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陈东林教授学术观点,有读者提出
《论语》字不错,发音却错了
昨天快报刊登了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东林提出的《论语》该是《伦语》的惊人学术观点,该报道见报后,立刻在读者中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快报96060的热线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虽然不少读者认为陈东林的观点值得商榷,但还是有不少读者力挺陈教授。而在众多参加讨论的读者中,也有一部分读者提出了新的观点,一位来自孔子家乡山东曲阜的徐超读者提出,《论语》之所以读lun(第二声),完全是曲阜人千古以来的口音问题,因为在曲阜,“论”与“伦”都读lun(第二声)。
徐超虽然不是什么专家学者,但对中国的古汉语十分精通,昨天他看到快报的报道后,立刻给记者打来电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徐超告诉记者:“陈东林教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样的观点,很让人佩服,但我却不能赞同他这个观点,首先他所提的‘论’通‘伦’是不对的,古代的‘伦’不是伦理道德的意思,而是辈分的意思,所以《论语》不能叫做《伦语》。在我看来,《论语》与《伦语》最大的相同点其实就是发音,《论语》为何会读成lun(第二声)语,关键看当时的语言环境,我是孔子家乡曲阜人,在曲阜‘论’与‘伦’都读lun(第二声),孔子在当时也有可能这样说,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上会有所偏差,所以我认为是几千年以来的乡音造成了大家把‘论’读成了‘伦’。”
快报记者 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