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理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六一”节 送礼物不如教理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3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六一”节 送礼物不如教理财
  儿童节将至,很多父母都打算送给孩子一份礼物,你是怎么准备的?为孩子买高档玩具、漂亮衣服、拍儿童写真?还是教会他们如何挣钱和理财?很多小孩花钱大手大脚,如何制止这种不良习惯呢?专家认为,首先要培养少年儿童的理财意识,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同时辅助以合适的理财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六一”,有些家庭已经先行一步,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设计理财规划。

  漫画 俞晓翔

  先行一步的家庭

  邵女士3岁半的儿子

  洗一个碗1元 自己挣钱买玩具

  理财的前提是得有钱,孩子钱是怎么来?只有通过劳动挣!从孩子懂事起,不少家长就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这一观念,邵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员。

  邵女士的儿子今年3岁半,但一年前,邵女士就开始培养儿子的财商,现在机灵的小家伙不仅知道挣钱不容易,知道节约,而且在花自己挣来的钱时,会精打细算。

  “在儿子两岁半前,他的玩具都是我们家长买的,家里的玩具足足有7大箱。”但邵女士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玩具太多了之后,不仅儿子不爱惜,而且很快就不感兴趣了。于是邵女士开始意识到要培养儿子的财商了。

  “一开始孩子对钱没概念,不知道钱是哪来的。”邵女士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个坦克要100多块,儿子就缠着妈妈要,当她告诉儿子这个很贵,妈妈没那么多钱时,儿子会说“到银行取”。“从那以后,我就在家里专门放了一个盒子,每天下班回来,放几块钱进去,并且告诉儿子,妈妈每天一大早出去,这么晚回来,上班一天辛辛苦苦就挣这么多钱。”邵女士称,她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才让儿子抱着这个盒子去买下了那个坦克。

  后来,邵女士就再也不给儿子买玩具了,让儿子自己挣钱买玩具。“我们教他干活,培养好的劳动习惯,一般洗一个碗1元,如帮爸爸擦车这种大体力活5元……当然孩子吃饭穿衣整理床铺这些是不给钱的。”有一次他看中了一个奥特曼玩具,要100多块,儿子攒了大半年的钱,才攒够,最后抱着零钱盒去买了下来,当数完120多个硬币时,儿子很心疼:“啊?要这么多钱啊,买了就没钱了。”自从那以后,儿子非常珍惜自己的玩具,而且还知道比较哪里的东西便宜、哪里的贵。三岁多的儿子现在已知道商场、超市、路边小玩具店的价格区别了。

  这次四川地震,邵女士称,儿子把自己攒的所有的300多元全部捐了出去,现在没钱了,但儿子看中了一款30元的小飞机,邵女士就答应先借给儿子,让儿子攒够之后再还,让孩子有了借贷的概念。

  邵女士称,通过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不仅知道爱惜自己的东西,而且还学会了感恩。“有时候我洗手水放得很大,儿子提醒我浪费,去地下室拿东西开了两个灯,儿子也帮我关掉一个。”

  

  徐先生12岁的儿子

  压岁钱炒股 培养多种生存能力

  对于成年人来说,炒股已成为比较普遍的投资渠道,而孩子们成为“股民”的人数也在增加。为了让孩子尽可能了解股票这一投资方式,为将来打好基础,一些家长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股票投资。

  “最近股市不好,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幸亏1年前只投2000块钱在里面,已清仓了,现在还有2600多呢,我还要再等等看。”股市震荡让12岁的小盟有点着急,经历了股指狂跌,他现在的风险意识很强,怕损失了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压岁钱,在爸爸的建议下,他选择了暂时空仓。

  不过,小盟还是对自己通过股市赚过一“大”笔钱的经历非常自豪,“我的两千块钱,去年上半年股市普涨,我也分了一杯羹,最多的时候,涨到接近3000块呢!最近大盘走得不好,我都好久没敢动了!”

  “我前段时间买了一只股票,几天时间,就跌了30%,考虑到孩子年纪还小,扛不住风险,我就用这个事例告诉他,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徐先生说。

  “只让孩子一味读书,可能会压抑孩子的发展,现在就应该让孩子培养多种生存能力。我们也不指望他能挣多少钱,关键是培养一点实战经验!”徐先生说。

  适合孩子的投资渠道

  基金定投

  所谓定投是定期定额投资的简称,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额(如500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父母将基金定投作为积累孩子教育金的一种方式,每月投资金额几百、上千不等。假设孩子现在3岁,父母考虑到他19岁时上大学有一笔费用可以支出。那么通过定投可以获得多少收益呢?农业银行草场门支行注册金融理财师CFP吴晓慧帮记者算了笔账:如果现在每月定投300元,假设16年间,股票型基金的年均回报率为5%,那么等到孩子19岁时,基金价值8.8万元,如果年均回报为10%,那么高达14.1万元。而家长的本金为5.76万元。

  那么基金定投应选什么样的品种呢?专家认为,积极进取或主动投资的基金往往能取得很好的回报,如股票型基金和积极配置型基金。

  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可享受利率优惠,还可免税,每月定期存入,50元起存,本金合计不超过2万元,比较适合中低收入家庭。凡是家中有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孩子,都可考虑教育储蓄。教育储蓄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目前利率分别为4.14%、5.4%、5.85%。

  假设一个家庭孩子刚上小学四年级,那么怎么通过教育储蓄来理财呢?农业银行草场门支行注册金融理财师CFP吴晓慧称,这个孩子可以先选择6年期的教育储蓄,享受年利率5.85%,每个月最多存入277.77元,那么6年后,家长可以取出23889.73元本息。这时候家长可以继续选择3年教育储蓄,每月最多存入555.55元,那么3年后,家长可以取出21658.18元。通过存入两次教育储蓄,本金一共4万元,可获得的利息为5547.91元。

  不过,存款到期后,存款人须凭孩子的学生身份证明,方可享受利率优惠和免税。

  教育保障保险

  “快报十佳理财师”、新华人寿保险专家杜奕敏表示,小孩子是越早保越好,目前市场上最畅销的教育储蓄型少儿险,缴到一定年龄后取出,无论是孩子上大学还是家庭消费规划,都会派上大用场。

  今年37岁的杨先生有个7岁的女儿,考虑到女儿未来的教育,杨先生打算让女儿在国内读书升学,并决定为女儿预先储备教育金。最近他购买了信诚人寿的“未来有数”保险计划。

  专家根据他的需求,设定这款保险计划的保险金额为3万元,缴费8年,年缴费3785元。到孩子15-17岁时,每年就可领取1800元的高中教育金,大学教育金(18岁至21岁)每年可领取5400元。另外还有满期累积现金红利和满期特别红利。

  当然保险的直接收益可能并不如一些纯投资的理财方式,但是,这里面包含一定的保险保障。

  实习生 林月

  快报记者 王海燕 陈刚

  从“给钱”

  向“赚钱”转变

  ■专家观点

  从“给钱”

  向“赚钱”转变

  在中国,尤其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从来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而父母大都无条件接受并乐意为之,以致于有些孩子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还习惯于伸手向父母要钱买房、买车、娶媳妇,甚至抚养自己的子女。要钱的理所当然,给钱的亦理所当然,甚至嘴上还叨念着祖辈留下来的古训:“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迟早都是要给他们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家族式理财观——一代代“给”下去,生生不息。

  在美国则恰恰相反,父母从小就鼓励孩子赚钱,甚至很多父母在孩子18岁成年时就让孩子离开家庭自谋生路。在被美国父母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中,则明确要求孩子达到以下理财目标: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美元纸币;5岁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开始学习攒钱;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9岁能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2岁能够制定并执行两周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英国一向主张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由此可见,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儿童理财教育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中国传统家族式理财观念,打破人与人之间耻于谈金钱、待遇、报酬的羞怯状态,像西方国家一样,大胆地与孩子谈金钱、谈赚钱,从小就培养孩子赚钱的意识和能力。这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孩子还会天真地以为,钱是从ATM机里取出来的,只要刷卡,我们就可以任意消费。

  我们有必要将理财教育逐渐进入到学校和家庭素质教育的视野中,促进我国的儿童理财教育从“给钱”向“赚钱”的观念转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晓霞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