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也就是文章发表的第二天,记者接到了正在日本做学术交流的青年学者、北大国际政治系博士姚远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表示,他对葛文的结论很赞赏,但是对其叙述部分不敢苟同。当天晚上他就发来给朱善璐书记的一封信,“作为一个南京人,有些话不说出来就如鲠在喉。”
尊敬的朱善璐书记:您好!
近日,我在《现代快报》电子版上看到了葛剑雄教授评论南京文化的文章,也在同一版读到您的讲话:“南京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其灵魂还在文化。就像夫子庙牌坊上有四个字‘天下文枢’,南京过去是天下文枢,在新一轮发展中,南京应该继续名副其实。”这些关于南京城市文化的论述令我感慨万千,于是想到通过《现代快报》向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南京的灵魂在文化”。这个定位,是对南京历史与现实的准确把握。南京,要去做京都,而不是东京,去做波士顿,而不是纽约;南京,要成为中国的文化故乡、文教之都,从而成就名副其实的“天下文枢”。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文化也需要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北大校友,朱书记一定也会有这样的感慨:湖光塔影的未名湖,让多少北大人魂牵梦萦。如果说北大的灵魂在未名湖,那么南京的灵魂就在于她的老城——她有故宫、城墙展现的帝都气象,又有钟山玄武的山水胜景,兼具江南风情的秦淮市井。今天的老城,经过多年的“旧城改造”,残存的“老城南”传统民居和民国建筑已是古都最后的碎片。因此,每一座传统民居、每一幢民国建筑、每一片历史街区的死与生,都牵系着许多南京人的心。拆去了老宅,迁走了居民,南京的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是,如何既可留住古城的“城”与“人”,又能改善老城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在南京,这也是困扰中国其他古都的难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杭州流传过这样的说法,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留下一句话“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结果杭州就以此为“动力”,开展大规模拆建。实际上,据考证尼克松当初的说法是“古老的城市”,对杭州毫无贬义。多年后,杭州市终于认识到当年“走了一条弯路”,决心对全市剩下的1万多间老房子都“应保尽保”,认为这是“文明的碎片”。
去年,北京市按照“改善、修缮、疏散”的要求启动了“旧房改造”,政府投入巨资修缮四合院,不迁走一户居民,而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用住房保障对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的新思路被誉为“胡同里的里程碑”。
事实证明:用“房地产开发”的模式来对待历史街区,是不可能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只有以居民为主体进行自我修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保护机制,才是既保护文化又改善民生的治本之举。
因此,如何遵从民意,广开言路,找到南京老城保护的新路,我认为是值得朱书记您细细思量的大事。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市长、区长,以及建设、规划、国土、房产等“实权部门”的官员们,怀着对中国文化的“脉脉温情与深深敬意”,在创造南京未来的同时,用心守护好她的过去。
姚远 2008年4月14日
姚远:江苏南京人,1999年毕业于金陵中学,并以南京高考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为该系比较政治专业博士生、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会员。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与北京:历史城市的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一书主编,目前正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访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