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四川大地震·奇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决不放弃 125小时后生命 仍在不断创造奇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决不放弃 125小时后生命 仍在不断创造奇迹
  127小时

  129小时139小时140小时145小时

  尽管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已过去,但在废墟中搜救生存者的行动,仍在眼泪模糊中继续,汶川地震灾区的生命奇迹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延续……

  127小时

  17日晚9时16分,俄罗斯救援队只用了16分钟,就将被困都江堰一处废墟的一名61岁的女性幸存者从两层楼夹缝中救出,这也是国际救援队在中国营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129小时

  17日深夜11时零6分,40岁的张小平在位于都江堰市米市坝街附近一处楼房废墟里获救。但遗憾的是,18日凌晨,正处于抢救过程中的张小平因心脏衰竭不幸去世。

  139小时

  18日上午9时15分,救援人员从北川县医院废墟中救出幸存者唐雄。他神志清醒,只有些皮外伤。据悉,他的妻子已于15日下午获救。

  140小时

  来自吉林消防总队的20名搜救队员在北川擂鼓镇成功救出一名82岁的老人。据悉,老人叫刘孝生,患有半身不遂。地震发生后,附近楼房全部倒塌,生还者无几,他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救援,终于在18日上午10点多钟获救。

  145小时

  18日下午3点10分,当驻渝某红军师炮兵团的20名战士出现的都江堰青城后山又一村村民杨志安面前时,已75岁高龄、身患重病的杨志安用微弱的声音说:“解放军,谢谢你们了!”自5月12日下午两点多到昨日下午3点,在被困约145个小时后,75岁的杨大爷终于被成功营救。

  146小时

  18日下午4时左右,救援人员在汶川映秀镇经过8个小时的艰苦营救,成功解救出53岁的被困男子沈培云。经现场诊断,沈培云的生命体征基本正常,目前,沈培云已被送上陆航救援直升机到后方医院治疗。

  150小时

  来自抗灾前线的最新消息,18日20点10分,汶川映秀镇电厂女职工虞锦华在被埋150小时后获救,此次救援时间长达56小时。

  ……

  150小时

  映秀一女职员获救

  奇迹档案1

  挺过150小时

  虞锦华:女

  汶川映秀镇

  救援耗时: 56小时

  在被埋现场实施高位截肢手术后,映秀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于18日20时10分被山东公安消防总队成功救出。自汶川大地震发生至脱险,虞锦华已在废墟中埋了150个小时,救援人员对她的营救也长达56个小时。

  “虞锦华的存活简直是一个奇迹。她被埋在废墟中长达6天多。”在现场指挥的山东消防总队副总队长陆长春说。截至目前,虞锦华是汶川大地震中存活时间最长,也是营救时间最长的一个脱险者。

  16日上午8时,山东公安消防总队在映电公司办公楼废墟里发现了生命迹象,立即在该地段展开了搜救工作。虞锦华被埋在六层水泥板下,里面乱石、水泥柱交错,营救人员很难判断承重部位。“万一出错,一个乱石落下,她的生命就会出现风险。”山东消防总队青岛支队参谋长陈爱新说。

  为了保证虞锦华的生命,营救人员采用的方案是从废墟上方打探洞。压在虞锦华上方的水泥板被逐层打穿。探洞打到5米深处,营救人员已经能和她直接对话。但虞锦华下肢也已被水泥板挤压坏死,奄奄一息,同时,她被一具遇难者的遗体挡住,拖出遗体导致的尸水漏泄可能危及虞锦华的生命。营救工作再度陷入困境。

  17日23时30分,天空下着雨,陆长春在营救现场召集营救负责人、医护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扩大探洞,挖出挡在前方的遗体,对虞锦华进行现场截肢手术的方案。

  18日18时,挡在虞锦华上方的遇难者尸体终于被完整挖出。医护人员进入探洞对她进行了现场截肢手术。

  据介绍,探洞底部只有1平方米,来自广东的医护人员就在那里对虞锦华进行了高位截肢手术。由于探洞极其狭窄,对虞锦华的手术进行了近2个小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受困150小时的虞锦华被营救人员抬出探洞后,救援人员又在废墟下的开阔地围成一圈,医疗人员对她进行了急救处理,尔后被送往第三军医大学在映秀设立的医疗点。

  截至目前,山东公安消防总队已在映秀废墟中救出8名存活者。这些生还者均在地下被埋超过72小时。

  新华社记者 蔡国兆 李柯勇

  146小时

  映秀被困男子获救

  奇迹档案2

  挺过146小时

  沈培云:男,53岁

  汶川映秀镇

  救援耗时: 8小时

  昨日下午,距离地震发生过去了近146个小时,当更多人对被埋在废墟底下的亲人的生死感到绝望时,从汶川映秀镇传来了惊人消息:救援人员经过8个小时的激战,53岁的稽征人员沈培云被成功救出,他完全清醒,身上没有发现有较重的伤处。随后,沈培云被紧急送往成都军区总医院进行抢救,医生诊断后称其生命体征非常正常,活下来的希望很大。

  欣喜 坍塌废墟传出呼救

  前日中午,在映秀镇水电厂垮塌的宿舍下,沈培云已记不得被埋多久了。此时他的心理防线正在慢慢崩溃,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你还在吗?”沈培云听见有人在呼唤一个同事,“救命!救命!”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这两个字,生存的希望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再次大声呼救。

  没过多久,沈培云听见了一阵纷乱的脚步声,声音也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你还好吗?我们马上来救你,呆在原地不要动!”这句话他听得十分仔细。他看到了生存的希望,高兴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很久才从嘴里蹦出一个“好”字。紧接着,他听见头上传来乒乒乓乓挖掘的响声,他躺在黑暗的废墟里一动不动,脑子里开始想象见到阳光。

  奇迹 被埋6天多成功获救

  “他被埋在最下面,救援难度相当大。”沈培云被发现后,几十名救援官兵赶来进行救援,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的杨战宇和其他医生一起赶来实施医疗救援。他告诉记者,现场垮塌的楼房有七层,楼层大部分都已坍塌,沈培云被埋在了最下面。

  随后,救援人员在向下掘进约4米时,沈培云的身体露了出来,这时全场人都沸腾了!救援人员双手加快了速度,一块块水泥块被掏了出来,沈培云被成功救了出来。

  昨日下午4时,沈培云被直升机直接送往了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抢救。据医生介绍,因长时间被埋,沈培云严重脱水,体力消耗也非常大,身体非常虚弱。但身上并没有严重外伤,从目前情况看,其生命体征一切正常,生还的希望很大。

  据《华西都市报》

  沈培云被紧急送往医院急救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140小时

  北川82岁老人获救

  奇迹档案3

  挺过140小时

  刘孝生:男,82岁

  北川擂鼓镇

  生存状态: 昏迷

  北川,擂鼓镇。地震发生140小时后,一位82岁老人终于获救。

  记者18日从吉林省消防总队获悉,18日8时,20名搜救队员在吉林省消防总队副总队长杜守良的带领下,赶赴北川县擂鼓镇进行生命搜救。

  据吉林省消防总队封锡彬介绍,搜救队接到指令后,开始对坍塌房屋进行拉网式搜索。10时40分,搜救队员搜索至该镇一小巷处。此时小巷内楼房几乎全部倒塌,只有小巷深处尚存一处危楼。就在此时,搜救队员韦友隐约听到一楼屋角处有声响,他立即赶了过去。

  “在屋角处我惊奇地发现一张床上竟然躺着一位老人。”据韦友描述,老人身上已被蚊帐遮住了大半身,不仔细搜索根本看不出床上有人。

  听到有人员生还的消息,杜守良立即赶到查看。此时的老人尚有微弱的呼吸,但言语不清,已处于昏迷状态。杜守良立即给老人喂水,并组织搜救队员用担架将其抬到了当地医疗站,经医护人员的救治,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经询问,老人叫刘孝生,今年82岁,患有半身不遂。地震发生后,附近楼房全部倒塌,生还者无几,他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救援,终于在坚持140小时后获救。综合

  18日,地震灾区的救援行动仍在继续,一名受困者亲属在绵竹市汉旺镇搜救现场守候,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139小时

  33岁外科医生顽强生还

  奇迹档案4

  挺过139小时

  唐雄:男,33岁

  北川县城

  救援耗时:25小时

  唐雄在医院接受治疗。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唐雄的妻子,她被困3天救出后立即投入救灾中。

  这不仅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爱的力量,支撑着一对患难夫妻超越废墟下的死亡,直至迎来获救的曙光。

  5月18日9时10分,北川重灾区医生唐雄与死神搏斗139个小时后被成功救出,他和妻子被同一个战士成功救出,钢筋混凝土下夫妻俩通过悄悄话鼓劲,废墟之上消防官兵在余震中冒死相救,大喜大悲中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地震废墟成为囚禁我们的爱的监牢”

  12日,北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大夫谢守菊休班,2时28分正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午睡的她仍然睡眼蒙眬,丈夫唐雄推开门正准备去上班。“小乖,地震!” 唐雄看到门外的大楼开始摇晃,赶紧喊妻子,他回头望了一眼妻子。谢守菊滚下来便钻到沙发底下,随即砖头瓦片把夫妻俩阻断。

  “哥哥,你在哪里?” 谢守菊在沙发下把自己保护得很好。“小乖,我没多大事。”她听到丈夫微弱的声音。两个人喊着对方的昵称不断鼓劲,谢守菊更是鼓励丈夫坚持住:“党和政府一定会救我们的,我们一定能活着出去!”

  谢守菊尚且可以看到微弱的光线,能分辨出白天和黑夜。她提醒相隔两米远的丈夫,白天再求救,晚上就养足体力。

  坚持了一天,谢守菊实在想吃东西了,她从沙发底下伸出手臂,从旁边的茶几上够到了平时最爱吃的零食豆腐干,大概手指长的一小袋豆腐干,她实在舍不得多吃,每次只咬一小口,她知道丈夫那里什么也吃不到,告诉他如果自己出去就会回来再救他。

  又熬过去一天,她感觉喉咙开始烧着了,于是又使劲够到了茶几上的一个小杯子准备接点小便……

  “下面有人么?”15日7时,谢守菊听到她头顶上有战士们断断续续的搜救信号。她使出浑身的力气喊:“有人!”海南消防总队的战士们听到求救信号后,赶紧展开搜救,夫妻俩在钢筋混凝土中被求救的信号振奋着!12时35分,谢守菊被成功救出,幸运的她只是略微受了一些皮外伤。可是,无论她怎样呼喊“哥哥”,没有听到任何回音。

  把她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战士余德英劝她,也许你老公是因为你获救太高兴了,稍作休息一下吧,这样也好节省体力。

  “冷硬的废墟挡不住我们执著的爱”

  死里逃生之后,谢守菊没有着急去救丈夫,因为当时那个地带十分危险,余震很多,救助器械也很难弄上来,她也完全相信医生出身的老公肯定会有自救的办法,她便毫不犹豫地去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给伤员包扎、换药,她也多次回到丈夫那里呼喊“哥哥”。

  17日8时,她趴在废墟上继续喊“哥哥”。“小乖……”她听到了从底下传出的声音,喜极而泣的她立即找部队救她的爱人。而恰巧这时海南消防总队又经过此处进行搜救,她认出了救她的余德英。“我老公还活着,你们快救他。”一场生死营救再次展开。

  调集兵力、搬运切割器材、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他很懂得自救。”余德英说,唐雄在废墟下并不急躁,非常配合救援人员。当救援人员通过细缝往下扔小石块确定他头部的位置时,他说:“距离我大概20厘米远。”搜救工作进行到17日夜间,开始下小雨。

  18日1时许,地面摇晃得厉害,又地震了!守候在一旁的谢守菊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她担心刚刚有一线希望的丈夫,也担心救援人员的安全,幸亏没有出事。3时许,救援人员看到了唐雄的后背和头部,又挖掘3米深的洞,距离唐雄2米远,通过细管把水喂给了他。

  爱的延续:生命接力棒传到医院

  9时10分,被困139个小时的唐雄被成功救出。“我要入党,还要生个孩子。”唐雄出来后表达了他的两个愿望。“当时看上去他很憔悴,但是没有多大伤。”余德英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唐雄被迅速送到绵阳中心医院,10时50分,唐雄被呼啸的120急救车送到绵阳市中心医院。

  呼吸困难,重度挤压伤,血钾急高,肺功能衰弱,软组织坏死——六天六夜在黑暗里的煎熬使唐雄整个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已到了极限。医生马上对他进行紧急处理,除去身上所有衣物,全身消毒,补液。

  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东介绍,现在唐雄还没有脱离危险,未来两天我们还在跟死神争夺唐雄。一点点的细菌都有可能将他击垮,死神随时再次将这个微弱的生命推向死亡边缘。

  “我们会尽一切力量抢救他,生命的接力棒传到医院,我们一定要把这一棒接住,让这个生命继续下去。”

  医院根据唐雄的身体情况,特设了一个无菌ICU病房。

  16时30分,谢守菊终于又见到了丈夫。她看不到丈夫的脸,因为怕强光刺激,医生一直用布蒙着他的眼睛。她扑到丈夫的床前,用她那无限温柔的声音,重复着那六天来已经重复了几百遍的话——坚持,坚持下去。她告诉丈夫最好的医生在给他治疗,武警总队的领导,海南救援队——都来慰问他。

  听到爱妻的声音,唐雄动了动手指。也许是想握握妻子的手,因为害怕细菌感染,守菊没有去握丈夫的手。

  经过几个小时补液和休息,唐雄的体力稍稍恢复了一些。他动动头,轻轻地哼哼,这是现在的唐雄能给妻子的最大的回应。

  新华社记者 刘大江 张丽娜 余晓洁

  129小时

  他弃腿获救后死亡

  奇迹档案5

  挺过129小时

  张小平:男,46岁

  都江堰五金公司

  救援耗时:17小时

  张小平被救出

  17日,四川都江堰市又一次出现了生命与拯救的奇迹,一个名叫张小平的男子在被困129小时后,在救援人员的全力营救下,接受了截肢手术后脱险。这一场拯救,整整持续了17小时。

  然而,就在大家都为他庆幸时,张小平在被救出2小时后,终因心脏衰竭于18日1时6分不幸去世。

  在都江堰市五金公司家属区的废墟深处,救援人员经过不断的探测,发现了一名男性幸存者。他是都江堰抗灾总指挥部已经接到的报警信息当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幸存者。废墟的空间极其狭小,救援人员只能够看到被困者的一只手臂。这名幸存男子神志清醒,他告诉救援人员他叫张小平,46岁,一直躺在妻子的尸体上一百多个小时。

  经过消防人员一个多小时的努力,部分墙体破拆之后,救援人员已经可以看见张小平的半个身子了。10时40分,突然发生一次余震,营救工作面临更大的危险和难度。

  救援还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剪断栅栏的钢筋,一部分人用电锯清理外部障碍,同时又要保证不伤害到受困者。很快,救援人员锯开一根粗大的圆木桩递进废墟中,试图支撑起压在张小平身上的楼板。

  现场拉起了警界线,所有人员都退到这条线之外,参与营救的官兵们齐声喊:“一、二、三,起!”救援人员不断进出忙碌,还在向废墟内递送腰带。然而,不管救援人员如何努力,第一套方案还是失败了,张小平不得不接受截肢。

  19时44分,张小平被困的房子的对面停有一辆消防车,亮起了4盏灯。救援人员把发电机也搬到现场,通过发电机来解决照明问题。医务人员各就各位,开始手术。

  23时06分,接受了截肢手术的张小平被成功解救了出来。

  据《广州日报》

  125小时

  北川社保局长获救

  奇迹档案6

  挺过125小时

  熊吉才:男,42岁

  北川县城

  生存状态: 虚弱

  一个小女孩的眼泪,救了他的爸爸。当然,没有牛跃光大校的果决、救援人员的奋不顾身,也就没有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熊吉才的女儿焦急等待

  5月17日,晚上7:30,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中,救援人员成功解救出一名男子。此时,距离地震时间已过去整整125小时,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仅有些虚弱。他是北川社保局的局长熊吉才,42岁。

  奇迹的是,他的身上除了头部有轻微擦痕外,没有任何伤痕。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时,熊吉才在家午休,他在一栋三层楼的一楼,楼倒塌后,他被完全埋在里面。

  5月16日下午,救援人员发现了他,在搬离了最上层的废墟后,在二楼的楼板下,听到了熊吉才的微弱呼叫,因上层废墟硕大的预制板和混凝土板互相交错,北川的道路时断时续,重型机械不够用,一时营救不出来,救援人员从上面掏了一个小洞,用一根小塑料管插进去,熊吉才在得到了光线和水之后,精神大振,才一直挺到最后获救的一刻。

  女儿的眼泪让父亲获救

  自发现熊吉才还活着,他的女儿熊枭就一直在自家的废墟前,坐在一张木凳上陪伴着父亲,一个整天她的眼睛都在盯着父亲存活的方向,默默地流着眼泪。

  有好几次她都欲攀上废墟去跟父亲说话,救援人员都觉得太危险,不忍心但还是阻止了她。

  熊枭是绵阳外国语学校初二的学生,地震当天,她的学校受灾情况不严重,在安顿好自己后,才知道她家所在的北川县城是此次地震中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从这一刻开始,她就一直担心起她的父母,她心急如焚,立即赶到九洲体育馆,在被疏散到绵阳的灾民中仔细地寻找着父母。每每遇到北川逃出的乡亲她都询问,得到的回答往往模棱两可,有说在任家坪(安县到北川之间的一个地方)好像看到过他们,有说还在北川组织群众转移,千奇百怪的答案,让她的心更悬了。

  为了证实父母的生死,熊枭在进北川的公路抢通之后,再危险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在绵阳舅舅的陪同下,于16日上午回到一片残垣断壁的县城。她在找遍了县城所有的街道小巷之后,伤心地回到了自家的废墟前,来回地徘徊。救援人员开始探测她家的废墟,在她身边来来往往,都善意地劝她离开这个危险之地。小熊枭流着眼泪拒绝了,说:“我的爸爸妈妈在这里面。我觉得他们还活着。”在场的救援人员无不动容。

  16日下午,奇迹出现了,生命探测仪探出废墟中有活的生命,小熊枭非常紧张,在接下来的试探中,里面一个微弱的声音传出来:我是熊吉才。女儿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爸爸有救了。

  但是,接下来,因重型工程机械未到,救援人员一时无法施救,所幸成功将水用小塑料管送了进去。熊吉才的情况有所好转。

  到了17日下午2点,一个叔叔告诉熊枭,救援工程车正在驶来,不用担心。熊枭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然而到了下午4点,情况急转直下,熊枭听到了一个噩耗:接上级命令,因有重大险情变化,县城的部队和人员紧急全部撤出北川县城。

  由于北川背后的几座大山在地震中剧烈滑坡,堵塞了河道,导致北川背后形成了悬湖,而山后连日暴雨,水位飞涨,卫星监测,极有可能崩溃,北川也可能会被淹没,政府经慎重评估和考虑,决定立即实施大撤离。

  战士们开始组织群众撤出。救援人员也难过地奉命离开了营救熊吉才的现场,看着一拨拨紧急撤离的人群,小熊枭大哭起来,一位佩戴大校军衔的叔叔来牵她的手准备带离,熊枭痛哭着不肯离去,她抽泣着说:“叔叔,我的爸爸还在里面,他真的活着,呜呜。救救他吧。”

  这位叔叔就是在此负责北川抢险工程的总指挥,牛跃光,来自千里驰援汶川灾区的济南军区某部。小女孩的哭求让他深深震撼。他决定大部队继续撤离,亲自带领一个抢救小分队留下来,调来工程车,开始紧张营救工作,并向总指挥部请求随时通报悬湖情况。

  17日晚7时30分,熊吉才成功获救,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之后,记者同大家一起最后一批,撤离了这个灾难深重的小城。综合

  时评

  这一刻,

  生命奇迹

  见证“决不放弃”

  强忍住泪水,不让它刺痛周围守候亲人消息的同胞的心;无所谓苦和累,只怕废墟下任何一个生命错过生还的机会。尽管已经过去了140多个小时,但这一刻,我们的心愿依然是:多挖几分钟,多救一个人。

  当昔日美丽家园,顷刻间变成瓦砾,无数同胞的安危,召唤我们火速奔向灾区。千山万水,挡不住我们疾进的脚步;血脉相连,激励我们一往无前。

  6个昼夜不眠不休,我们感到了疲倦;瓦砾废墟的磕碰,我们也有伤痛。但废墟下越来越微弱的呼救声,守候亲人消息的同胞几近绝望的神情,催促我们快一点、再快一点,时间就是生命!哪怕丝毫的懈怠,都是对紧要关头神圣使命的亵渎!

  连日来的抢救,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获救让我们惊喜,一个个忘我牺牲的形象令人震撼。废墟下舍命保护孩子的师长,社区里舍小家顾大家的干部,瓦砾中十指作镐挖掘不止的战友……太多的人感动得我们一次次泪流满面,热血沸腾。于是,我们只能奋不顾身地冲向废墟,去搜救一息尚存的生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们依然坚信会有奇迹。72小时的“黄金时间”已过,生命的接力还在分秒必争;96小时的“生还时间”已过,一个个奇迹却还在发生;100个小时过去,我们仍在从废墟中救出生命。18日傍晚传来最新消息,汶川县映秀镇一居民在废墟下坚持了146个小时后得救。我们更加坚信:坚持就有希望、坚持就是胜利!

  每挽救一个生命,我们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10多个小时、20多个小时、40多个小时,数十人、数百人与废墟中的钢筋水泥、砖石滚木搏斗,与死神抗争,哪怕双手鲜血淋漓、肩头皮开肉绽。我们知道,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又岂能以投入多少来衡量?!

  第一时间驰援灾区,第一个到达核心震区,第一个救出废墟下的生命……不是为了争功,而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解放军来了,我们就不怕了!”人民的信赖鼓舞我们决不放弃。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子弟。

  新华社记者 万一

  18日,绵竹市汉旺镇,消防战士搜救失踪的一位老人。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