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时28分,警报声在南京城上空鸣响,沈敏掩面而泣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昨天早晨8:30,南京雨花台中学和往常一样,升国旗。但当国旗缓缓升起,又慢慢降下一半的那一刻,操场上突然传来低低的呜咽声,“孩子,不怕,不怕,这里很安全。”老师赶紧冲上去,搂住满脸泪花的一个男生,孩子的两腿还在不停地颤抖……哭泣的学子来自都江堰,汶川地震后,学校停了课,他们的家成了危房。经过一路辗转,3名学生投靠亲戚,安全抵达南京,来到雨花台中学继续他们的学业。
地震了,我失去了两位亲人
“地震了,快逃呀!”不知谁喊了一句,班上所有男生在第一时间冲出了教室,女生们惊叫起来,乱成一团,老师对她们喊:“赶紧钻到桌子底下,不要慌张!”女生们哆嗦着钻到了桌下,感觉房子一阵剧烈颤抖,所有课本、笔都掉到了地上。摇晃渐渐平息,女生们惊慌地钻出桌底,一口气从三楼跑到了操场。操场上黑压压一片,都是老师和同学,大家都惊慌失措,慌忙中,书、笔什么都没带……
来自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二年级的女生沈敏,对南京的姑奶奶哭诉了地震当天她的遭遇。欣慰的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全都安全脱险。
“我的表哥没有了,表弟的爷爷也在地震中没了。”都江堰中学高三女孩吴文娟说。地震的时候,全班还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迎接高考,幸好,她的爸爸妈妈都很安全;但表哥被埋在了废墟中,被救出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呼吸。而表弟的爷爷,也在地震中没了。“表哥和表弟的爷爷是前天火化的,表哥是一个非常活泼的人……”
来南京,校长亲自接机
地震过后,都江堰中学、李冰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老师学生们都“空”了,李冰中学没有倒塌的校舍成了救治伤员的地方。“我爸妈还好,我爸爸是都江堰市工商局的员工,地震后,我们家搬到了爸爸的职工宿舍,现在爸爸已经正常上班了,但妈妈很不放心,每天都陪爸爸上班。”吴文娟说,地震后,大家的课本都丢了,“昨天,我们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今天又重新发新书了,所有同学都被安排到温江上课。班主任听说我来南京了,让我不要担心,一旦确定高考时间就通知我。”
比起吴文娟,沈敏的情况有些特殊。沈敏的姑奶奶胡女士告诉记者:“我哥哥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四川,12日汶川地震后,我连忙打电话询问情况,但一直联系不上。昨天,侄女打电话来报平安,她告诉我,他们一家很安全,住在简易工棚里,衣食没啥担忧的。但她读高二的女儿很紧张,怕没地方上学,想到南京来。我当时就想到了雨花台中学,我家离雨花台中学很近,步行只要25分钟。”
雨花台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侯唯华说,“前天我们接到吴文娟亲戚的电话后,就紧急安排了孩子们的班级、住宿和吃饭问题。听说他们是下午3点钟到禄口机场,我们校长亲自开车去把3个孩子接到了学校。”曾智豪、吴文娟、沈敏到学校后,雨花台中学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校园,给他们安排到了学校的实验班,配备了饭卡,安排了宿舍,重新发了课本和校服。他们承诺,3个孩子在雨花台中学期间,一切费用全免。
由于四川和江苏地区的教材不同,雨花台中学又帮孩子们联系了人教版的课本,还特意安排老师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曾智豪和吴文娟是表姐弟,一个初三,一个高三,他们是要回四川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而沈敏才高二,只要她愿意,我们就让她在这里继续读下去,一直到她考取大学。”
受惊吓,大一点声音都怕
“地震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他们现在只要听到大点的声音都会惊恐万状。”怕孩子在南京生活不习惯,妈妈陪着沈敏来到了南京。“我们特意给母女俩安排了一间房,小姑娘脑子里总是闪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晚上无法入睡,睡着了会叫‘地震了,地震了’。今天早饭,她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1.7米的个头,我看着都心疼,我问她为什么不吃了,她说‘地震了,我害怕’。”
虽然雨花台中学给3个孩子安排了宿舍,但他们都暂时住在了南京亲戚家。吴文娟和表弟曾智豪是在爷爷奶奶、外婆的陪伴下来南京的,不巧的是,亲戚家正在装修,无法居住。得知情况,一名姓黄的邻居主动接待了这特殊的一家子,3个老人和两个孩子于是住到了南京亲戚的这名邻居家里。“我们在这里很好,他们对我们很好,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现在我弟弟情绪也好多了。”吴文娟说。
话虽如此,雨花台中学的老师告诉记者,曾智豪和吴文娟姐弟俩的情绪还是不稳定,只要一提地震,他们的眼泪就会哗啦啦地流。“我们不敢在他们面前提地震,因为早晨他们情绪比较激动,现在他们已经提前回家了,正在家自学呢。”
被关爱,老师同学像呵护“宝贝”
经过短短半天,中午,沈敏已经和南京的同学熟悉起来了,午饭也是在学校食堂吃的;起先,沈妈妈还不放心,跟着女儿到了学校,但看着小姑娘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沈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看到她肯开口说话,我也很高兴,可她从来不提家乡一个字,更不会提地震。”班主任周勇说起自己的这名新学生很是担心。沈敏在都江堰时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她和同学们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是和学习有关,一直在对比两地教材的不同。
下午1:30,记者来到了雨花台中学高二(4)班,沈敏坐在第二排,桌上摆放着吃剩的苹果和饮料,她穿着白色的衣服,趴在桌上。记者本想和她聊聊,但班主任周勇说:“让孩子安心学习吧,最好不要打扰她。”她身边的同学,看外面来了一群人,还有摄像机和照相机,有的把教室门关了起来,还有的把窗帘也拉上了,生怕陌生人的到来,让沈敏觉得不安。
上课了,记者悄悄站在教室外。这是一堂英语课,内容是“爱的伟大”,老师在教室里边走边教,时不时让学生提问题。记者发现,其间,前排的同学会转过头来,看看沈敏,然后又转回去。一开始,沈敏的头还是埋着,渐渐地,她把头抬了起来,她似乎听得很认真,手上的笔还时不时记着什么。
一堂课结束,沈敏和同桌开始聊了起来,旁边有同学路过沈敏身边,都会轻轻拍拍沈敏的肩膀。
默哀时,沈敏捂着脸哭了
下午2:28,长长的笛声响起来,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起立默哀。沉默,压抑的沉默,沈敏的同桌忍不住红了眼圈,沈敏显得很镇定,只是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但一分钟后,沈敏突然转过身,满脸泪痕,一只手捂着脸,伤心地哭了。她身后的男生问:“要不要我帮忙?”沈敏摇摇手,算是回应。这一刻,她又回到了地震时候的场景。
快报记者 胡玉梅 黄艳
见到灾区来的孩子之前,记者心里没底,不知道该安慰他们,还是避而不谈地震的话题。当听说3个孩子的父母都逃过了劫难,原来的学校同学老师也都安全,这才有勇气去和他们见面。但没想到,在震灾中应该是算幸运的几个孩子却完全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中。表姐弟俩因为心里的伤痛,只坚持了一会儿,就匆匆结束了在南京的第一天学校生活。而勉强坚持在校园里的沈敏却忍不住一次次地落泪。伤痛的记忆一触即发,让他们无法平静地生活。
善良的南京人接纳了他们,学校的老师们很保护这些孩子,再三拒绝记者们的采访,不希望有人打扰他们。而那些只有十六七岁的南京孩子,为了保护他们的新同学,不约而同地变成了一只只“小刺猬”,哪怕是善意的探访,在他们看来,只要有可能触及到同学的痛苦,他们都希望为他抵挡。
虽然,因为大家的抗拒,记者没能了解到更多情况,甚至原本想通过孩子了解一些信息,呼吁读者们帮助更多这样的灾区孩子的愿望也没能达成,但我们的心里更多的是欣慰。用什么样的态度接纳、帮助灾后的“受伤”者们,这一课,没来得及刻意地学习,但南京的大人孩子就都会了!
孩子们,请来南京吧
快报记者今携学校“邀请函”奔赴灾区
“我们正在统计,估计下周能有结果。”电话的那端,什邡市教育局办公室陈老师缓缓地说,“统计”后面的两个字应该是“人数”,但她刻意回避,记者也不愿提起。陈老师指的其实是地震后当地现存的学生总数。知道南京的学校想让孩子们免费读书,陈老师感激地要快报转达她对南京人的感谢。今天,快报记者将带着梅园中学和南京玄武中专校两校邀请灾区学生来宁的公函,奔赴灾区与当地的老师和孩子们见面。
我们随时动身去接他们
“今天我们才对教师进行了心理辅导培训。”接电话时,梅园中学校长谢余庆的声音里透出疲惫。当作出决定,向灾区孩子开放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后,他一直在想如何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南京的学习、生活。“我们老师都已经准备了四川学生用的教材版本,正在学习。”谢校长说,“大灾之后,如何抚平他们的心灵伤痛最重要!”谢校长表示,想到孩子们现在只能生活在帐篷里,就想马上把他们接过来,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会尽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孩子们。
谢校长委托快报记者给灾区孩子们带去一封长信,信中写道:学校早在2000年就资助云南贫困地区濒临失学的学生陈昭,陈昭在梅园中学学习6年,回家乡参加高考,以当地高考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信中以陈昭的例子来告诉四川的孩子,校方用心良苦,希望灾区的孩子们知道,他们来到梅园中学,也一样会成材。
玄武中专学生欢迎同龄人
昨天下午,玄武中专校的老师将一大叠盖有公章的材料送到快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真想为你们做些什么!”作为灾区学生的同龄人,玄武中专团委、学生会的学生们特别写了一封信给灾区的学生。他们承诺要省下零花钱,把自己的爱心化作涓涓细流,流向远方的同龄人。为了表达诚意,玄武中专校的老师们把“汶川班”所有的细节问题都写在了材料中。比如学生的学籍问题、学历问题、出路问题。所需的费用也都精算出来,包括伙食费、学费、代办费、住宿费,甚至零花钱,都列明了数目,并标注了解决途径,让灾区的学生们不要操心,尽管放心来南京免费上学。
重灾区孩子们还在统计中
尽管南京的学校已经做好准备,迎接灾区的孩子们到来。但在一些重灾区,甚至连还有多少孩子都不知道,统计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我们所有的学校都毁了,现在没有学生在上课。”什邡市教育局办公室陈老师告诉记者,高三将在下周开始复课,不过他们的教室只能设在帐篷里。
快报正在绵阳的记者已经与北川中学取得联系,今天,快报另一路记者将带着两所南京学校的深情厚谊到达灾区,与北川中学的师生们会合,具体商谈来南京读书事宜。
快报记者 黄艳
有些话请别对灾区人民说
你知道怎么安慰他们吗?心理专家:
有些话请别对灾区人民说
“大家把他们的身体救出来了,还要把他们从精神上救出来。”昨天,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教师黄爱国大声呼吁,对受灾地区的人们的心理干预迫在眉睫。他告诉记者,经历过这样的创伤,2/3的人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会慢慢地从心理创伤中走出来;而1/3的人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走出来,必须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广州市白云区心理医院心理教授沈家宏说,地震灾区人们的心理重建期起码需要8年。
告诉他们这些症状很正常
今天,黄爱国将和学校的其他9名师生一起,到灾区服务。黄爱国介绍,灾情发生后,大约3个月后,经历灾难的人们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方说,焦虑、失眠、麻木、抑郁等症状,这也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有的人甚至会在一年后才出现这样的症状。
“因此,现在就急需对灾民们进行心理干预。”他解释,有两类人需要特别服务,一类是幸存者,一类是失去亲人的灾民。“现在,灾民们已经会出现一些问题了,主要表现为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头晕、全身酸疼、恐惧、愧疚、自责、后悔、失眠等。”他特别提醒,最关键的就是要告诉他们,这是大家对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正常反应,几个月后会慢慢消失,先稳定他们的情绪。
这些话请不要对他们说
灾区儿童的心理干预也特别重要,他提醒人们注意,要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千万不要过多追问孩子发生灾难时的情形,孩子愿意说多少就说多少,这种口头倾诉会帮他们更快地走出心理阴影,但绝对不要强迫他们说,否则,会让孩子们陷入灾难的情境中。
“还有一些话,在志愿者或者普通人看来,是出于好意,但他们在心理上可能无法接受。”黄爱国反复强调,“我们应该更多地倾听,告诉他们‘我也很难受’。”
■这些话请不要说
△忘掉吧,不要再想了。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时间会治疗一切创伤。
△你应该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过段时间就会好了。 快报记者 谢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