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川大地震·直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孤岛”灾民争着让出逃离机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孤岛”灾民争着让出逃离机会
  如果人类有对翅膀该有多好!当崇山峻岭将灾民牢牢围困,空中突围成为唯一的生命通道,12日强震以来,救援工作大量通过部队直升机进行。18日,南空某搜救团启动成都到重灾区清平乡的航线,给大量被困灾民送去一对有力的“翅膀”!快报记者作为一名志愿者,登上飞往清平乡的直升机,参与并全程直击这场生死时速的空中大救援。

  抓紧时间撤离

  老弱病残先上

  到了救助点,一切都会好的

  小妹妹,别怕

  “英雄机组”

  上午9点多,记者赶到成都太平寺机场时,停机坪上已一字儿排开5架直升机,舱内装满了帐篷、药品、食品和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南空某搜救团的成员们正随时待命。

  几天来,这里飞机起降的频繁程度前所未有。自13日至17日,南空某搜救团这5架直升机执行的任务已达46架次。昨天,执行成都飞往清平乡救援任务的机组由6名成员组成:机长是搜救团副参谋长、空军特级飞行员李钢,另外5位是领航员吴建颖,飞行员戴军、韩继东,机械师丁维佳、魏明。这个机组于17日下午5点多,从重灾区映秀镇将在废墟里埋了12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蒋宇航送到成都急救。

  为最急的任务让路

  9:43,前往北川的直升机首先接到命令:立刻起飞。螺旋桨激起一片巨大的气浪,飞机向着成都东北方向的北川出发了……搜救团成员告诉记者,重灾区北川是他们飞行较多的地区之一。然而,10点左右,这架直升机却返航了!搜救团成员说,因为接到了新的救援任务,他们必须立即返航,“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或者是有更紧急的任务,或者要为执行更紧急任务的其他飞机让行。”

  那么,前往清平的飞机究竟什么时候飞呢?记者不免有些性急。搜救团成员说:“执行搜救任务,一定要有三个素质:第一要经得住晒,特别是夏天;第二要经得住吹,包括平时的风以及螺旋桨盘起的大风;第三要耐心等,这样才能确保任务来了立即执行。”

  11:38,机长李刚命令:各就各位,准备起飞。机组成员立刻以冲刺的速度登上飞机。本以为马上就要飞了,没想到再一次听到指令,新情况发生,下机继续待命。

  到了12:15,又传来消息,清平乡由于山体滑坡严重,所在地通信不畅,还要继续等待。

  12点半已经过了,搜救团成员继续在停机坪上待命。

  13:15,新的指令来了:准备起飞!

  穿山越谷的飞行

  13:25,我们的直升机缓缓驶离太平寺机场,向清平乡前进!

  起飞后,记者俯瞰窗外,川西平原如此肥沃美丽,这里真的曾经发生过强震吗?目的地越来越近,记者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飞机进入绵竹上空,成片成片的废墟开始闯入眼帘,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下是那么的刺眼,让人心碎。

  “进山了,保持平衡,不要乱动。”大家立刻调整好了位置。

  窗外突然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景象,满眼都是黛绿的山,高低起伏,而且山体离我们越来越近,飞机就在峡谷中穿行。“这条航线的飞行难度非常大,此前没有现成的航线和坐标,而且我们从南京过来对地势并不是很熟,这全凭经验和技术。”机组人员说。

  记者看到,在错综复杂的山势中,强震产生的泥石流裹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向下翻滚,而山腰或山谷的乡镇,民房、厂房和高楼几乎无一完好,有的已经彻底损毁,有的摇摇欲坠。

  “让老弱病残和孩子先走”

  14:00,我们到了!飞机还没有降落,记者已经看到山脚下一块空旷的广场上,聚集着很多灾民,他们顶住直升机巨大的气浪,仰头看着我们。尽管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

  从12日强震后到昨日,他们已经在这里整整等待了6天!当生的希望终于出现在眼前,该是怎样一种迫切?

  飞机停稳后,我看到人群显然开始躁动起来,突然我明白了:大家都想挤上飞机!这一刻,能上飞机就意味着终于有了一对翅膀飞离这里所有的恐怖和不幸。

  然而,直升机一次可以救援的人数有限,怎么办?机组果断决定:先救伤员和老弱病残!这意味着要有很大一批人暂时还是要留在这里。

  一度拥挤的人群突然缓缓散开了,灾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默地争先将伤病员和老人、孩子让到前面,自己排到后面去。

  很快,第一批需要送走的伤病员和老人、孩子已经被灾民们“推选”了出来。而与此同时,卸载物资的工作在飞快地进行。一队在此执行救援任务的空降兵身着迷彩服,迅速排成整齐的两排,你传我、我传你,将机场内的物资全部卸载完毕。

  这边刚一结束,12位伤病员和老人、孩子便在战士们搀扶下向直升机奔来,他们有的脚步踉跄,有的只能坐在手推车里。见此情景,机组成员飞跑上前,有的将伤员和老人背了过来,有的将孩子抱在了手上一路小跑……按规定,空军飞行员不允许接触伤病员,也没有任务要下机帮忙的,然而此刻,他们似乎更像是一位普通人,“帮助他人”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我再回去救一批!”

  在12名伤员和老人、孩子中,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才8岁。家破人亡的悲伤写满他们的脸,每个人都还带着泪痕,但是每个人都将最大的敬意献给机组成员:谢谢你们!此刻,机组成员们又忙碌开了,我和他们一起,给灾民们送矿泉水和食品,给他们安慰,“到了救助点,一切都会好的。”

  10多分钟后,飞机降落在玉泉镇直升飞机空降点。这里有几十辆120救护车在待命。机舱门刚一打开,记者看到早已站成一排的医护人员抬着担架,齐声喊着“冲啊”,飞跑过来接应……

  背、驮、抬、搀,同样是冲刺的速度,12位灾民被迅速分散到救护车、大巴车上,他们将分别被送往绵竹的救助站和医疗点。

  本以为完成任务的机长李钢可以轻松返航了,谁知他坚定地抛下一句:“燃油还够,我再回去一趟,再救一批人过来!”话音未落,他又匆匆登上了飞机……

  近30分钟后,他的飞机再次出现在天际,这一次,李钢和他的机组把23名伤员和老人、孩子带回了救助地。

  “回去加油,然后接着飞!”李钢仍然是那么坚定。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空军报记者 伍轶

  发自绵竹灾区

  重灾区清平乡

  救援航线

  被打通

  18日,直升机“哒哒哒”的螺旋桨声响彻寂静山谷,给望眼欲穿的灾民送来多少希望!南空某搜救团打通了成都通往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的航线,开始用直升机向外运送伤病员和滞留灾民。快报特派记者作为一名志愿者,登上了该搜救队首架飞往清平的直升机。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清平乡地处深山,汉旺镇是通往这里的唯一道路,由于强震导致山体滑坡,这条道路已经完全被阻断。里面的灾民要想出来,只能翻山越岭徒步走。然而,余震不断、山石不断往下滚落,即便是装备齐全、训练有素的部队,走到清平乡都要七八个小时,更不用说刚刚遭受强震的灾民了。据一些成功逃生的幸运者说,一些想逃出来的人在翻山时,有的当场被滚石砸死,还有众多车辆被埋在乱石堆中。

  此前,空降兵部队已通过空投方式为被困灾民送去药品、食物和饮用水。一些救援战士冒着危险沿着河床走进了山里抢救了一批伤病员。南空某部搜救团直升机在5月17日也曾启动成都通往清平乡的航线,然而当天天气状况不好,云层过低,能见度很差,在飞行了一段航程后接到指令不得不返航。昨天13点25分左右,搜救团从成都太平寺机场再次起飞前往清平乡。天气状况较前一天明显好转,但地形复杂依旧。副参谋长、空军特级飞行员李钢带领机组人员成功完成救援任务,向灾民输送了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并且援救出35位伤病的老人、孩子,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8岁。

  据了解,清平乡尽管位于深山,但辖区内却不乏工矿企业,清平磷矿、德阳市伐木厂、华丰磷矿等多家单位的职工和家属共有七八千人,同时辖区内还有楠木沟、白果林等景区,被困的游客和工作人员起初至少有2万人。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被困人员逐渐减少,但大规模救援工作目前仍然面临较大困难。特别是汉旺至清平乡境内由于山体垮塌严重,当地官员称重建公路近两年难以实现。

  成都太平寺到清平的救援航线启动后,将有效加快推进救援速度。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空军报记者 伍轶

  发自绵竹灾区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