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蒋旭:伊拉克以身涉险救人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5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异国战火中的中国青年外交官
蒋旭:伊拉克以身涉险救人质
  他们是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一群热血青年,他们是辗转在境外硝烟中的一支青春劲旅。他们的足迹,曾经镌刻在刚果(布)、刚果(金)、伊拉克、阿富汗的广袤大地上。为了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也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他们曾孤军深入援救医疗队、临危受命解救中国人质、甘心做阿富汗复馆工作的“人梯”……

  杨涛:驻阿使馆复馆的人梯

  1994年,外交学院毕业的杨涛进入外交部工作。同年,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因当地不断升级的战争而暂时撤馆。

  2001年12月,杨涛忽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参加张敏领导的6人复馆小组,尽快赶到阿富汗。”从2001年12月到次年2月初,为了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下迅速复馆,杨涛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累的58天。

  是中国人给我们带来了鱼

  “出发前,我们只知道要面对的是一个被战争摧残得面目全非的国家。1994年撤馆后,信息隔绝,我们不知道馆舍还能不能使用,当地有没有人帮我们。”由于中国驻阿富汗使馆距总统府仅一墙之隔,因此在战火中经常处于风口浪尖。“听撤馆前的同事说,他们曾亲眼看见一枚导弹往使馆主楼飞,所幸没有爆炸。”

  这些情况让小组出发前就作了最坏打算。为了确保能在阿富汗正常生活,光羽绒服、复馆物资、安保物品就带了40个纸箱。“但是,直到飞机从伊斯兰堡起飞时,我们都还不知道自己要在哪里过夜,所以还带上了睡袋。”

  尽管事先有思想准备,但当小组于2001年12月19日抵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时,馆舍的惨状仍然让杨涛傻了眼。“楼外全是弹眼,窗户上挂着黑色的棉被,楼顶还有一个巨大的弹坑。屋里除了1994年留下的沙袋外,东西都被抢走了。”此情此景让每一个人心酸,大家立刻投入到复馆工作中。不久,使馆上空就在8年后第一次飘起由中国外交官亲手升起的五星红旗。

  为了联络地方官员,小组经常要出门访问,但安全问题却从没给他们带来困扰。“在阿富汗,无论哪派武装都对中国人充满感情。”杨涛说,因为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阿富汗是没有鱼的,是修水坝的中国人把鱼带到了这里,从此阿富汗才有了鱼。他回忆道,每当小组出门时,街上的阿富汗人看到中国国旗总会亲热地凑过来,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西方国家的大使出门,一般会带上两卡车卫兵。”他骄傲地说,“我们却不用任何特殊措施,因为‘中国’的效力胜过防弹衣。”

  “尽管双方8年没打交道,但阿富汗新政府的官员说起中国,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们听说我是为中国复馆而来,都反复告诉我只有中国在阿富汗没有利益,只有中国人没欺负过阿富汗人。”有了当地官员的积极配合,小组不仅顺利见证了阿富汗临时政府成立这一历史性时刻,他们为复馆所做的努力也终于在次年2月“开花结果”。

  来接我们的只有地雷、狙击手和一辆车

  复馆不仅意味着馆舍的修复,更重要的是要与阿新政府建立联系。但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打坏了电网,一切现代通讯手段都陷入瘫痪;频繁的政权更迭,又让小组与新政府之间连个牵线人都没有。面对横在眼前的不利因素,杨涛和同事们为了当好这架“人梯”,决定以最原始的方式接触。

  “过去,我只能从新闻、报纸和电话中看到一个战乱的国家,但到了阿富汗才明白,战争对基础设施、国家机器的破坏能达到怎样的程度。”杨涛告诉记者,当时喀布尔与外界联系的渠道,只有一个70公里外的美国军用机场。当小组乘坐联合国的16座小飞机降落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只有遍布狭窄道路两旁的地雷、美国的狙击手和一辆新政府派来的车。

  “当时阿新政府刚刚成立,人心惶惶。车子把我们从机场送到使馆后,就再没出现过。”他说。为了尽快与新政府恢复接触,第二天上午,小组干脆自己找了一辆车,绕过满街的线、旗子,冒着遭遇地雷的危险,去了阿富汗外交部。

  在复馆小组的推动下,卡尔扎伊在政权成立后不到两个月,就对中国进行了访问。2002年2月,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也顺利恢复了运作。就在新一批使馆人员前来阿富汗交接工作一周后,杨涛却与同事们一道,悄然离开了阿富汗。

  蒋旭:为了人质的命运

  2005年1月20日晚上10时,刚完成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复馆任务回国才4个月的蒋旭接到外交部电话:“你的护照还有效吗?”

  蒋旭立刻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参加由时任亚非司司长翟隽为首的3人工作小组,赶赴伊拉克解救人质。

  “用我们换也要把人质换回来”

  2005年1月18日晚,有报道称8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外交部、中国驻伊使馆立即与伊拉克临时政府及当地上层宗教人士广泛接触,并联系了在中东很有影响力的半岛电视台和阿拉比亚电视台。

  1月20日晚,外交部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翟隽率领特别工作小组赶赴伊拉克,靠前指挥、解救人质。

  21日,小组立即取道法兰克福飞抵约旦首都安曼。23日,工作小组终于搭乘每天唯一一班航班抵达巴格达。一个小时之后就传来消息,有人通知中国使馆接人质的时间和地点,还提供了8名人质所处位置的信息:距离巴格达100多公里的逊尼三角地带。

  去还是不去?这消息准确吗?万一是个陷阱怎么办?

  组长翟隽很坚定:不管是真是假,都得去一趟。我们的任务不就是安全解救这8名中国公民吗?蒋旭说,当时翟司长的话让人印象深刻:就是用我们几个人换,也要把这8名人质换回来!

  时局混乱,小组及使馆工作人员戴着钢盔、穿着防弹衣,在使馆武警的保护下立刻前往逊尼三角地带,争取与劫持者正面接触。在一处清真寺里,他们与几位当地宗教人士和武装分子见了面,经过一番交涉,劫持者终于同意把8名人质交给工作组。人质在清真寺一看到中国人,就知道自己有救了,他们从惊惧转为激动。

  蒋旭和同事们把这8人安顿好,迅速护送他们回国。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他们的福建老家,小组选择了衔接最紧密的航线:在一天之内,从巴格达到安曼,从安曼到巴林,从巴林到香港,马不停蹄。最后经过四起四降抵达福州。

  25小时解救人质

  其实,蒋旭不是第一次解救人质了。9个月前,身为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成员的蒋旭就参与了在伊解救7名中国人质的行动。

  2003年6月,蒋旭在组长孙必干的带领下前往伊拉克,着手恢复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处于暂时闭馆状态的中国使馆。次年2月,伊拉克局势已迅速恶化,中国政府正式派遣武警保卫外交人员进入伊拉克。就在他们史无前例地带着“保镖”复馆期间,发生了7名中国人被劫事件。

  4月11日晚上8时多,蒋旭和同事们正在看阿拉比亚电视台的新闻,忽见屏幕下的字幕显示:7名中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同时,中国驻约旦和驻叙利亚使馆的同事也看到了这条消息,3个使馆马上沟通。

  蒋旭他们先核实消息的真实性,证实确有7名中国人遭绑架。在向国内报告情况的同时,复馆小组迅速与伊拉克新任内政部长、外交部、临管会、过渡政府的成员和穆斯林长老会等各界人士联系,并广泛接触当地民间组织和朋友,从官方、民间和舆论三个渠道展开营救,以确保人质尽快获释。

  第二天晚上10点左右,蒋旭和复馆小组的同事们突然接到穆斯林长老会打来的电话,告知7名中国人质已获释,现已抵达长老会总部,请中方立即派人去接。“太好了!”蒋旭悬了一天的心放下了,复馆小组的成员都如释重负。

  “保护我国在外公民安全是每个外交官的天职。”蒋旭说。当天深夜11时多,复馆小组冒着可能遭袭击的危险,驱车来到巴格达郊区的伊斯兰长老会,迎接7名同胞。仅仅过了25个小时,7名中国人质就全部被安全解救。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复馆工作也初现曙光。2004年7月9日,伊拉克曼苏尔饭店一间普通房间里,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驻伊使馆的正式复馆。对蒋旭而言,此刻弥足珍贵。

  邵顺:孤军深入援救医疗队

  14年外交生涯,外交部干部司计划调配处副处长邵顺最难忘的,还是在刚果(布)营救医疗队的那次经历。1997年6月15日,26岁的外交官邵顺背着一个书包,与中国驻刚果(布)使馆商务参赞一起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起飞,踏上了一次特殊的旅程。

  1996年7月,刚果(金)燃起战火,卡比拉从东部起兵,次年5月就任总统。同年6月初,邻国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又起硝烟。几批中国侨民、专家组、首都附近的医疗队、使馆人员都已撤离,唯独在刚果(布)奥旺多省的一支中国援非医疗队却杳无音信、生死未卜。

  中国驻刚果(金)使馆和驻刚果(布)使馆共同决定,要尽快将这支身陷战火的医疗队解救出来。谁临危受命?“我去”,一个声音传来,是驻刚果(金)使馆的邵顺。

  飞机刚降落在没有任何指挥系统的柏油路机场,刚果(布)的军车就呼啸而至。邵顺灵机一动,赶快向眼前的军人解释,自己是刚果(布)使馆的。“现在打仗,我们的医疗队不太安全。使馆委托我接他们去布拉柴维尔,一旦局势平定了,医疗队会再回来。”说完,还送了他们一桶航空燃油。

  军人们一听:上军车吧。于是邵顺和参赞坐着军车,和荷枪实弹的军人一起去了中国医疗队驻地。  他们抵达医疗队驻地的时候,正在吃午饭的医疗队员一见参赞和邵顺,热泪长流。

  信息很快传遍当地,地方官员迅速赶来。在战乱中,这支医疗队坚持工作,听说他们要走,当地百姓都很舍不得。邵顺向百姓们解释:“我们两国的友谊是长存的,不会因为战争而停止。撤离只是暂时的,是为了医疗队员的人身安全。如果他们受伤,也不可能给你们提供医疗服务了。”

  这段入情入理的话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理解。于是在征得当地官员的同意后,邵顺出发了。15日,飞机顺利返回金沙萨。

  吴小俊:在战火中成长了

  现驻法国使馆任一等秘书的吴小俊,10年前刚出校门,进入外交部不久,就被派往中国驻刚果(布)使馆工作。“那时我才24岁,但在战火中,一下子就成长了。”

  1998年底和1999年初,刚果(布)先后发生了两次大的武装骚乱,吴小俊都赶上了。“一夜之间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南城全沦陷了,最危险的时候,两军交火的战线离中国使馆也就一公里。”

  说起自己在战区的经历,吴小俊觉得是“惊险与精彩交织”。惊险的一次是1998年底,吴小俊到刚果(布)的政府部门办事,车刚开到布拉柴维尔南城附近,就见大批南城的百姓正在举家搬迁。“这是怎么回事?”吴小俊问路人。“叛军要从南城打过来了!”他一惊:“说打就打进来了?”

  仍在恍惚间,他被几个当地持枪军人拦下,“现在是紧急状态,我们要征用你的车。”吴小俊马上说:“我们是中国使馆的,有任务在身,车不能给你。”

  “我们不要你的车,你把我们带到前面去就行。”一个军人说。

  他一看这形势,心想:“这车一旦交到他们手里,肯定就要不回来了,车上还有使馆的东西”,便说:“我们要执行任务,不行。”正在说话的当儿,当地司机被荷枪实弹的军人赶了下来。

  一见这情景,吴小俊马上下车跟他们据理力争:“这是中国使馆的车,享受特权和豁免,你们无权征用。”幸好,其中有个懂点常识的军人对吴小俊说:“你赶紧开车走吧。”在其他军人的骂声中,吴小俊他们趁势开车回到使馆。车终于从“虎口”中保住了。

  回到使馆没多久,反政府军就打进布拉柴维尔了。使馆领导迅速部署:立即安置侨民,使馆的女同志全部撤走,留守人员驻在使馆观察形势、收集信息。吴小俊成为7位男士中的一员,留在了炮火纷飞的前方。

  惊险之外也有精彩。当时,迫击炮弹往来不断,刚果(布)政府已陷入瘫痪,外交部空无一人,负责使馆安全的武装警察也不知去向。更糟糕的是,食品供应紧张,虽然使馆储备了水、干粮和冻肉,但缺少蔬菜。

  使馆院子里有一小片竹林。很久没吃蔬菜了,使馆的厨师把目光投向了竹笋。挖出竹笋,放在盐水里连泡几天去苦味,切一点肉丝,清炒,一盘竹笋炒肉丝摆在了吴小俊和同事们面前。

  “这是我印象非常深的一道佳肴。”10年后,吴小俊说起它,还是一副陶醉的神情。据《中国青年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