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娱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近十部“汶川电影”筹拍
· 四川赈灾晚会明星热烈响应
· 谢霆锋愿为灾区出钱建学校
· 范冰冰想给灾区孩子送书本
· 孙悦助养20多个灾区孤儿
· 倪虹洁自费录歌鼓励灾区孩子
· 南京歌手写歌为灾区人民祈福
· 地震影视纷纷上马,合适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地震影视纷纷上马,合适吗?
  对于电影人的热情,大众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既有支持者,但也不乏激烈的反对声音。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唐泽芊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画面和素材已经很多了,作为电影人,不能一哄而上、只讲速度,而应该多从深层次的角度去挖掘、提升我们民族的精神。

  电影界抢速度遭质疑

  重庆大学研究生王柯认为,汶川地震是一场让人感觉窒息的灾难,数以万计的人们失去生命,数百万人露宿街头。灾区有许多事情迫切需要我们去做,相比之下人们对于拍摄“汶川电影”并没有那么迫切期待。尤其是在灾难之后,幸存者的心灵还没有得到抚慰,在许多震后心理困扰因素还存在的情况下,拍摄这类题材电影就有些残忍了。

  国内知名足球节目主持人董路日前也在博客上指出,现在拍摄汶川电影太匆忙。“据说,最快的一部今年10月份就将公映。10月份是什么概念——距离汶川地震发生仅仅5个月,那时地震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或许刚刚整理好一份心情……紧接着,铺天盖地的电影将再一次让他们回忆起自己的亲人是如何离去的,自己的手脚又是如何截掉的。”

  而一位网友也发出疑问,目前,包括灾区在内的全国民众,对于此次地震灾害仍心有余悸,各大电影公司如此迅速地反应并着手拍摄与汶川有关的灾难电影,是不是太快了些?会不会给心理上本有伤痕的人们带来另一次伤害?

  拍摄灾难电影须沉淀

  时效性或许是各大电影公司抢拍的因素。但是董路却拿美国9·11事件为例:“论灾难程度远远不及汶川地震,而好来坞时隔5年之后才投拍了第一部与9·11有关的电影,不是所有的效率都有足够的意义。”

  对此,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唐泽芊表示赞同:灾难电影需要即时性,也需要沉淀性。即时性的灾难电影要掌握分寸,不能有创伤性的情感冲击和视觉冲击;而沉淀性的灾难片,则应该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财力,做到经典和深度,能引发观众的思考。

  “比如,2003年的非典也被称为是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灾难,在非典期间同样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非典尚未结束,就有多部反映非典题材的电影开拍,但是最后能让人记住的却几乎没有;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3年之后才有了第一部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的电影《蓝光闪过之后》,这部影片记录了地震中感人的场景,至今仍被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唐泽芊说,电影人在灾难面前不是没有事可做,而是要选择好的时机去做。虽然汶川地震中的许多人和事不用进行艺术创作就能感动全国人民了,但如何开拓提升我们的民族感,才是电影人应该思考的。

  京华时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