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在“两会”期间严厉警告“很多地方国家粮库存在严重虚报现象”,“两会”后媒体调查果然发现,安徽当涂的粮食储备严重亏空。在舆论追问下,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称:“粮库常态是应该有粮食的,但粮库没粮食本身不能说明问题。都说粮库没粮食好像是多大的问题,这其实不是;如果粮库应该有粮食,但它没粮食,这才是问题。” (南方周末 4月16日)
[经济一评]
这位粮食局副局长是以“某种可能的特殊情况”为粮库亏空辩护,以“可能刚好轮换”解释媒体调查发现的亏空。从现实看,确实可能存在这种巧合和误会。但很明显,这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是一种“最好的可能”,是对粮食亏空最美好的猜测和想象,也是对人性最善良的假设和对公权最善良的想象。可现实有这么简单和巧合吗?又有多少可能出现这“最好的可能”呢?一个负责任的粮食安全监管部门,绝不应该以“最好的可能”猜度媒体曝光的粮食亏空现象,而应该时刻保持着警惕性,以“最坏的可能”想象和防范有人滥用权力倒卖国家储备粮。
套用预防腐败学上的“无赖假定原则”:人性本恶,人的道德是靠不住的,贪欲左右和利益诱惑下,人人都可能成为无赖,所以设计制度时必然把每个人都假想为无赖之徒,并尽可能以制度预防和约束这种无赖倾向。
这种“无赖假定”用在粮食储备制度上就应该是,对各地粮库负责粮食储备的人作“最坏的猜测”,把他们设想为“无赖”,防止他们滥用手中的权力虚报储粮数量。
还没有开始调查,就先入为主地设想“最好的可能”,就假定“转换”这种最好可能的存在,而不是带着“无赖假定”去调查,这样的监管逻辑怎能让公众放心?
[快报再评]
信粮食局还是信袁隆平,一个假问题。真问题是,粮食到底有没有?
袁隆平反映了一个情况,可信不可信,需要调查。国家粮食局应调查粮库是否存在虚报现象,可惜没有,这是行动迟缓;直到媒体报道安徽当涂有粮库亏空后,国家粮食局才派出调查组,调查当涂粮库,似乎要将袁隆平反映的现象作个案化处理,这是以点带面。
“粮库没粮食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如果粮库应该有粮食,但它没粮食,这才是问题”,虽然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自辩,但客观上说没有什么不对,重要的是弄清楚粮库亏空到底是不是在“应该有粮食”的时候,以及是否有向上虚报行为。社会要得到真相。真相的获得,既需要国家粮食局调查,也需要社会舆论的参与。唯其如此,才可以检验国家粮食局的调查是否能取信于人。国家粮食局是否得出取信于人的结论,关系到国家机构的政治信誉。
不必强求微服私访。需要建立公开调查可以求得真相的制度。王朝时代才迷信微服私访,现代社会应把真相的获得建立在社会监督、公开调查上,而社会需要一个原则:谎言等于信誉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