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四川大地震·驰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快报随军记者发回救援日记
· 前进!江苏医疗队距北川20公里
· 8名地震专家赴灾区科考
· 南京到成都
3趟列车今停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1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前进!江苏医疗队距北川20公里
一路可见的倒塌房屋让专家揪心;后续医疗队待命随时出发
  昨天,紧急组建的江苏抗震救灾医疗队赶往四川地震灾区。由于情况紧急,南京鼓楼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机场才拿到家里送来的行李;62岁的老医生则主动请缨,要求到救援第一线。昨晚,医疗队已到达距重灾区北川20公里的安县。

  江苏抗震救灾医疗队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赶赴四川

  快报记者 泱波 摄

  凌晨紧急组建医疗队

  昨天凌晨5点40分,江苏省卫生厅接到卫生部的电话,要求向四川地震灾区派遣医疗队。各医疗单位纷纷响应,不到2个小时,报名人数便达近千人。

  江苏医疗队由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南医大二附院的106名医护人员组成,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专家,部分人还参加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救护,具有丰富的地震灾害救护经验。医疗队随身带了5吨急救药品、医疗器械和血液等物资。他们到了灾区后将分成五支医疗队,开展紧急救援。

  江苏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昨晚十点,医疗队已到达四川绵阳,随时可以开展救援工作。卫生厅还组织了由150人组成的7支医疗队、1支疾病防控队,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进入灾区开展后续救援。

  62岁主动请缨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赵翰林主任今年62岁,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我来自普外科,参加过抗洪救灾,经验丰富,救命抢险我得去。”他主动请缨:“年龄和身体都不是问题。”

  南京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胡玉宽在报名时说:“我虽然58岁了,但我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救护,有经验,请一定批准我去。”

  行李只有三件衣服

  医疗队专家的行李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救人要紧,随便从家中收拾几件衣服就过来了。”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的黄亚辉医生收拾行李就花了10分钟。他的行李只有三件衣服,一件外套、两件换洗的内衣。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陈旭峰医生除了简单的行李,还带了一张太太的照片,他说:“如果想念家人,就多看看照片。”

  “我救护过唐山大地震”

  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天明参加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救护。他说,这次救援,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水、粮食、交通都是救护医疗队面临的问题,但这些都不重要,他们现在最想的,就是尽快赶到灾区救援伤者。

  杨天明是成都人。“我在成都长大,父亲、弟弟现在都在那边,早上和他们联系上了,他们都平安。”杨天明说,但还有很多家乡人需要救援,因此接到通知,他立即就出发了。“这次我只能直接去灾区,来不及回家看父亲和弟弟了。”

  通讯员 守勤 张群 倪娜 宁春 快报记者 刘峻 张星

  ■连线医疗队专家

  已接近北川,通讯随时可能中断

  昨天下午三点,江苏派出的紧急救援队专机平安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下了飞机,南京鼓楼医院医疗队队长蒋健教授就一直和记者保持着短信联系。昨天下午5:10,中大医院普外科石欣副主任医师说,江苏医疗队正乘车行驶在从成都前往绵阳的高速公路上,估计可能会派往另一个重灾区——北川。医疗队员乘汽车到绵阳、安县,一路上可见倒塌的房屋,心里非常难受。

  昨晚8点,蒋健教授告诉记者:“江苏的医疗队总共乘坐七辆汽车开赴北川,目前到达距北川20公里处的安县,这里是离北川最近的地区。这一路上,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到处都搭建着防震棚,由于是在公路上,没有下车,暂时还看不到人员的伤亡情况,但是车上的人都被这样严重的灾情震惊了。”他们了解的情况是,昨天已有1万多名伤员转移到成都,但仍有近千人医治无效死亡,因此必须靠前设立救援基地,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蒋健还特别关照记者:“说话尽量简短,因为这里的通讯可能随时中断。”

  从目前情况看,江苏医疗队极有可能在安县就地设立医疗救治中心,展开救援。

  快报记者 刘峻 张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