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新闻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在他的博客里称,医院门诊看病误诊率高达50%!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这位副厅长还建议,病人看病时,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后,最好再征得第二家医院核实。对此,南京多家医院负责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言惊人——
门诊误诊率高达50%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名叫廖新波,他在发表的博文《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中介绍,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更是高达50%。他在文中称,只要当医生,就没有不误诊的。而且不仅中国如此,美国的误诊率是15%~40%之间,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脑肿瘤的误诊甚至在70%左右,甚至高达100%”。
这篇文章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对于廖新波的文章,网友也进行了激辩,一名自称是医生的网友说,有一份美国的大样本调查显示,在ICU接受抢救最后无效死亡的病例中(外伤除外),只有54%左右病例的尸体病理解剖结果与他在抢救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吻合的,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抢救和治疗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不少网友不太相信,一名网友说,廖先生说的话实在是有点过了,有调查吗?没有调查何来的发言权?
连线副厅长——
误诊不可避免
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了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他告诉记者,这篇博客确实是他所写,文中所引的数据来自一位医生,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差不多这样。记者了解到,这位医生名叫纪小龙,是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写过一篇文章叫《医生永远是无奈的》。
廖新波说,误诊除了技术原因,还有别的原因,比如一些名医,往往让自己的助手写处方,自己与病人沟通几句话,一天接诊数百人。而我们都知道,看病过程中,一个病人与医生的交流时间最起码要10分钟以上。
廖新波说,患者对医学和医生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只要见到医生,自己的病就痊愈了。他建议,最好是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核实。
医生反驳——
10%的误诊率已经很高!
南京一家大医院的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从医院接诊的情况来分析,误诊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别说是50%,就是10%的误诊率,就已经很高了。“如果做了1000台手术,有100台是错误的,那么高的比例,那还得了?”这位医院负责人说,他不知道50%这个数据是从何而来的。
江苏省卫生厅有关人士也感到非常不解,“根据相关统计,这些年来医院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都达到了95%以上,怎么可能会像那篇文章中所说的50%误诊率呢?”
专家看法——
医生初步印象不能算进去
南京一位医学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这位副厅长的文章有些危言耸听,他可能是混淆了一个概念,把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医生的初步印象也当成诊断了。
专家说,很多病人来初步就诊,医生并不能立刻就诊断出来是什么疾病,如果把病人初步就诊时的医生初步印象也作为一次诊断,那所谓的误诊率的确就会很高了。但在医学上,是不能这样来计算误诊率的。
快报记者 刘峻 张星
廖新波博客原文(有删节)
看到这题目,不管你是医生还是病人,一定会引起你极大的反感!不要说你,我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但是,从一份资料里知道,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怎么认识这个“三成误诊”的说法呢?可能我还得从自己的学识与见识水平去理解吧。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生物体,几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作为医生几乎没有一个不希望手到病除,妙手回春,至少也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在这个年代,再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
有解剖医生专门研究过脂肪肝这个问题。他们在解剖之前,先叫B超医生在开腹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正确与错误的结果几乎是相等。我不是冤枉B超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不是绝对,只是统计学的意义……
一位老专家这样给自己打分: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所以他最后感慨说: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