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装,中国华彩
你看见过我们民族传统服装吗?假如没有见过出土的实物,那么在历代的画典以及文学作品中,这种特征也不难总结。中华民族是一个最源远流长的民族之一,1.8万年前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骨针,7000年前河姆渡出现纺轮,“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其他古文明如埃及、爱琴文明都是发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
从商朝出土的玉人可以看出当时的服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如上衣下裳,交领右衽。西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西周的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与这种等级制度相适应,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深衣”(上下一体的长衣)。作为汉装原型的深衣,在《礼记》中有记载:“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袖子)圆以应规,曲袷(领)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中国服装在这时就已经与西洋服装彻底分道扬镳,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等都蕴涵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般认为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有其鲜明的特征,即宽衣博带、大襟右衽、交领大袖,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风格最清晰的莫过于三个时期:魏晋、盛唐和宋明。其中魏晋和宋明是鲁迅所认为的中华民族有自觉意识的朝代。
魏晋时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崛起,反儒倡道,老庄玄学盛行。此时作为“人”的意识觉醒,不拘小节,不做作,任其自然。如在鲁迅的《故事新编》中记载,“鸟有羽,兽有毛,黄瓜茄子赤条条。”认为衣服乃身外之物,可有可无。穿着也不拘礼教,甚至袒胸露脯。最极至的是放浪形骸,以天地为裈(裤子)的竹林七贤。这个时期是中国服饰史上男子士儒最为风雅潇洒的一个时期。士人流行飘逸的长衫,“得意而忘形”,如晋武帝间“冬天尽日不着复衣,但着单练衫五六层”。男子还崇尚扎巾,羽扇纶巾,颇有一种厌弃冠冕公服的风气。于是此时出现风度,风采,风姿,风韵,云中白鹤等自喻。女子形象也可以从敦煌壁画的“飞天”中看出,袖子宽大,衣带飘飘。
盛唐开放繁荣,也是服饰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华丽的服饰,体现出一个强盛民族的自信。男子相对俭敛,不再穿裙。而多是圆领袍衫加襥头(一种搭拉两个脚的软帽子),一直沿用至明,并有严明的官服制度,“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武则天时还以不同的图案纹样来区别文武官衔。而女子服装则表现出空前绝后的开放、华贵和宽大。孟浩然《春情》中描写“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可见衣带和裙摆之长。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写道“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都是当时华丽的时世装。
至宋明,随着汉文化的沉淀,服饰也表现的更沉稳严谨,形成了更严格的官服制度。同时,民间服饰的细节装饰也趋繁复。裙子式样修长,穿着时在腰间扎以绸带,带上垂绶环。尤其宋朝程
朱理学强调封建伦理思想,禁锢人们思想,服饰美学上更趋向纤弱、拘谨,与当时的建筑绘画等其他艺术风格一致(建筑上白墙黑瓦,绘画上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并且此时缠足风盛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但服制仍多沿用宋制,同时随着棉丝的大量生产,民间服饰也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如将不同色彩拼接起来的“水田衣”。至此,中国服饰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从形制上来说,官服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如上海俚语中的“无啥花头”原意就是指没有什么官衔。一般男服都是“直缀”,即一种类似道袍的简单长衫,简单的服饰外形将男性的社会意义定义在“理性”。从寓意上来说,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形象比喻,而发展到非常繁复的抽象寓意。如谐音,画鱼以代“余”,磬代“庆”等。
中国服饰虽是平面的一块面料,但知情的人都知道,里面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本书,可以慢慢品,细细读,而远非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选自《森林与人类》有删节
20.对唐朝及宋明服饰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女子服饰开放、华贵和宽大,体现出一个强盛民族的自信心。
B、唐朝开始推行严格的官服制度,能以不同的图案纹样来区别文武官衔。
C、宋朝服饰美学更趋向纤弱、拘谨,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颇深。
D、明代的民间服饰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水田衣”就很能体现这个特点。
21.下列说法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服饰其实有着自己的传统,早在7000年前就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B、鲁迅《故事新编》中的记载,形象地写出了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服饰的看法,体现出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意识的崛起。
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上衣下裳连成一体,可作为汉装的原型。
D、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其鲜明的特征,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体现出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及宽广博大的胸怀。
22.请概括出魏晋时期汉服饰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精神实质。(6分)
23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说中国服饰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6分
六.作文(7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命题作文:
高中生活二三事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语文测试附加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计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由选考历史科目的
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请用斜线(/)给上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2.饿者发出了怎么样的感慨?
二名著名篇阅读:
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
B.《家》中高克定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高克定的身份是个律师,由于长兄的缺席,他自觉充当起了长兄的职责,承担起维持者的责任。
C.《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该诗抛弃了传统诗词对于纯意境的追求,传达了像凤凰涅槃般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五四”精神。
D.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又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后来编入短篇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
E.《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全书120回。《群英会蒋干中计》《失街亭》等都是其中著名的章节。
4.《红楼梦》中写了刘姥姥四进贾府,请问这在结构起什么作用?
5.曹禺的《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三阅读下面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世界上的民族文化,在各个民族处于自为自在的状态时,原本是各自独立、多姿多彩的。随着人类文化的增多,文化交流成为可能。世界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大势,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其文化能够向外传播,得益于全球化这个时代。其次,单纯的文化,如果没有政治经济的支撑,无论它如何绚丽多姿,也不具有传播力。它可以客观存在,可以有限传播,但往往是行之不远,政治经济的优势使其文化拥有了话语权和说服力,这一文化才能够被接受容纳。韩国作为后国家在现代化文化方面的成功者,其政治经济确实有相对优势,譬如经济,韩国的汽车、电子、服装、图书出版等行业,在中国就很有影响力。对经济及其产品的认同,为文化传播奠定了认同的基础。而事实是,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确实具有高位优势,顺应了流行文化的传播是由高往低这一规律。
6.请你从上文中概括出“韩流”出现的几个方面的因素。(6分)
7.在中国,受“韩流”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尤其表现在高中生和低年级大学生身上。他们甚至提出了“去韩国旅游,把美丽带来”这样的旅游口号。“韩流”是一种文化现象。请你谈谈如何改
变“韩流”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9分)参考答案:
五.实用性文本阅读
20.B(B项原文无“官服制度从唐朝开始”之意)
21.C(A项并非“在7000年前”形成特色,B项体现出的是“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而不是“贵族意识”的崛起;D项未能体现出“宽广博大的胸怀”,)
22.答:男装流行飘逸长衫,崇尚扎巾。女装袖子宽大,衣带飘飘。体现出不拘礼教,追求自由,不拘小节,不做作的精神实质。
23①中国传统服饰历史悠久,起源很早。
②中国的服饰有别于西洋服装,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都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
③不同朝代的中国服饰,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有的官场文化及民族心理和趣味。
六作文
附加题答案:
1.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本题6分。每处1分)
2.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经历过、体验过,才可能多一些理解与同情。
参考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乞丐跟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物了!”乞丐叹息道:“我看到很多从我面前经过的人,(他们)没有同情我的。 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您)还会同情我吗?
3.B 解析:不是克定,应是克明。D 解析:不是《朝花夕拾》,应是《彷徨》。(5分)
4.在结构上她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一以贯之。她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且是《红楼梦》里重要的收场人物,第二次进贾府时,也为后文救巧姐埋下伏笔。(5分)
5.他是一个冷酷、自私、虚伪、专断、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资本家。如:为了繁漪吃药,强迫周萍跪下。(5分)
6.全球化的时代优势;政治经济优势;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具有的高位优势。(6分)
7.①提高经济发展,用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文化建设;②大力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张扬我们民族的精神;③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采取“拿来主义”精神,摒弃浮躁与媚俗;④提高我们文化产业组织和运作能力,生活出新颖别致的,符合人们审美追求的产品来;⑤加强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发展,在交流中显现民族文化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