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四川大地震·连线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孩子,让我们做你的“南京妈妈”!
· 孩子,让我们做你的“南京妈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1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孩子,让我们做你的“南京妈妈”!
快报读者希望领养地震灾区孤儿
链接

连线专家

抗灾日记(一)

  “小欣宜别害怕,没了爸爸妈妈,没了一条腿,你都要坚强活着!我来做你的南京妈妈!”昨天,许许多多南京市民打进快报热线,汶川灾区孩子们的坚强感动着他们,孩子们的泪水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人止不住地潸然泪下。他们希望把灾区的孤儿领回自己南京的家,他们都希望能做孩子们的南京妈妈!

  85个聋儿的“妈妈”:

  我来做小欣宜的妈妈

  “听说小欣宜失去了爸爸妈妈,还失去了一条腿,我的心阵阵抽痛!真想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一位读者昨天在快报热线中阵阵抽泣,她是南京华澳语言培训中心负责人陈卉,她也是85个聋儿的“妈妈”。

  陈卉告诉记者,她在快报上看到关于汶川孤儿小欣宜的报道,看到孩子的父母为了保护她失去了生命,一直很关注,“今天我又看到孩子失去了一条腿,一想到她这么小以后都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蹦蹦跳跳,我实在忍不住哭了!”

  陈卉自己的女儿曾经被诊断先天性重度耳聋,在对女儿的康复训练中,陈卉筹办了一个聋儿语言培训学校,如今她已经是85名聋儿的“妈妈”。陈卉说,“小欣宜的父母不在了,以后就让我来疼爱她。虽然她失去了一条腿,但是我不介意,而且我有抚养教育残疾孩子的经验,因为我自己的女儿也曾‘经历过残疾’,但是我让她走出了悲伤,现在完全康复了。今后我的工作,就是帮助更多的残疾孩子,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相信我可以为小欣宜带来幸福!”

  鼓楼医院5位医护人员:

  我们愿意共同认养孤儿

  45岁的金女士是鼓楼医院镇痛科的医生,昨天她向快报表示,他们科室想共同认养一名汶川灾区的孤儿。金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有好多同事现在已经赶赴到灾区第一线去抢救伤员,他们科室里就有一位,“一次他发短信回来说,他那里实在太忙了,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昨天一天他就吃了一袋方便面,还是干啃的!他说他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喝上一碗稀饭!”

  听了前线同事的消息,镇痛科里几位医护人员的话题也一直围绕在灾区上,尤其是灾区的孤儿更是牵动着他们的心。于是金女士提议是否可以收养一个孤儿,一开始金女士想自己收养,但同事们考虑她前两年才生过重病,自己身体并不好,因此大家讨论以后决定共同认养一个孤儿。“我们自己就是医生,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流的医护条件,而且我们的收入还可以,孩子教育、生活不成问题,我们肯定能让孩子过上快乐的生活。”

  市民李女士:

  女儿看见电视上的孤儿哭了

  “真是太可怜了!这些孩子已经经历了一次灾难,再也不能让他们受苦了!”市民李红梅打进快报热线,“这两天,我们一家每天晚上都盯着电视看关于四川地震的消息,我女儿每次看到灾区的那些孩子都会伤心地哭!”

  李红梅告诉记者,她已经有两个女儿,大女儿20岁了,小女儿19岁。他们目前经营一家小公司,经济条件比较好。因此他们非常愿意领养一个灾区的孤儿。“我们只是想重新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我的两个女儿也会很喜欢他的!会好好爱护他的!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我还要让他重新回到四川去!建设家园!”

  快报记者 都怡文 项凤华

  实习生 柏瑶瑶

  妻子是护士,丈夫是消防队员

  南京夫妻绵阳灾区电话中意外相逢

  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绵阳404医院ICU,一位来自江苏的医疗救护队员格外引人注目:紧急处置危重病人果断麻利,护理治疗训练有素。她就是来自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的护士长贺丽君。令人感动的是不仅她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医疗队员来到灾区救护,而且她的爱人张爱勇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作为江苏省武警消防总队救援队成员也来到了四川。这样的情况不仅是江苏救援队的唯一,同时也是目前卫生部派出的医疗队中的唯一特例。

  夫妻俩在灾区意外“相逢”

  “贺丽君吗?四川地震,医院决定派你前往支援,9点出发!”5月13日清晨7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护士长贺丽君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

  “好!没问题!”顾不上和家人多交待什么,顾不上再看一眼睡梦中4岁的女儿悠悠,便把她托付给年迈的双亲,贺丽君带着简单的行李,匆匆赶到了医院,飞赴四川……

  从5月13日深夜起,贺丽君就开始在绵阳404医院开展救护工作,5月16日是贺丽君在四川绵阳安县的第4天了,她先后在绵阳404医院急诊、ICU工作,在灾区缺水缺药、条件简陋,还随时发生余震的恶劣环境下,连续奋战着。

  5月15日下午1点左右,贺丽君接到了爱人张爱勇的一个电话,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错,我就在绵阳,是跟着江苏省第三批消防应急救援队来的,但是马上就要去北川。”早晨就出发的他,为了怕贺丽君担心,直到到了绵阳才给妻子打电话。虽然电话只有短短的2分钟,贺丽君说:“我们算在绵阳抗灾一线‘见着面’了”。

  最难过是看到灾民失去亲人

  5月16日下午5点多钟,记者连线到了贺丽君,在灾区工作的这几天,她最强烈的震撼就是目睹灾民失去亲人。

  她告诉记者,5月15日中午,4岁女孩明明被送到医院,孩子肋部和腿部骨折,后来打听才知道,是从北川送来的。地震发生时,她所在的幼儿园房子在瞬间坍塌,经过抢救,明明脱离了危险,却和自己的父母失去了联系。

  “爸爸、妈妈”,孩子越哭越伤心,“我抱起她,希望可以让她平静下来,可她一边含糊地喊着父母的名字一边号啕大哭”。看着她无助的眼泪,每个在场的护士都哭了。那一刻,贺丽君说,我想起远在南京的女儿,今年她也是4岁。

  还有遭截肢的学生、被挤压胎死腹中的孕妇……这一幕幕都让她感到揪心和难受。

  中大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翠荣介绍说,贺丽君是一个话不多却踏实稳重的人,工作十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病人眼中的她是一个和蔼温柔的护士,同事眼中的她是个随和优秀的好搭档,领导眼中的她是个称职的好员工。2007年,年仅28岁的她就担任了ICU护士长,在省市多次竞赛中获奖。通讯员 程守勤

  快报记者 安莹

  专家流泪做完

  右腿截肢手术

  总理让路的小孩追踪

  专家流泪做完

  右腿截肢手术

  3岁的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40个小时后获救。急救路途中,人们让开一条路,其中还有在灾区视察的温总理。昨天凌晨,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顾民处长在看完小欣宜的病情后,含泪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记者,他写道:“小欣宜越是乖巧,我们越是心疼。”

  我们噙着泪,动作轻柔

  顾民在邮件中说:“每一个参加抢救小欣宜生命的人都是噙着泪在工作,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的轻柔,生怕再给这如此脆弱的生命增添伤害,生怕再增加这个不幸孤儿的哪怕一点点痛苦。我们每一个人都试图用自己的爱为小欣宜支撑一片再没有委屈的天空。”

  痛苦的艰难手术

  参与抢救的骨科蔡卫华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由于在废墟下时间过长,送到医院时,小欣宜发生肺部感染,很快便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困难,随时有窒息的危险。医疗队员在第一时间为她吸痰,并将气管切开,上呼吸机,避免了死亡的危险。送来的时候,小欣宜右大腿1/3已经全部坏死,必须截肢才能保住生命。这是一次艰难的手术,手术开始时,所有人都拼命忍着,不让眼泪流下,但当右腿永远从小欣宜身体分离后,我们再也忍不住了。”

  顾民告诉记者,小欣宜现在情况不错,生命体征稳定。现在她精神挺好,可以正常吃饭,看到医生也喊着“叔叔、阿姨”。看着这么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每个医生都不忍心把父母已逝的消息告诉她。

  通讯员 张群

  快报记者 刘峻

  “找一个支点,就能多救一人”

  灾区的江苏地震专家

  “找一个支点,就能多救一人”

  江苏地震救援队已经奔赴灾区4天了,队中的8名地震专家,联络都异常困难。整整3天记者都没能打通地震专家的电话。昨天晚上8点,几经辗转,记者终于拨通了在北川进行救援的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的电话。他正在现场救一名被埋在地下已经100多个小时的大学生。“现在距离救援的黄金时间已经越来越远,救人也越来越艰难,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张振亚说。

  “这堵墙我看能拆”

  “现在我们正在救一名被困在北川交通局楼里的大学生,他已经被困在地下整整100个小时了,救援工作也进行了30多个小时。现在已经能看到这名大学生的腿了……”电话那头的张振亚,口气显得十分焦急。

  张振亚告诉记者,找到这名大学生时,他仍然保持着地震发生前的姿势,端坐在办公桌前。但是两条腿被死死地卡住,动弹不得。这名大学生的腿被一根粗粗的大梁压着,大梁的那头有一堵墙,必须拆了墙之后才能移开大梁。这堵墙拆了之后房屋会不会倒塌?大伙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我们在观察了房屋的内部构造之后,认定拆墙之后不会产生连锁反应,于是我们肯定地说:‘这堵墙我看能拆’。” 张振亚说。墙拆完之后,这名大学生的腿已经露了出来,消防官兵也能清楚地看到大梁两边的环境。

  “让我找一个支点,就能多救一个人”

  在救援现场,有一个女孩被困在废墟里,周围全是坍塌的钢筋混凝土,救援空间十分狭小,随着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划过,被困的女孩已经是奄奄一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现场的救援人员只能选择截肢。这时候一名地震专家出现了,他看了看地形和房屋结构说,“让我找一个支点,能不截肢就不截肢。”果然这名地震专家找到了一个支点,支撑起了已经坍塌一半的房屋。最后这名女孩顺利地被救出来,免去了截肢的痛苦。

  “在救援的过程中,只要我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多救一个人。”张振亚说完这句话后,匆忙挂了电话。快报记者 安莹

  耳边是泥石流呼啸的声音

  灾区一线的江苏医生:

  耳边是泥石流呼啸的声音

  离灾区近些,再近一些,这是江苏医疗救援队全体队员的心声,尽管此时已经过了72小时黄金急救期,但每一个队员都没有放弃。昨天,江苏又派出十余队员到达北川腹地,在废墟旁抢救病人。南京鼓楼医院蒋健告诉记者,尽管黄金抢救期已过,但是我们仍在努力。

  北川:废墟里给伤员截肢

  南京鼓楼医院蒋健以及5位队员,昨天也进入重灾区北川,当天下午的位置是在北川中学到北川县城之间的小山沟里面。昨天早晨,北川中学只挖出来一个活人。当天晚上7点,蒋健及队员已经到达北川县城,他们的任务是给两位仍在废墟中的伤员截肢。

  耳边是泥石流呼啸的声音

  平通镇目前受灾严重,全镇2000多人,死了700多人,无水、无电、无通讯。两天来,省人民医院7名队员,已经救治了近300名伤病员。

  身在平通的省人民医院专家告诉记者,白天队员守在急救点救治病人,晚上则轮流去周围棚户区排查遗漏的病人。山区的居民点很分散,队员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中,耳边还不时传来附近泥石流呼啸而下的声音。已经两天两夜,7位队员没有睡过一分钟。到昨天傍晚时分,救援队基本完成了平通镇所有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    通讯员 宁春 张群

  快报记者 刘峻

  重灾区温度较高,空气有异味

  一位南京疾控医生:

  重灾区温度较高,空气有异味

  从今天起,现代快报将连续刊登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一平的“抗灾日记”,与广大市民一起,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5月15日,作为江苏省首批参加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救援队的一员,我从南京出发,本来应该是下午2:40的飞机,结果因机场物资、人员转运繁忙晚点。飞机到下午5:10才起飞,7:10左右到达成都双流机场。由于机场太过繁忙,等了近4个小时,我们才拿到随行携带托运的防疫药械、药品等。

  快到晚上12:00,我们赶往江苏省救灾指挥部所在地——绵阳。快到绵阳时,沿着公路搭的帐篷开始多起来,绵延不断。凌晨3:00,终于赶到绵阳,入住在指挥部安排的饭店——桃源大酒店。休息了2个多小时,迫切参战的心情使大家在近6点钟就醒了。

  早餐限量供应,每人1碗稀饭2个馒头,再多就没有了。去目的地绵阳市北川县的车辆十分紧缺,经过多方联系,终于联系到当地的一所驾驶学校,他们作为救灾志愿者愿意送我们到北川去。车辆共2辆,1辆客车1辆货车。

  目前到北川的道路虽然是通的,但道路十分难走,路面破坏很严重,一路上走走停停,一点点往前挪。不幸的是,大约1点左右,货车抛锚了,且无法及时修复。只好将货物换到客车上,人员大多改为步行。

  午饭是没法解决了,大家只好用备用的零食、干粮充饥。当地的气候早晚温差比较大,白天最高能到28℃左右,晚上却只有10℃左右,要穿厚衣服。

  到了下午4点多,终于到达北川县的外围,其原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任家坝。

  路上行走的人们已经戴上口罩,一方面是灰尘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环境中也有些异味,看来急需卫生防疫疾控人员开展消杀工作了。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刚刚得到消息,这一夜,我们夜宿麦地。

  南京市疾控中心郑一平口述

  通讯员 范华锋 记者 刘峻整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