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汶川大地震·大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让南京陪伴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2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让南京陪伴你……
  昨天,期盼、激动、感伤……交织在南京禄口机场,首批四川灾区伤员分批乘坐6个航班抵达这里。从中午12:35首架飞机降落,到晚上7:00最后一趟班机抵达,193名伤员被源源不断地送至7家医院——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军区总院、市第一医院、省中医院、中大医院、南医大二附院,第一趟班机33名伤员全部送往省人民医院。

  到家了!

  12:35,运载着首批33名伤员的航班滑落在禄口机场跑道,接着,缓缓地向省人民医院的救护区驶来,一架舷梯适时地迎了上去。

  “绑”在担架上飞抵南京

  舱门打开了,机舱内与平常航班不一样的是,进行了改装,一排椅子一排担架,间隔排列,担架四个一排,是固定在飞机上的,伤员挨个躺在担架上,用带子固定住,以免飞机起降时伤着。随机的伤员亲属则坐在椅子上守护着自己的亲人。飞机上还配备了四川的8名医务人员:4名医生4名护士。

  1小时,33名伤员缓缓移出

  待命多时的担架在机坪上排成了一排。

  6名武警抬着担架拾级而上,3分钟后,第一名伤员从飞机移到担架上,然后抬上救护车,向着市区疾驰而去。

  第二个、第三个……有人手臂缠着绷带,有人头上裹着纱布,有人脸上还有干涸的血迹……每一名伤员在医院都有编号与档案,记载着年龄、性别、伤势等,伤员胸前也都有编号,工作人员对应着,接一个就在档案上划掉一个,快而有序。

  一小时,33名伤员全部下机,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医生由衷地表示:这是他们运送伤员以来最好最快的一次,非常顺畅。据透露,他们马上就要返航,继续跟下一趟班机到南京。

  救护车一路绿色通道

  爱心接力,生命接力,一路绿色通道。

  交管部门以警车开道,收费站开辟特殊通道,救护车辆一路畅通无阻。红色的“心连心”、舒适干净的病房,拉开病床边的抽屉,里面放着必需的全新的生活用品:肥皂、卷纸、饭盒……医生们还自己掏钱给他们买了许多吃的,牛奶、蛋黄派等。

  安置好后,各个伤员分管主任医生给他们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检查。昨天下午4点多,省人民医院院长王虹介绍,首批原定有36个伤员,但有3个未能成行,此批的伤员主要来自都江堰及北川,其中2/3为多发性骨折,有的还做了截肢手术,1/3为颅脑损伤,“最大的95岁,晚上到,最小的8岁,从目前检查的情况来看,伤员的情绪都比较稳定,只有一个84岁的老太太心律衰竭,总的来说转运很顺利。”

  17点左右,记者离开时,正在分发玫瑰,每张病床前都有一朵,象征着心心相连,同时分发的还有慰问信及每人300元的零花钱……

  这些生命的奇迹将在南京延续

  昨天,193名来自灾区的伤员飞抵南京,最大的94岁,最小的4岁。下飞机时,由于身负重伤,他们大都躺着由人抬下舷梯,他们带来灾区的创伤,也带来生命的奇迹。他们有的乐观开朗,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有的依然沉浸在灾难的阴影中,但我们会慢慢抚平他们的伤痛。

  女儿活着,母亲却笑不出来

  姚玲,女,15岁,来自映秀中学

  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

  省人民医院脑外科6号病床上,有个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躺着,很平静。

  她叫姚玲,15岁,从飞机上抬下来到医院,似乎就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不笑不闹不吭声,陪伴在她身边的是她的妈妈杨群英,“这是我大女儿,我还有个小女儿……我家都没事,很幸运。”

  杨群英说,“那天,我正在种地,丈夫在另一座山头上,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个反应是奔向对方所在地,我俩都没事,接着又跑到小女儿的学校,小女儿也没事,可是,待三人找到大女儿就读的映秀中学时,房子全没了,一片废墟。”杨群英眼前一黑,她以为大女儿没了。

  15日那天,茶饭不思的杨群英突然得到消息,大女儿还活着,在成都。“第一眼看到她,我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想笑,笑不出来,想哭,也哭不出来。”杨群英说,想到女儿那么多同学一刹那都没了,很多妈妈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医生告诉记者,因为脑积液外漏,颅内血肿,骨盆骨折,姚玲至少还要吃一个月的苦,头不能抬,不能大幅度动,即使很难受。

  他格外孤单

  黄长友,男,其他不详

  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

  在昨天第一批到达省人民医院的33名伤员中,共有三个病人没有家属陪同,他们分别是黄长友、樊玉军、马绍清,在他们的档案里,年龄、家庭住址等栏全是空白。

  与别的伤员相比,没有亲人陪伴的他显得格外落寞,一只手举着,腿也不能弯。“他没有陪护者。”身边照顾他的志愿者告诉医生。医生愣了一下,表示他们一定会马上安排。

  黄长友枯黄的右手臂全部似蜕皮般,泛着白白的皮屑,两名护士倒来清水,用肥皂给他轻轻擦拭着,一遍又一遍,他瞪着眼睛,无神地望着一切,医生过来检查伤势时,他也视若无睹面无表情。

  “怎么样,还好吗?”记者轻声地问,黄长友迎着声音稍稍侧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眼泪无声地溢出眼窝。

  想看看长江大桥

  郑兴明,男,41岁,来自绵竹

  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慢点,慢点,这位病人病情比较严重,一定要小心。”刚下飞机,负责郑兴明的南京军区总院的李劲松医生一边扶着伤员一边叮嘱着。

  在地震中郑兴明的嗓子莫名其妙就哑得说不出话来,每说一句话都非常费劲。他的妻子朱惠容看着自己平时生龙活虎的丈夫躺在担架上,连咳嗽一声都疼得撕心裂肺。她心疼得眼泪又不由自主流了下来。

  一路上,朱惠容向记者讲述了地震时的经历。丈夫郑兴明是一位驾驶员,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正在横断山脉其中的一个山系运矿的郑兴明趁着中午时分小憩一会,突然间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抬头一看,两边山上无数块石头滚下山来,每一块石头都有牛那么大。一时间山崩地裂,地也开始不住地抖动。两边的山向中间压过来,汽车被砸下来的大石头推得失了控,还没来得及逃跑的郑兴明被汽车撞翻,困在山间寸步难行。而此时此刻远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妻子和女儿感觉到地震时,都及时跑了出来,没有受伤。母女俩第一反应就是不知道郑兴明怎么样了。

  母女俩每天都到郑兴明工作的必经之路打听着消息,但是心里却不抱什么希望了。直到5月15日,朱惠容的女儿从解放军救出的伤员中找到了爸爸。

  朱惠容笑着说,我和孩子的爸爸还没来过南京呢。“等我老公康复了,我要和他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看,小的时候在书本里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还没有真正看过呢。”

  看着儿童片,想好好睡一觉

  伍怡,男,8岁

  入住:南医大二附院

  入住南医大二附院病区的伍怡,只有8岁。主治医生告诉记者,他的伤势比较重,他除了右肱骨骨折之外,由于被石头砸到还有后尿道损伤,骨盆和趾骨的骨折。

  躺在由妇科病房临时腾出的粉红色病房内,看着新买的电视机上播放的儿童片,小伍怡逐渐安静了下来。孩子对妈妈说:“我好想睡觉。”病房内原来挤满的一群人随即自动退出,让孩子在来到南京后先休息好。记者注意到,病房都配上了新的液晶电视。

  同住一个病房的是魏大林。虽然身上多处有多发性骨盆骨折,右侧股骨颈骨骨折,肝挫伤,他却一直很勇敢地安慰爸爸,还一直担心自己没有换洗的衣服,这话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孩子,叔叔明天就给你买新衣服去!”一位南京病人的家属大声说道。

  “我要学医”

  王玉兰,女,15岁,来自茂县

  入住:江苏省中医院

  “以前我只想考一个好高中,读重点大学。现在,我想学医,还想赚很多钱,多做慈善。”这一次,王玉兰一个人飞抵南京,身边没有亲属陪护。不过,她的脸上,却不时绽放出笑容,她说:“身边的人,都像我的家人一样。”

  王玉兰一家共有8口人,在这次地震中,家人都平安,唯独她一个人受了伤。“我当时正在教室,准备上课了。”地震发生后,同学们纷纷拥挤下楼,慌乱中,她被人推了一下,从2楼栏杆摔到了1楼。

  “我们学校一个教物理的杨老师跑过来救我,我叫他别管我,他坚持不放手。”王玉兰说,教学楼摇摇欲坠,她很担心倒下来,连累老师,但杨老师还是冒险把她拖到了操场,救了她一命。

  这次地震,改变了她的人生观。她告诉记者,地震前,村里有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姐姐就强行把她的100元零花钱捐了,当时她很不乐意,还跟姐姐憋了几天气。如今,她明白了,今天帮助别人,明天别人一样会帮助自己。

  “其实我很幸运”

  肖兴兵,男,39岁,来自都江堰

  入住:中大医院

  “其实我很幸运。”这是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在疾驰的救护车里,来自都江堰的肖兴兵兴奋地躺在担架上。原来,39岁的肖兴兵早就听说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一直有来旅游的打算。没想到第一次来,却是以这种方式。

  负责照顾他的,是南京中大医院。救护车里,医护人员发现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原来,他已经有点迫不及待想认识这个“新家”:“我就是想坐起身,看看窗外的南京。”医护人员赶紧用氧气包临时当靠背,支撑着他坐了起来。“等你恢复好了,南京的风景,我们陪你看个够。”

  伤员最想吃青菜和肉

  伤员来到南京后,第一餐吃什么呢?从初步反馈的意见来看,伤员目前最想吃的是青菜,其次是肉类,很多人多少天没有吃过绿色蔬菜了。

  省人民医院马剑平副院长介绍,“伤员们在飞机上吃得很少,医院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伤员想吃稀饭,所以等他们安置好后,第一时间将稀饭送到病区。”

  三名院士为伤员查房

  当灾区的伤员被送到南京军区总院的时候,黎介寿、黎磊石、刘志红三名院士早已在门诊大楼等候。随机伤员们被转到伤员救治中心。

  10分钟之后,病人们全部被安顿好了,三位院士来到病房,开始询问每一位伤员的病情,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4岁的她

  “妈妈,六一节我要跳舞”

  宋吉玉,女,来自绵竹

  入住:南京市第一医院

  宋吉玉是这批来南京的伤员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昨天最后一批下飞机的伤员之一。

  “能不能赶紧给她做个手术,我好怕她的腿……”昨天晚上7点多,一下飞机,小吉玉的妈妈周雪莲就拉着来接她们的医护人员焦急地说。4岁的吉玉,逃过了12日的大地震,却在20日的余震中被砖块砸伤了腿。

  有震动,孩子紧张得大哭

  吉玉有着长长的睫毛,和乌溜溜的大眼睛。然而,这双漂亮的大眼睛里,却总是含着泪水。只要稍有震动,孩子就紧张不已。

  “宋吉玉不哭,不哭啊,阿姨帮你调一下担架就好了。吉玉唱儿歌给阿姨听好不好?听得懂阿姨的话吗?以后,阿姨要向吉玉学四川话啦。”有着11年儿科护理经验的护士潘婷轻声细语地对她说。妈妈周雪莲赶紧过来,拉着她的手,小吉玉才渐渐安静下来。

  “孩子还是比较怕震动。”医护人员轻声告诉记者。看得出来,小吉玉还是很紧张,躺在担架上的她左手拉着妈妈,右手紧紧抓住旁边的椅子脚。司机叔叔尽量将车开得更平稳些,渐渐的,她的情绪才好了些,不自觉地松开了右手。

  受伤时,父母正忙着救灾

  12日发生地震的时候,小吉玉在幼儿园。很幸运,这家幼儿园只有围墙倒塌了,教学楼没事,孩子们都很安全。

  “一家三口都没事。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周雪莲说,家里的房子毁了,于是家人在家的原址上清理出一块空地,搭了个简易房。可是谁也没想到,在20日下午的一次余震中,小吉玉却不小心被震倒的砖块砸伤了。

  当时,吉玉的父亲作为志愿者,正在车站帮忙卸救灾物资,母亲周雪莲则在灾民聚集的地方忙着发放物资。小吉玉跟着妈妈,在附近玩耍,没想到,悲剧突然而至。周雪莲赶紧带着她跑到最近的卫生所,然而,卫生所早就毁了,什么也没有;又转到卫生院,还是没办法;一直到晚上8点多,辗转了好几家后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才打了一点石膏,“医院里的人实在太多了,医生忙不过来,没什么设备也没什么药”。

  惦记着六一儿童节的表演

  “妈妈,包包不见了。”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刚刚平静下来的小吉玉突然又叫起来。

  “在前面呢,不急不急啊!”妈妈赶紧安慰她。“那是个新书包,是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时候,好心人送给她的。里面还有支笔和本子。”周雪莲说,小吉玉可宝贝这个新书包了。

  周雪莲最担心的是4岁女儿的腿,究竟会不会留下什么毛病。“地震前几天,她放学回来,开心得不得了,跟我说,妈妈,妈妈,老师已经选我在儿童节跳舞了。受伤之后,她还跟我说,妈妈,我六一节还要表演呢。”周雪莲难过地看着女儿,“她现在这个样子,还怎么跳啊”。

  护士潘婷赶紧劝她们,“没事的,宋吉玉,好了以后,跳给阿姨看啊。”

  晚上8:38,终于到达医院。

  中国结、鲜花,墙上还贴满了卡通画,小吉玉一被推进这个充满童趣和温暖的特殊病房,就有南京小西湖小学的志愿者送上一只粉红色的HELLO KITTY猫,原本紧张得又哭了的吉玉,好奇地依偎着玩具,停止了哭泣。

  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专家告诉记者,该院已经由外科、儿科、妇产科、内科等10多名专家组成了专家组,共同为伤员会诊。昨天该院接治的20名伤者中,有3名孩子,年龄最小的宋吉玉伤势比较重,可能要帮她做一次手术。具体方案还要详细检查之后再决定。

  94岁的他

  “到了南京,我就放心了”

  马春云,男,来自映秀

  入住:鼓楼医院

  从飞机上被抬出担架的一刹那,马春云,这个94岁的坚强老人,几乎吸引了所有媒体同行的目光。鼓楼医院丁义涛院长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有没有家属陪同?”“没有。”陪同的护士回答。望着这个孤独的高龄老人,现场有人悄悄抹起了眼泪。由于老人四川方言的口音比较重,经过多次交流沟通,医护人员得知,老人的儿女都已经60多岁,为安全考虑,没有让家人陪同。

  地震当天,他正在屋子里洗碗,由于年纪大了跑不快,还没到门口便被一堵墙砸倒在地。但老人凭着顽强的求生意志,自己爬出了废墟,继而被好心人送进了医院。

  据医生检查发现,老人由于左前臂皮肤大面积坏死,心跳只有60次/分,已经逐渐有点神志不清了。昨天晚上,鼓楼医院为马春云老人做了手术。鼓楼医院邱勇教授告诉记者,老人苏醒后含糊不清地告诉他们:“到了南京,我就放心了”。

  绿丝带飘扬 祝福在传递

  “绿丝带”行动继续,让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福,为奥运圣火传递送祝福

  昨天,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和江苏都市网发起的“绿丝带”行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在迎接四川灾区重伤员时,几百名医护人员纷纷在手腕上系上了绿丝带。一路上,载着伤员飞驰的救护车上,绿丝带也迎风飘扬。相信有了我们一份真诚的祈祷,重伤员会多一份“家”的温暖,好得更快一些。

  今天,“绿丝带”行动继续,我们还要招募10名志愿者,和我们一起分发绿丝带,让更多的人为灾区同胞祈福,为奥运圣火传递送祝福。

  禄口机场,绿丝带飘扬

  昨天中午12点,记者一行7人,一人抓了一块面包,边啃边往禄口机场赶,生怕延误接机时间。“绿丝带象征和平与新生。”记者一边发一边做宣传,“系上绿丝带,为灾区同胞祈福,为奥运圣火顺利传递送祝福。”

  “给我1根”、“给我20根,我帮我们同事代领。”……“绿丝带”行动很快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响应。在场的医务人员纷纷行动起来,不用记者分发,大家主动前来领取,并互相帮助系在手腕上。还有一大批司机也来要绿丝带,系在了车上。一时间,禄口机场绿丝带飘扬。不少媒体同仁还把绿丝带系在了照相机上、摄像机话筒上。

  “为什么大家都系绿丝带?”下午3点多,一位被用担架抬下飞机的受伤人员好奇地问。“绿丝带象征新生,我们在为你们祈福。”一位护士微笑着告诉她。“我们真的有见到亲人的感觉。”陪行的家属抢过话,哽咽着说。

  千根绿丝带不够分发

  昨天,记者原本打算于下午2点开始在快报楼下分发绿丝带的。不过,相当一批读者很心急,一大早就打电话询问:“能不能早一点发?”

  为了不让广大市民失望,上午11点,我们另一路记者提前在快报楼下、沃尔玛超市3楼入口处,给广大市民分发绿丝带。由于原材料是没有裁剪的盘状带,记者在分发之前就先裁出了3000多根绿丝带。不过,裁剪得多,领取绿丝带的人更多。不少单位“团体领取”,有一家保险公司一次性就领取了几百根。“我们支持快报提倡的绿丝带行动。”该保险公司表示,“最近,我们的员工外出拜访客户时,还会把绿丝带分给客户,让爱心和祝福不断传递。”

  市民段先生一次性领取了7根绿丝带。他告诉记者,在仙林大学城读书的女儿给他发了短信,拜托他先下手为强,赶紧为她和室友们领回绿丝带。

  博士志愿者马路上分发绿丝带

  “多给我一些绿丝带吧!”昨天,南京大学博士生赵平芝第一个主动报名,做了“绿丝带”志愿者,走上街头把绿丝带分发给行人和司机。“我想让更多的人为灾区同胞祈福,为奥运会成功举办送祝福,让爱心更广泛地传递。”赵平芝说。

  当交通信号灯红灯亮起时,赵平芝就利用几十秒的红灯间隙,迅速把绿丝带递给司机。有的司机接到绿丝带后便将带子系在了汽车的后视镜上。“当汽车开动时,绿丝带就飘了起来。”赵平芝说,那一刻,她很欣慰。

  招募绿丝带志愿者

  昨天,204名四川灾区重伤员已经抵达南京;明天,奥运火炬传递也将进入江苏。为此,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和江苏都市网继续发动“绿丝带行动”,为灾区人民祈福,为奥运圣火祝福。

  爱心工作室还特意采购了一批绿丝带,欢迎市民免费领取。领取时间:今天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半。领取地点:置地广场1楼(洪武北路55号,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南侧)或者沃尔玛超市3楼入口处。

  此外,为了方便市民领取绿丝带。今天,我们招募10名绿丝带志愿者,走上街头,随机分发给广大市民。报名者请拨打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热线13770596060(上午8:00~晚上7:00)。

  ■本版撰文

  通讯员 张群 龚怡 子青 刘宁春 何松明 冯瑶 崔玉艳 杜恩 吴叶青 程守勤

  实习生 唐奕 李胜华 见习记者 单纯 王敬群 沈晓伟 快报记者 毛丽萍 孙兰兰 安莹 金宁 刘峻 赵丹丹 钟晓敏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赵杰 施向辉 唐伟超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