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热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电信重组概念搅动股市
业界提醒切莫透支炒作
· 通信板块异动 难脱炒作嫌疑
· 重组带来利空 中移动港股下跌
· 新股业绩变脸折射IPO环节还需从严
· 联通、电信或成重组受益方
· 融资收紧 “过会率”下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融资收紧 “过会率”下降
  3月19日以来,证监会发审委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召开了26次发审会,共审核了57家企业的融资申请。统计显示,未能通过申请的有11家,否决率为19.30%。其中,拟上市公司IPO申请未能“过会”的有9家,否决率为23.08%,创下年内新高。融资“过会率”今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反映了市场整体融资规模的收紧。

  审核趋于严格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各家公司融资申请未能通过的原因不一,也很难推测,但从中可以看出证监会对融资申请的审核正趋于严格,从源头上把关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思路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公开数据显示,尤其是进入4月份以来,拟上市公司的IPO之途变得日益“坎坷”,IPO申请通过率创下近期新低。据统计,4月份IPO申请被否的拟上市公司高达7家之多,分别是:11日,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14日,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二六三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23日,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25日,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企业的发行申请被频频否决,绝不是偶然现象,”业内人士这样认为,首发企业的否决率不断提高,明确表明了监管层的态度,那就是在源头上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

  被否原因各异

  记者了解到,上述拟上市企业IPO申请被否的原因各异,主要是上市条件不成熟、信息披露不充分和材料制作粗糙、申报过程中公司发生重大事项部分机构缺乏沟通擅自修改申报材料,以及部分企业存在环保、税务等方面的问题等。

  数据表明,2007年,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的证券发行申请共354家,其中未通过发审委会议的公司55家,包括首发企业38家、再融资17家,总体否决率为15.5%。其中,IPO被否决的主要为中小企业,被否决的38家中有37家属于首发规模在1亿元及以下的中小企业。

  分析人士称,这是因为发审委对企业首发与再融资申请审核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从审核角度看,由于首发企业没有做过任何信息披露,没有经过市场监管与公众监督,故发审委重点关注其信披质量以及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作、财务会计以及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法定条件。同时,发审委会对企业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盈利模式等方面也有考查。

  而对企业再融资申请,发审委审核重点是前期募集资金运用情况、公司再融资方案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性等内容,基本不对证券投资价值作判断。

  多了道门槛

  此外,今年以来,拟上市公司IPO之途又多了一道门槛,即“绿色证券”制度。1月份证监会正式发文规定:“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环保核查意见的,不受理申请。”2月,环保总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要求对从事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双高”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的,必须根据环保总局的规定进行环保核查。

  可见,随着监管部门的层层把关,稳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方针会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点已在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整体情况中得到明显体现。

  据《证券日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