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快崩溃了!”陈彦菲刚在记者面前坐下,就冒出来这样一句。
她正面临一个痛苦的两难抉择:是亏本卖掉自己手头的3套房子,还是选择主动向银行断供。
这道选择题已经折磨她3个月了。
深度套牢
据地产业知名专家戴欣明估算,仅深圳炒房团成员2007年投入到深圳楼市的资金就超过百亿人民币。而眼下,这些资金几乎全部深度套牢。
陈彦菲是记者两年前在深圳房产投资者联盟的一次聚会上认识的,这个近百人的投资者联盟在珠三角业内小有名气,是一个标准的炒房团。
32岁的陈彦菲是深圳蛇口一家泰资企业的财务部经理,她自己透露年薪15万,丈夫则是龙华一家外贸企业的销售负责人之一,这样一个家庭在深圳原本可算是标准的幸福之家。
不过过完年后,她家已经为房子的问题不断爆发争吵,婚姻也面临危机。
她给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她现在手头上有4套房子,自己住的一套在蔚蓝海岸,是2003年买的。另外3套都是2007年买的,分别在深圳蛇口的半岛城邦、深圳龙华的金地梅陇镇和东莞金域中央,面积分别是120平米、110平米和90平米,当时的单价分别是3.5万、1.56万和1.2万,总价分别为420万、171.6万、108万。
“3套房子都是用来投资的,买的时候是三成首付七成按揭,3套房子付出了近210万。”这是陈彦菲夫妇这几年打拼的全部资产。
“现在全变了,金地梅陇镇三期开盘价为1.1万、半岛城邦已经降到不到2万、东莞金域中央已经跌到9000元,而且银行不断在加息,我的月供已经突破2.2万了。我先生说我们是一个标准的负资产家庭。”陈彦菲语速很快地说。
“现在我们这个投资团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团购了,我们人多,组织在一起和开发商谈判,商量退房或者价格赔偿的事,不过目前进展不大,还希望能得到你们媒体的支持。”对于目前的状态,陈彦菲语气低沉。
在投资团里,类似陈彦菲这样的成员不在少数。
2007年2月加入的张可曾是深圳某媒体的地产记者,现在的身份是职业房产投资人组团人之一。他和陈彦菲的处境相同,2007年买了3套房产,分别在深圳南山、龙华镇和惠州,每个月月供近万,压力巨大。
“已经深度套牢了,我们这个炒房团该散伙了,好多人成了负资产,准备向开发商退房了。”他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
“银行不断加息,CPI也不断上涨,最重要的是2008年珠三角房价大幅下跌,2007年的炒房团被套牢是必然的,疯狂是要付出代价的。”熟悉这个炒房团的深圳中原地产总经理李耀智对记者这样说道。
断供或者贱卖
事实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参与者,经历过去两年的疯狂过后,都在承受市场的报复。
眼下,深圳楼市投机投资者的资金链几欲断裂,一些开发商选择了降价处理。万科地产在全国降价促销的结果是,更多的楼盘选择了跟风,比万科降价的幅度更大更猛。“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广州一位知名开发商的销售总监这样对记者说。
“2007年11月前购买的房产,正赶上了房地产的下降通道,这些人将成为自2000年以来中国首批房产负资产者。”深圳知名的投资客邹先生对记者说。
邹先生向记者介绍,深圳炒房团这种类型的投资客基本山穷水尽,目前就靠加按、高利贷等方式维持月供,甚至有些人连过年的几千元都是借的。
他估计再过一两个月这类投资客就很难顶住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基本上只有两条路:向银行断供或者贱价出售。
而更多的炒房者选择和开发商对抗,要求降价补偿或者退房。
针对这些诉求,金地集团近期表态,不会支持业主的“无理”要求,但会拿出1000万元建立基金改善小区周边环境和增加配套设施。
深圳国土部门则表示,业主要求退房或补偿差价的要求是一个非法、无理、蛮横的诉求——“此头不能开”。
深圳一些激愤的购房者声称要终止还贷。由于不满开发商开出6.5折的销售价格,深圳市宝安区泰华阳光海的100多名业主提出,开发商应该承担降价销售给他们造成的损失,业主要求“补差价”或“退房”,否则就要终止还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说法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得不到法律上的支持。另外,终止还贷意味着放弃几十万的首付以及银行信用,不到万不得已是很少有人真正去实施的。”广东金晖律师事务所徐林律师对记者表示。
负责泰华阳光海按揭业务的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业主断供,银行的应对是:每个月扣款会提前短信通知购房者,如果扣不到款就会进入催收程序,第一个月用电话和书信催收,第二个月通过律师事务所发律师函催收,第三个月会采取向法院起诉等措施。
“我也不知道该断供还是干脆亏本卖了,这真是个两难选择。”陈彦菲最后对记者表示。 据《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