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表示,今后,北京市对于周边省市的补偿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实。他列数各地对北京的贡献:煤,山西贡献大;电,内蒙古贡献大;粮食、蔬菜,山东、河北、辽宁贡献大;天然气,来自山西。
(5月8日《中新社》)
近些年,“环京津贫困带”渐为世人关注——围绕北京和天津的河北地区,有6个设区市的32个贫困县,3789个贫困村,贫困人口约272.6万。“环京津贫困带”何以形成?关键因素之一即是这些地区为北京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
从受哺到反哺,这是抵达正义的必然之路,这也是走向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不仅北京要反哺周边地区,社会其他方面也需要树立强烈的反哺意识。
比如,近些年公众对名校招生本地化深恶痛绝,以2005年上海市为例。当年度,包括复旦、交大、同济在内的名校,其上海生源超过了各地生源总和。与之相比,北京也不遑多让。这就让人极度纳闷和不平,这些名校是国立大学,不是省立大学、市立大学,换言之,他们不是依恃地方财政,更多是靠举全国之力才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理应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岂能聚本地生源而育之?
比如,户籍改革一直让人“年年望、年年失望,年年失望、年年望”。我们知道,始于1958年的城乡二元制直接造成了农民利益的受损。究其主要原因,正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发展。农民为市民利益、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农村支持城市,城市反哺农村;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既如此,为何不早日进行彻底的户籍改革,剥离户口上的附加功能,实现权利平等?再比如,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城市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农民工的境遇让他们自己满意吗 ?他们的付出与收获对称吗?
由受哺走向反哺,关乎良心,关乎公平,这是道义,也是责任。先一步享受了发展成果的地区和群体应意识到,反哺未有穷期。(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