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题·精神家园 浴血重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精神家园 需要和灾区一起重建
· 以震灾为契机重建精神家园
· 精神重建
恐怕要几代人的时间
· 健康有活力的民族精神
是有尊严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条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精神家园 需要和灾区一起重建
  汶川地震发生后,电视机前,人们黯然垂泪,为生命的脆弱,为遇难者最后的义举,为前方将士的舍命救援,为后方企业、同胞的慷慨解囊,为爱。汶川地震使国人经历了一场爱的洗礼,生命的洗礼。今天是地震发生的第11天,抗震救灾仍在紧张地进行,但是假以时日,地震的余波终将过去,我们终将面对平淡的日常生活。到那个时候,这个阶段积蓄的美好情感和品质能否得以延续?在前方重建家园的同时,我们是否需要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为此,快报记者昨日以“同题问卷”,分别采访了著名新闻人闾丘露薇、鄢烈山和著名学者王彬彬,并约请著名时事评论家撰写了评论。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间,21个教室里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瓦砾堆中。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重建精神家园

  有赖于公民社会的有序发展

  5月14日,也就是地震发生的第三天,闾丘中断在日本的正常采访,连夜回到香港,第二天一早又赶到深圳搭机飞往成都,然后在山间走了七百多公里进入汶川。能收看到凤凰卫视的读者,这些天一定对奔走于救援现场的闾丘印象深刻。5月21日凌晨,闾丘回到成都,接受了快报记者的电话专访。“有关部门一定要协调好,把灾民最急需的物资送到灾民的手里。”闾丘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救灾的热情,而是救灾的效率。

  闾丘露薇

  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移居香港,1999年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现为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采访报道过多名世界政要和许多重大国际事件。2001年11月,赴阿富汗战地采访,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为进入伊拉克战地中国记者第一人,被誉为战地玫瑰。

  快报记者: 在凤凰卫视看到你在灾区采访,这让人想起多年前只身进入伊拉克的你。请简单谈谈你在灾区采访的感受。

  闾丘露薇:我这次走了七百多公里从西线进入汶川,沿途那些山因为地震的缘故而发生的变化,那种冲击力,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我总是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战争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这没话说。天灾看上去不可控制,可全球气候变暖,多少与环境被破坏有关。对于天灾,人类也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对大自然索取太多。

  进入理县的一百公里路,我们走了整整一天,从理县到汶川县城五十多公里,走了大半天。沿途走走停停,因为余震使得山石不断倾泻,道路不断被堵塞。但是让人感动的是,那些抢险人员,那些指挥交通的警察,他们始终坚守着危险的路段,指挥着车辆有序通过。这个时候,你会感到放心,因为你知道虽然有危险发生,但是有人在那里陪着你、帮着你。

  在汶川,我遇到一位武警军官。他说,“1998年抗洪的时候,你在九江大堤上采访过我。”我不会忘记1998年的抗洪,看到那些军人扛着沙包跳入湍急的水流中,我心里只有一种感慨,就是发生这样的灾害的时候,如果没有军人无法想象。而这些军人很多还是十八九岁的孩子,这样的场面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第一次面对,但是他们尽职尽责地挺了过来。还有那些灾民,受灾最严重的,反而是最沉默的一批人。他们对于能够得到救援,心里有的只是感激。一位灾民对我说,“你快走吧,这里危险,我们呆在这里是没办法,这是我们的家”。他们就是这样纯朴地感念着别人的关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助那些灾民度过这段非常时期。他们缺乏资源,也缺乏安身的地方,因为我走过的理县、汶川县城,虽然楼房没有大面积坍塌,但是百分之八九十已经是危楼,这个时候,如何让这数万名的民众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原本的地方是否还适合重建,那些失学的学生如何安置,都是政府需要马上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快报记者:从地震开始的那一刻起,汶川就抓住了国人的心。只要是中国人,无论内地,还是香港、台湾,还是海外,面对灾难,体现出了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精神,无论灾区还是后方,中国人感同身受,空前团结,你对此怎么看?

  闾丘露薇: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这是一个普世价值,每一个中国人感同身受,体现出了这种价值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对生命都不感动的话,这个民族就彻底没有了希望。

  快报记者:有一种说法,市场经济使国人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使国人的精神素质急剧降低,人变成了只关心自己利益,不关心别人和社会的经济动物,人与人之间不再以诚相待,而是彼此越来越淡漠,是这样吗?

  闾丘露薇:地震发生之后,感动我的是两种人,一种是那些在第一线的军人,他们在缺乏足够的装备,缺乏足够的后勤保障,缺乏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着救援工作;还有就是民众本身,不管是灾民的自救和之间的互助,还有民间自发的救援行动。他们让人感到其实中国人是关心别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淡漠的,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让他们去表达、去展现。所以,这次灾难也是一个重建公民社会的机会,可以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自己的社

  会责任和权利;这也是一个发展民间团体的机会,让公民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别人。

  快报记者: 如果我们心里真是有一些精神废墟,我们该怎么办?

  闾丘露薇:我不知道什么叫做精神废墟,我只知道,如果一个人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的生命,那么他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是没有人来管他的,是没有人来救他的。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这是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

  快报记者:在你的心目中,精神家园是个什么概念?你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是怎么样的?它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和要求?

  闾丘露薇:我理想中的精神家园,就是每一个公民能够尽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白自己应该享有的公民权利,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相互尊重,才能够真正地对生命产生尊重,因为对生命的尊重是来自于一种平等,不是施舍,也不是怜悯。

  快报记者:除了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外,对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的普世价值,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闾丘露薇:普世价值也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社会公平、正义,尊重每一个个体,这些也是中国人在追求的,只不过,在很多时候,因为某些机制的问题,人们没有办法表现出来,被压抑了而已。如果要在社会中建立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就需要思考机制上的转变和配合。

  快报记者:一个健康有活力的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意味着什么?

  闾丘露薇:这样才能够让一个国家和民族,生活得好,发展得好,被其他国家和民族尊重。

  快报记者:地震中体现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在灾后能否延续下去,或者说如何延续下去?

  闾丘露薇:地震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大批人,他们的这种精神,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没有机会,或者是大家不愿意去关注而已。这些人的精神,他们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因为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信念,这是他们支撑自己生命的东西。当然,如果社会上有人曲解他们这种精神的话,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变得灰心丧气而放弃。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拥有这样的精神,通过教育,通过社会对这种精神所表达出来的尊重和认同,来延续这样的精神。

  这样的精神不是依靠煽情的宣传,呼呼口号来达到的,是依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依靠公民社会的有序发展,最重要的是依靠从小教育来达到的。快报记者 倪宁宁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