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竞相举行公祭大典。河南鹿邑和甘肃临洮争夺“老子”,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血拼”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同一个诸葛亮,山东临沂祭,湖北襄樊祭,陕西汉中祭……《人民日报》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而且公祭的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一些祭祀活动纷纷向“国字号”进军。
在“热闹”的公祭大潮中,我似乎听到了无数革命先烈隐隐的叹息声。
是的,在这么高级别的“公祭”大典中,唯独很少听到公祭革命先烈的,这是一个让人无法不为之扼腕的场景。放眼望去,在纷纷扬扬的公祭大潮中,弥漫的,无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硝烟。在所谓的公祭过后洒落的一地鸡毛中,我们很难闻到哪怕一丁点的文化味儿。
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于大规模地公祭“老子”们,而不是大规模地公祭烈士,只要分析一下其用意即可。大造公祭的声势,是一种“营销”手段,扩大当地的“文化”影响,似可收获期货式的收益。更主要的是,“老子”们对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来讲有着一种文化引力,他们跪拜先祖,寻根索源、谒祖归宗,“顺带”为祖国发展做些贡献——这是招商引资的一种文化纽带。如果公祭革命烈士,恐怕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更因如此,“公祭”的真实用意便昭然若揭了。但仅仅因为后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我们就应该将他们“冷落”吗?如此势利,我们怎么对得起烈士们的英灵?如此势利,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又将如何生根、开花、结果呢?
清明节三天假期,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免费对外开放,引来了数十万“游客”,这当中,当然有不少凭吊者,更多的,却是踏青、游玩者。里面少了肃穆,多了嘻闹。在许多烈士陵园都被商业化污染的今天,这种现象并不奇怪。
1919年,爱因斯坦在与儿子埃德瓦的谈话中说:当一只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并没有觉察到这根树枝是弯曲的。爱国斯坦在这里想表达的只是相对论的理论,但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都是历史这根树枝上的甲虫,如果没有一个机制来规制我们,我们将走到什么方向,那只有天知道了!
有政协委员呼吁,要求国家领导出席公祭“老子”的盛典,但我要呼吁,在清明节这天,我们应该举行一个盛大的公祭革命烈士的盛典,并让这个盛典成为一种神圣而高尚的国家礼仪。这样的国家礼仪,会以宏大的场面、严肃的态度、神圣的情感来感染、熏陶国人,并借此凝聚民心,升华国家认同感,锻造民族情结。尤其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国家礼仪,来表达我们对烈士的敬仰和追思,强化“捐躯为国”的神圣。而这种礼仪本身,也会丰富和深化我们一直强调的“清明文化”。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
【学者视线之肖余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