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度也有很多贫民窟。当然,印度政府也不希望自己国家到处都是贫民窟,这毕竟不是值得骄傲的事,但规模庞大的贫民窟还是产生了,并已与城市和谐相处多年。这里面有多种因素。除了迁徙自由外,“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的产权制度也是贫民窟形成的重要原因。即使在地价贵如金的大城市,无论房子多么简陋,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侵犯。贫民窟房子虽破,却是真正的家,不用担心被人驱赶。贫民对“房子”拥有真正的产权。正因如此,印度很多大城市因拆迁补偿成本大而导致房价很高,房价升高也使得获得拆迁补偿的贫民成为受益者。
印度政府不仅没有强行拆除贫民窟,还为他们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贫民窟里,房子再破,都会有自来水,社区条件再差,都设有互助组织和教堂。每当选举时,还会有政客来拉选票,承诺要改善他们的生活。
此外,虽然印度贫富差距很大,但却少有“仇富”现象。因为富人的财产大都是勤奋经营获得,少有垄断和权力的沾染,穷人对富人财富大都是认可的。富人也多有慈善心理,不少人经常走进肮脏不堪的贫民窟,为穷人提供帮助和救济。因此,印度的穷人和富人共处繁华都市,却能和谐相处。
(王庆东 原载4月20日《新京报》,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