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 并且记住 这些瞬间诠释生死
大地的裂痕仿佛一道道伤口,痛在13亿中国人的心间。
超乎可以承受的伤痛,在瞬间袭来时,我们有理由哭泣,哭泣在此刻决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我们最真实的表情,最直接的情感宣泄。
面对灾难,我们不会忘记,是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医护工作者,把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不会忘记,自带食物和水,自费前往灾区援助的志愿者们;也不会忘记,冒着酷暑排队献血、省吃俭用捐钱捐物的普通百姓……
一切告诉我们,要好好活着。所以我们要学会坚强,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迎战这场灾难,我们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普通民众为救助灾区群众排队献血;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为帮助同胞共渡难关而慷慨解囊;我们看到那些经历苦难的人们在瓦砾下与死神做着不屈的决战,50小时、95小时、125小时、164小时、196小时……续写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太多太多的感动映入我们的眼帘,植入我们的脑海,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以最大的勇气和力量面对艰苦的现实和明天的希望。
请记住这些瞬间。
生命抢救线
5月12日,彭州的新人正在拍婚纱照。地震过去8分钟后,人们还没有回过神来。 南都
5月13日,救灾官兵在北川县冒着遭遇塌方和余震的风险,克服重重困难抢救受伤百姓。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山崩地裂见证爱情
书包的主人
在哪里?
把眼泪擦干
←
↑
5月15日,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废墟旁,搜救人员将找到的孩子们的书包整齐排放,等待家长认领。 新华社
5月18日,空降兵某部部队长王维山在安慰四川省什邡市麻柳坪失去亲人的12岁女孩李佳。新华社
绝望的寻找 2008年5月15日,汶川映秀镇,一位小伙子大声哭喊着哥哥的名字。 贺延光 摄
等待孩子的消息
5月13日,救援人员继续在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冒雨进行救援工作。这是一名等待孩子消息的家长看到遇难学生的遗体被抬出后,拼命向前冲。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背儿子回家
2008年5月15日,父亲程林祥背着17岁儿子程磊的遗体回自己的家乡水磨镇。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书的儿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贺延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