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汶川大地震·大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唔”亲一下,妈妈伤口不疼啦
· 南京好心妈妈原来是她
· 唐山大地震经历者
鼓励伤员走出阴影
· 手术后,
瘫痪少年渴望重新站起来
· “今天吃了一盒饭,南京的米饭真香”
· 汶川地震伤员家属
找到南京好心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八个月大的四川宝宝赶来南京探望受伤治疗的妈妈
“唔”亲一下,妈妈伤口不疼啦
  病床上的妈妈张艳亲着自己的宝宝     陈宏明 摄

  昨天下午2:50,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四川地震灾区受伤人员爱心病区内出现感人一幕:一个仅有8个月大的婴儿在奶奶的护送下,乘坐飞机千里迢迢从四川来到南京,“探望”在地震中为了救自己而受伤的妈妈张艳。看到儿子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躺在病床上的张艳一把搂过儿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22岁的张艳是第一批被转到中大医院的四川伤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个,她来自四川绵竹市九龙镇,地震前在九龙镇上开着一个小卖部,家里有个8个月大的儿子。地震发生那天,天气特别冷,张艳怕孩子受凉,就让丈夫去家里给孩子拿件衣服,自己则给孩子喂奶。然而,她刚刚把喂完奶的孩子放进婴儿车,房子就剧烈地摇晃起来。意识到地震的张艳没有细想,拎起婴儿车就往外跑,匆忙中没有注意到店门口的台阶,摔倒了。婴儿车侧翻,孩子眼看就要从车里滑出来,摔倒在地的张艳奋力扑向孩子,将他紧紧抱在怀中。而此时一面倒塌下来的墙体压到了张艳的左脚,顿时血流不止。回家取衣服的丈夫第一时间赶到镇上找到了母子俩,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把张艳送到了绵竹市人民医院进行了简单的救治,随后辗转成都医院治疗,5月23日转入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赈灾爱心病区。

  张艳的丈夫王龙肖说,那天他回家拿衣服,发现没带钥匙,就叫醒了正在家里睡觉的父亲开门,刚刚拿了衣服出门,地震就发生了,他和送他出门的父亲都幸运地躲过了劫难。看着自家房屋在左右摇摆了两下之后轰然倒塌,趴在地上的他猛然间想起了还在镇上的妻儿,顾不得余震的危险和遍地的瓦砾,他跨上摩托车就直奔九龙镇,还好就两三分钟的路程,总算万幸,妻儿都没有生命危险。

  王龙肖说,从“5·12”大地震到现在,他和妻子一直都没有见到过儿子,内心非常想念他,因为在地震之前孩子一直都是母乳喂养,在分开的时间里只能由奶奶照顾,冲奶粉喂养。但是家乡受灾非常严重,住的是帐篷,没有水电,孩子的喂养也非常不便。而在中大医院养伤治疗的张艳也因为时常思念孩子,心情受到了很大影响。5月25日,孩子的奶奶决定带着孙子来南京“探望”孩子的妈妈。

  昨天中午,中大医院领导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重视,派专车和工作人员专门前往南京禄口机场迎接这位特殊的小客人。当日下午两点,8个月大的王成涔终于出现在机场出口处,已焦急等待多时的王龙肖赶紧迎上去,从奶奶的怀里抱过儿子,而小成涔仍在呼呼大睡中。等中大医院专车赶到医院时,小家伙才醒,好奇地看着眼前陌生的地方,很听话不哭闹,逗逗他还笑个不停,并调皮地在爸爸身上撒了一泡尿。当爸爸把他抱到妈妈面前时,小成涔朝着妈妈呵呵地笑着,搂着妈妈就是不放,惹得一家人都流下了眼泪。

  中大医院党委书记张凤兵说,由于张艳的情况比较特殊,医院妥善安排了她的孩子等家人在南京的住宿、吃饭等生活问题,在孩子来到中大医院后,医院的爱婴病房护士长张戚琴等医护人员还特别给小家伙洗了澡、游了泳,小家伙很快找到了在水中玩耍的乐趣,最后医护人员把他从婴儿游泳池中抱出来时,他还想多玩一会,逗得孩子的爸爸、奶奶和医生护士们都开心地笑了。

  看到儿子来到自己身边,5月25日刚刚接受左足部清创手术的张艳非常开心,她说,南京医务人员太好了,希望自己尽快康复,和儿子一起早点回到自己的家,将来好好给儿子讲讲这次在南京受到的特别关爱。通讯员 守勤 叶青

  快报记者 张星

  ■相关新闻

  最小伤员

  手术成功

  快报讯(通讯员张子青 记者 刘峻)4岁的小吉玉是南京市首批接收的灾区伤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昨天上午,小吉玉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三小时,小吉玉就嚷着让妈妈给她讲故事,看起来精神很不错。

  据了解,小吉玉是四川绵竹人,12日地震时孩子逃过一劫,但在20日的余震中被震倒的砖头砸中左腿,造成左股骨干骨折,孩子在当地医院做了石膏固定,23日被送到南京市第一医院,该院专家针对孩子年龄小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昨天上午9点30分,专家进行了手术,对股骨干复位后植入钢板固定,手术一个小时后顺利结束。

  据主刀主任蒋纯志介绍,昨天该院还为36岁的胥志祥和56岁的谢章发做了手术,这次入住南京市第一医院的20名灾区伤员,目前已经有7名做了手术,所有需要手术的伤员本周全部做完。

  英国小女孩送来了新玩具

  昨天下午,江苏省人民医院爱心病区来了两位10岁的小朋友,他们都来自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小学五年级。其中,10岁的Hope Jowett是一位英国小女孩,她和同学们看到电视报道后,都想过来看看灾区的小朋友。

  她和同班同学郭元靖拎着一大包可爱的毛绒玩具,首先来到了爱心病区11床叶倩小朋友的旁边。今年11岁的叶倩来自绵竹,看到可爱的玩具,她开心地笑了。18床的8岁小朋友杨浩把Hope Jowett送的一只小猴子拉到了自己的身边,“我很喜欢它”。别看Hope Jowett是英国女孩子,但却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因此普通话极为标准,她告诉记者:“地震把小朋友们的玩具都埋起来了,他们没有玩具玩了,这些都是新玩具,我想送给他们,我希望小朋友能坚强起来,我六一节还会来找他们玩。”Hope是中文“希望”的意思,我们真心祝愿这个英国小女孩子的希望能成真。

  通讯员 周宁人

  快报记者 刘峻

  Hope Jowett给灾区孩子送来玩具    周宁人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