一种职业精神与尊严。在所有人都撤离之地,他们前行;当现场瞬息万变,他们记下了真相。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自责的。一场灾难,不仅考验着人性,也考验着职业精神。 (杨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