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达赖喇嘛开始了对德国为期6天的访问。与以往开展的所谓“宗教之旅”不同,达赖此行要在波鸿、门兴格拉德巴赫、纽伦堡和班贝克这4个德国城市分别进行演讲。“此次访问主要是谈政治。”负责具体安排其行程的德国“西藏援促协会”主席说。
为了给所谓“政治之旅”造势,5月16日上午,达赖在德国西部城市波鸿市政厅举行了媒体见面会。但他或许没想到的是,中国记者提出的问题,却令他措手不及。用德国媒体的话说,中国记者的提问打乱了达赖“精心设计的作秀”。
只字不提四川灾区同胞
当天上午9点左右,市政厅门前的广场照常开着早市,如果不是一个“媒体请入”的指示牌,或许没人会知道这里将有一场重要活动。穿过迷宫一样的市政厅走廊,安全人员仔细检查了记者的行头,连相机也要当面拍一张才放行。
9点30分左右,达赖在波鸿市长、随从官员和至少6名保镖的簇拥下步入大厅。他展开自己招牌式笑脸,不停地双手合十,不时和靠近走廊的记者握手拥抱。在与中国《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身边的德国记者握手后,忽然一回头发现了亚洲脸孔,达赖又走回来握手,还拍了一下记者的肩膀,用汉语说:“你好!你好!”
发布会开始后,达赖对东道主的邀请和组织表示感谢,一个劲地双手合十,不时憨憨地笑——他正是靠这些童趣似的姿态打动了欧洲人,当天也不例外,外国同行们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不过,达赖对刚刚发生的四川大地震只字不提,此时包括很多藏族同胞在内的国人至今生死未知。
达赖一个劲地重申“不寻求独立”,一副“责任完全在中方”的做派。
从气急败坏到低声狡辩
发布会已经接近尾声,走廊上的组织者已经开始躁动,这时《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举起了手。达赖环顾左右,看到了,说:“请来自中国的记者提问。”
“你老是说不寻求西藏独立,只寻求真正自治。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不久前你派往中国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是你的私人代表甲日·洛迪,我从网上查了‘藏青会’的网站,发现甲日·洛迪是‘藏青会’的创始人之一。‘藏青会’网站明确写明其宗旨之一是‘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为西藏的完全独立而奋斗’。你派了一个‘为西藏独立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去谈判,这是否与你‘不寻求西藏独立’的说法相矛盾?第二,你说的西藏自治是指你们提出的‘大藏区’还是目前的西藏自治区?”
放下话筒,《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注视着达赖喇嘛。他招牌式的笑容不见了,低声和身边的助手商量着什么。隐约听见他在说“你们的组织”,好像是让可能也曾是“藏青会”成员的助手回答。
很快,他还是决定自己出马,音调一下子提得很高:“现在每个人都知道‘藏青会’代表西藏独立。我曾明确地对这个组织说,你们的立场跟我们的立场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追求西藏独立。”
这时,坐在达赖旁边的助手提醒说:“他问的是甲日·洛迪的事情。”达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来,他小声说:“这个问题你可以去问甲日·洛迪本人。”然后他又顾左右而言他,转而滔滔不绝地讲述历史。大意是,甲日·洛迪的确是“藏青会”创立人,一些“藏青会”的成员后来也参加了“流亡政府”,但是人的想法会变的云云。
背后“热情”拥抱中国记者
会场的气氛再也没有之前那么愉快。也许达赖也意识到了,他转而攻击中国媒体,说我们在抹黑他,称他是“头上长角的魔鬼”。达赖此时把双手放在自己头上模仿“长角”,外国媒体同行们终于又笑了。
由于要赶场子,回答了《国际先驱导报》的提问后,达赖结束了发布会。三名德国记者和两名日本记者纷纷过来问中国记者,甲日·洛迪到底是怎么回事。突然,记者感到自己被谁抱住了,回头一看,竟然是达赖。达赖一边拥抱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据外国记者在后来的新闻稿中描述说,达赖让中国记者“别生气”,并要记者“向中国人民转达他的致意”。
后来,一些外国同行也围拢过来,记者重申了对达赖关于“不寻求独立”态度表示怀疑的观点,同时对外国同行说,达赖今天应该向四川大地震受害者表示哀悼,要知道,震区有不少藏族同胞遇难。
德国媒体惊讶达赖“失态”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与达赖交锋第二天,德国的一些媒体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从中国记者与达赖的问答,到相关的评述,各色评论粉墨登场。而达赖此次德国之行,也令不少德国人对他重新有了认识。
“中国记者让达赖失去和气”
《明星》画报表示,“当中国记者开始提问时,达赖喇嘛的面部表情首次阴沉了下来。中国驻德记者使这场精心安排的和谐、和睦的作秀出现了几分钟的波动。”对于达赖突然拥抱中国记者,《法兰克福评论报》认为,“热情,非常热情,甚至过于热情了吧?”
德国版《金融时报》的评论是:“访德伊始,达赖喇嘛在波鸿再次为西藏的自主权做宣传。然而在一名中国记者面前他却短暂地失去了他那著名的和气。”
德国人的眼睛未被完全蒙蔽
几天来,达赖在波鸿、门兴格拉德巴赫等地马不停蹄地与德国政界人士会晤。在西方游走了几十年的他深知西方观众需要什么,因此通过玩笑、略显童趣的动作让自己变成一个“明星”,企图让对西藏几乎一无所知的德国民众跟着自己的调子走。
尽管据称达赖19日早上在柏林与德国联邦政府发展援助部部长海德玛丽·维乔雷克-措伊尔的会面,是默克尔的刻意安排。但德国媒体还是指出,与去年访德时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相比,这次达赖受到了“冷遇”,德国政府这次向来访的达赖“伸出的不是手掌,而是一根手指头”。
德国舆论界也发出了不同声音,德国人的眼睛并没有全部被蒙蔽。在达赖访问波鸿的第二天,南德意志报第二版几乎用全版的篇幅,发表了4篇关于西藏问题的报道。其中一篇讲的是达赖喇嘛在波鸿演讲时,门外身穿喇嘛服装的人(多年来遭达赖打压的多杰雄登教派信徒),举行了抗议达赖喇嘛的示威活动,让德国人非常惊异。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一番话也特别中肯直率。他说:我们完全被这位想通过祈祷和微笑改变世界的老人所征服,在他面前放弃批评性的思考。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历史,在达赖喇嘛统治西藏的时候,西藏仍是农奴制。这一制度在1950年代中期才被废除……如果我们在西藏问题上只看到达赖喇嘛的微笑,那么这就说明我们看重的是西藏问题给我们带来的象征意义,而不是西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