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小非全面解禁的今天乃至今后,过去高估值的制度性基础已不复存在,新的价值均衡点与合理的价值波动区又在哪里呢?笔者提三个数字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是“40法则”。这是一个经验法则,根据这个法则,一个市场的合理市盈率上限应该是:40-通胀率;或者反过来:市盈率+通胀率=40。
将市盈率和通胀率联系起来,是因为通货膨胀有放大公司盈利的倾向,使公司盈利超出它实际具有的能力;而通货紧缩则会缩小公司盈利,使公司的盈利小于它实际具有的能力。因此,在通胀期间我们应给公司以较低的市盈率,在通缩期间则应给予较高的市盈率——2007年我们正好相反,这也为日后的大调整创造了条件。根据这个经验法则,目前沪深股市合理的市盈率上限应为40-8=32倍。目前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以今年一季度盈利×4计算,约为28倍。与32倍相对应的指数是4000点。
第二个数字来自实证。无独有偶,1993年的70倍市盈率(上证指数1558点),调整到最后,两市的平均市盈率最低达到12倍(1994年的325点)。2001年的66倍(上证指数2245点),调整到最后,两市的平均市盈率最低也是12倍(2005年的998点)。由此可得到一个基本结论: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底线在12倍。
如果说根据“40法则”得出的32倍市盈率大致框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沪深股市市盈率的上限,那么,这个实证数据便框定了市盈率的下限。两者的中位数是22倍。
第三个数字同样来自于实证。在沪深股市十多年的历史中,1995年可算是一个较低迷、同时又充满机会与活力的年份,这一年的价值波动区比较符合一般成熟市场的常态,因此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考。1995年,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最高为30倍,最低为16倍,其中位数为23倍。有意义的是,此前一年即1994年,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最高为34倍,最低为12倍,两者的中位数刚好也是23倍。
笔者认为,在这个位置上,大盘的上升空间相当有限,沪深股市是完全有可能在3000点左右进行长期整理,实现价值的软着陆。短期依然是横向整理的格局。金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