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从自己的现实经验说起,如何获得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工作激情、如何通过磋商达成合作、如何办好企业,处处充满真知灼见。他也反思自己的成功以及成功之后的迷茫,寻找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上期回放]
上个世纪中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做“他人即地狱”。在一个把竞争强调成唯一价值观的社会中,“他人就是地狱”的情况愈演愈烈。潘石屹主张的观点则是:“他人就是你的福祉。”他坚信一个人的幸福永远要依靠他人的协助才能实现,你可能有一粒幸福的种子,那也得依靠他人的土壤来培育。
潘石屹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友情推荐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爱他人,对他人有益,这是一个基本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你与他人的关系自然会发展成为磋商型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进步,就是磋商跨越固有界限,适用人群日渐扩大,同时也逐渐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行为。无论是公开的社会活动,还是私密的男女关系,里面都有磋商。磋商具有普世价值。
坐下来磋商,第一需要解决的是语言问题。过去,普通话没有被制定并推广,只有统一的书写。不同地方的人,无法面对面交谈,只能靠书写交流。书写不能及时互动,写字的人犹如发表了一个宣言或者通知一样,信息传达往往是单方面的。在口语交流不畅的情况下,会写字的人,自然拥有一种权威,成为垄断信息的权力阶层。古代的科举制度,好像主要考的就是书写能力。中国人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磋商的传统,会不会有这个原因呢?有了普通话以后,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坐在一个桌子跟前开会了。
我坚信这一点,打通语言隔阂是最重要的。只要交流的基本工具(语言)是畅通的,即使陌生人见面,最先想到的都是交流,而不是打一架。陌生人见面,总是从介绍自己、了解对方开始的。打架之前的状态,一般是气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气得说不出话来,交流彻底没可能时,才会动手;反过来也说明了,在一切动手之前,人们总是努力要交流的。但是对交流造成致命伤害的,却是偏见,由此我想起一场最失败的对话。
2005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五,中国企业家论坛在黑龙江的亚布力举行。之所以选在亚布力举行,一半是为了开会,一半是为了滑雪。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很多,会议的议题安排得也非常多,出场的都是企业家中的大腕。最激烈的一场论坛是大会组织的南北企业家对话——说是“对话”,其实更像是一场争辩、争吵、对决。台上台下都情绪激昂,基本上是南方人支持南方的企业家,北方人支持北方的企业家,强调的都是他们的不同、他们的差异,无一例外地把这种差异通过语言和情绪极端放大,却很少有人能够去理智地寻找和分析南北企业家共同的东西。当时我被分配到了北方企业家代表这边,给我安排的对手是南方企业家阿里巴巴的马云。我首先声明我是从西部的甘肃来的,我既不属于北方,也不属于南方,我是西部来的。当时UT斯达康的吴鹰就说:你人在北京,赚北京人的钱,就算是北方企业家了。在这种争辩中,想保持中立和超脱都是不行的。
双方争吵得很厉害,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要国际化,就靠你们南方人倒腾几包打火机就能国际化吗?”会场下面有一位没有抢到话筒的企业家马上高声喊道:“你们北方人从宋朝开始就欺负我们南方人。”我心想,这些都是偏见,特定的场合把这些偏见大大地放大了,这种偏见正是一切不和谐和不团结的根源。
现在有一个词叫“PK”。电视台设定PK的气氛一定是争吵,毫不妥协,只要谁的观点极端、谁的语言有暴力性,谁就会得到更多的选票,得到更多的支持。媒体也跟着掀起一场又一场的PK,不同观点的交锋、对各种问题的讨论统统叫做PK,好像能把真理PK出来。其实PK的场景和氛围,就是激发斗争,各方都想着在PK中取胜,想方设法批倒对方,我想,这样的讨论其实已经违背了磋商的原则。此偏见PK彼偏见,最后成为没有意义的失败的“对话”。
PK鼓励好斗,并把展示偏见当作娱乐,仔细想想,渊源很深。历史学家的研究证明,顺着时间倒数,越往后,人类的社会单元就越小,越分散,从国家联盟、大国家、小国家一直到最小最分散的部落。社会单元最小的时候,对其他人的偏见最深,争斗最多,人们也就最渴望勇武。好斗与勇武,相当古老了。现在大家盼望已久的和平时代来临之后,广泛的磋商也已在各区域、各民族中展开。我们应该立足于实现永久和平的愿望,更为深入细致地消除各种偏见。偏见,哪怕是最微小的,也可能是会毁坏玻璃的裂缝。我们手持和平的玻璃器皿,要小心啊。
两个陌生人见面,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磋商就很频繁地开始了。因为人是很关注自己需求的动物,有需求便产生动机,进而通过双方合作达到目的,这时候磋商就开始了。在磋商的技巧还不完善的时代,磋商者经常不欢而散,甚至爆发剧烈的争斗,鸦片战争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磋商的灾难性后果。
有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磋商不能形成一致同意的结论,大家都很着急。这时候我们要铭记老话,“君子动口不动手”,不要着急,慢慢来。如果磋商的议题不能统一,我们就反思磋商的技巧;如果磋商的技巧也无法研讨,我们就对磋商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我们唯一要坚持的是磋商,只有坚持磋商才能避免暴力对抗,才能达成共识。对此,伟大的圣雄甘地是实践过的。
我也是初次接触磋商的文化,了解得很肤浅,但磋商中要遵循的几条规律很让我受启发。第一,磋商中不要太在意面子,不要过于自尊。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客观地判断别人对你的言论的批评。第二,在磋商过程中,自己要像个空心的竹子,要放低心态,要谦虚。自己所处的位置较低,别人的思想和智慧才会被接收和流淌过来。这时自己的思想才能够受到灵性的指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去。如果这个空心的竹子被阻塞了,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就无法接收,这时候的人其实是孤立、封闭的。第三,要学会静默,学会倾听,多用耳朵,少动嘴。静默可以赶走眼前繁杂的思想对我们的干扰,而我们的思想常常会让眼前可以看到的、无用的信息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这三个方面,都涉及对自我的使用。有些人可能会反对“使用”一词,认为自我就是一切,是不能像工具一样被支配的。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人是有能力超越自我、并控制和支配自我的。
人们把盐称为食物中的“君子”,盐要放到恰到好处,把山珍海味的美味带来之后,自己要躲在外面。如果在山珍海味中加多了盐,这时盐就变成了“小人”,破坏了山珍海味的美味。这个比喻使我明白,发现美味的是自我,破坏美味的也是自我。这自我的确是把双刃剑。
磋商规定了我们要交流,这就要求减弱自我。自我太多,一切交流都会变成单方面表达的异常状况。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人这样表达,他不要别人说话,不要有其他东西打断自己的滔滔不绝。他激情四溢,有时候不免灵感飞扬,但别人未必能够听懂他的意思。他表达得很成功,但交流却不一定有效。在很多情况下,你可以变得没有对方那么有才华,没有他明亮,因为你的幽暗衬托出了对方言论中的优点。
对自我的使用要像高明的厨师使用盐一样,以诚实来激发磋商对象的交流愿望,以谦和彰显对方意见中的优点。磋商的重要目的,不就是找到彼此的优点,以便形成良好合力以解决问题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