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0:30,一外地货车经过南京地铁二号线大行宫施工区间北侧(即南京图书馆东南角)时,左后轮陷入路面,造成地面局部小面积塌陷。货物驳载后,被拖离塌陷区,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事故发生后,市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处置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地铁公司施工单位对塌陷区进行了清理,挖掘深沟探明管线,并请相关管线产权单位现场确认管线无损坏后,对塌陷区回填了黄沙、混凝土、二灰碎石。至昨天下午四时,道路基层已做好,正洒水养护,预计今天上午10:00左右可恢复该路段交通。
施工人员正在现场抢修路面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现场]
26吨货车陷入路面
昨天0:30,一辆26多吨重的外地牌照大货车(苏CE6581)在经过中山东路南京图书馆附近时,左后轮突然陷入地面,为了爬出凹陷区,该车死命地发动,但越陷越深,最后整辆货车侧翻在地。
记者赶往现场时,这辆蓝色重型货车依然保持着侧翻姿势,几十名地铁工作人员正在将货车车厢内袋装的货物往下卸。说起事发经过,车主王先生仍心有余悸。“车开着开着,突然感到左后轮猛往下一陷,接着整辆车就向左歪在了一边,我和司机以及另外一名同事赶紧下车,看到底怎么回事。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是马路塌下去了。”
对于这场事故,王先生有点气愤。他指着货车下方的地面说:“今天我是第一次运货到南京,并不知道这里修造地铁。这段路表面上看和正常路面没有任何区别,没想到路下面竟然是空的,里面只有一些沙袋,车子经过能不陷下去吗?”王先生拿着手电筒照着塌陷的路面指给记者看。
昨天夜里,地铁施工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清理,并用吊车起吊侧翻的卡车。记者看到,路面上的裂痕一直延伸到中山东路北侧的慢车道上。
后经安监部门现场观察,塌陷区域表面约为3米宽,8米长,深度约为4米,形成近100立方米的空洞,洞内涉及一条10KV高压电缆,一根直径1.2米的自来水管和一根污水管。
[原因]
初步判断为地囊空洞作祟
中山东路路面突然塌陷,究竟什么原因?
昨天召开的事故新闻发布会宣布,据初步判断,由于地下渗水造成土层下降,形成地囊空洞,在车辆的重压下,造成地面塌陷。市地铁指挥部副指挥长佘才高解释:大行宫车站施工是个全断面的沙层,在施工过程中有局部的渗水;另一方面,因为施工占据了原来的快车道,现在行车的道路是临时的道路,做了管网和路面的改移,道路承载力上有问题;而且通过的车辆是一辆载货26吨的大货车,重载车辆通过这里时比较慢,所以陷进去了。
据介绍,塌陷的这条路不是真正的快车道,因为施工围挡,把原来是绿岛的一段路辟作了道路,路面承受力可能要差一些。
[疑问]
二号线施工还会再塌陷吗
地铁二号线多处塌陷,很多人都有印象,昨天,针对“这条线还会不会再次塌方”的敏感问题,佘才高表示:“很难说有没有下一次塌陷,安全控制工作一直是最高的要求,作为建设者来说,没有下一次是工作目标。另外,我们下一步还会继续强化安全生产。”
昨天,佘才高无奈地告诉记者,二号线和一号线所处的线路和地质状况有明显的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二号线在城中地段,从汉中门到中山门,除了东边的复合地层,西边的五台山余脉,中间金陵饭店附近还是原来的古秦淮河所在地,地质情况比较复杂,这是与一号线不同的;第二点,二号线由东向西沿着城市主要管线走向,1.2米的自来水管始终在隧道的上方,与管线走向完全一致,给施工和施工保护带来很大的难度。
据介绍,虽然意识到二号线地质复杂,作了很多方案调整,但仍旧防不胜防。佘才高举例说,这次塌陷,自来水很快就关掉了,因为事先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在自来水管线改移的过程中,每个车站的两端都加了临时阀门,这样关起来的速度快,影响区域小,分段供水。另外,考虑到沿线管线、建筑、交通的复杂性和地质困难,今年春节后还增加了一项重要措施:对沿线的地质勘察按5米一段来进行,而规范要求是30米,地下查出来的水囊、古井、人防洞也非常多。
事先发现异常,为何不作处理
昨天,市政公用局副局长郑永亮透露,他们前晚10:00多就到事故发生地待命,那么既然预知到了路面有可能塌陷,为何2小时内不进行抢修?
市地铁指挥部建设处副处长金明解释说:地铁施工本身有个监测系统,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各个工地每天都进行一到两次监测。在晚上10点半监测时,发现路面沉降的速率比正常的要大一些,就通知了公用局的供水、排水,请他们待命,由于监测的是路面情况,沉降不是很大,仅仅比正常的偏大一些,这两个小时一是在监测,一是把有关部门请过来。当时尽管监测的数据尚未达到需要封路的情况,但地铁还是提前跟交警进行了联系。
据悉,地铁在道路监测上,如果是路面的正常沉降,还是以监测为主。金明透露,“以前有过路面沉降过大,主动挖开一看,是个古井,就把这个险情排除掉了。”(下转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