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硕伟在南极巧遇一只企鹅
去年11月,作为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员之一,东南大学学子曹硕伟赶赴地球最南端的那片神奇大陆。作为中山站首位工程监理,曹硕伟对南极工作最深的感触就是,“在南极盖房子,可真难啊!”昨天,他在母校讲述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一天工作16小时很正常
从南极回来,曹硕伟明显瘦了、黑了,但仍是那么健谈。他告诉记者,这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今后三年在中山站新建3880平方米建筑打地基。在极地盖房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曹硕伟遇到了超乎想象的困难。
由于南极的气候极其恶劣,要在那边盖房子,必须抓紧夏季短暂的两个月,其他时间根本无法施工。正因为如此,曹硕伟和队友们这次的工作更为紧迫。
“每天连续工作十六个小时很正常,还有的队友连续24小时不休息的。”曹硕伟透露,可是极地的天气却很不配合,天气“喜怒无常”,雪花就像子弹一样狠狠地砸在脸上,生疼。风吹得雪往往在一夜之间就会把一座房屋埋没。
有一次,他们遭遇了特大暴风雪,气温零下几十摄氏度。宿舍区到工地尽管只有20米,狂风之下,大伙儿也只能弯腰前进,走上几分钟才能到达。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仍在坚持施工。
热汗把背上积雪都融化了
南极风大,建筑如果不牢固,很容易被吹垮。曹硕伟解释,这样一来,对地基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一般要建在坚硬的基岩上。
为了增加地基的牢固性,考察队员还要在基岩上,用岩石钻机钻下1~1.5米深的孔,用钢管扦入,并浇筑水泥。有的地方基岩埋得很深,挖了近2米深的大坑也看不到基岩。有的地方好不容易钻了个孔,却遇到孔腔内不停地积水,根本无法浇筑水泥,还有的时候遇到冻土层,挖掘机每天只能下挖200毫米。
曹硕伟还向记者讲起自己在南极最为感动的瞬间:每个队员都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背上的积雪越来越厚,结了冰,但身上的热汗又把冰块融化了。所以,尽管每个队员浑身上下都是雪,但背上始终是湿漉漉的。曹硕伟笑称,这是“南极的印记”。
最开心的是吃蔬菜
在南极待了三个月,曹硕伟最郁闷的就是吃不到蔬菜。“有一次,饭桌上好不容易出现了绿色。”曹硕伟兴奋极了,那是冰冻的青豆、冰冻的玉米和冰冻的胡萝卜一起炒的。他可开心了,一下子吃了很多。“蔬菜太难保存了!”在南极,他偶尔还帮帮厨,在两麻袋的青菜里翻了大半天,只有两小盘青菜是绿色的,其他都不能吃。
回来之后,曹硕伟对蔬菜情有独钟,一次庆功宴上,他一个人就吞了一盘香菇炒青菜。
通讯员 李冬梅
快报记者 谢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