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4层大楼刚建好又要拆 原来这一项目竟是违建
· 这个大窟窿险些“吞”了四龄童
· 儿子天不亮就“上学”? 家长跟踪发现被忽悠
· 建筑垃圾满地 古墓发掘后又被“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4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将军山沐英家族墓葬“文保碑”不翼而飞
建筑垃圾满地 古墓发掘后又被“埋”
  将军山明代功臣墓葬区,现为省级文保单位,是明代开国功臣沐英的家族墓葬地。2005年5月至6月下旬,南京市博物馆会同江宁区博物馆配合一城建开发项目,在该地区抢救性发掘了两座明代砖室墓葬,其中一座为沐英四世孙沐瓒的夫妻合葬墓。

  如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建筑垃圾,将沐瓒夫妻合葬墓填埋。

  新闻资料:

  1984年11月沐英墓被列为江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划定“以沐英墓为基点向四面延伸50-200米”为保护范围。2002年10月,沐英墓从县级文保单位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并更名“将军山明代功臣墓葬区”。从2005年开始,先后在保护区外发现了沐瓒墓、沐朝弼墓、沐昂墓三座沐家大墓。

  保护碑没了,垃圾如山

  近日,记者来到将军山南坡,这里正在大兴土木,许多新建的小楼拔地而起,一派繁忙景象。不过,在沐瓒夫妻合葬墓边上,原先在此立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没了,取而代之是杂草和建筑垃圾,如同垃圾场,将沐瓒夫妻合葬墓填埋。

  据工地工人说,垃圾堆在这里已有一两年时间了,“建筑垃圾都倒这里,就成了垃圾场。”

  一女工说,原先发掘的墓葬(指沐瓒夫妻合葬墓)是完好的,后来,山上的建筑垃圾拖下来,就倒在这里,渐渐就演变成垃圾场了,把古墓填埋了。

  “原来墓葬边是有保护碑,大概是去年九十月份的一天,我看到有人用吊机吊起,扔到旁边的草丛里了。”一工人告诉记者。

  该工人指着将军山东边方向说,“可能就是扔到那一片了。”

  记者顺着该工人所指方向,向东走了几百米,也没能发现那块保护碑。

  专家追查保护碑的下落

  “沐英家族墓葬区保护碑没了?怎么回事?”江宁区博物馆有关考古专家得知沐瓒夫妻合葬墓边的文物保护碑下落不明,而且墓地被垃圾填埋,非常气愤。

  随后,专家赶到现场,调查沐瓒夫妻合葬墓被毁坏情况,并追查文物保护碑下落。

  “有人认为文物保护碑放在沐瓒夫妻合葬墓边上,影响施工单位盖房子,才弄走的。”据考古专家介绍,“至于这块石碑目前在哪里,我们也不清楚。但不管怎么说,保护碑等同于文物,它是不可以移动的。”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几天前,他们赶到沐英家族墓地,想了解新发现的三座古墓,正好遇上工地方负责人周某。“问他保护碑弄哪去了,他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说。”该考古专家说,根据现场调查,目前施工现场已触及保护区核心区域,破坏了沐英家族墓葬环境,严重威胁了古墓葬的安全。

  施工触及墓葬核心区

  “现在工地盖的房子,都是在墓葬保护核心区范围内。”该专家画了一个沐英家族墓的范围,“随着建设的不断扩大,还会有墓葬出现。”

  江宁区博物馆内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从1949年至今,黔宁王沐英、定远王沐晟、黔国公沐昌祚、黔国公沐叡、沐英曾孙沐瓒、沐英第八代孙沐朝弼等古墓相继在将军山被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可以说,在明代,像沐英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一代一代延续长达280多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也是少有的!”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原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季士家说,施工单位搬迁省级文物保护碑,必须先经得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后再由规划部门规划审批,方可实施搬迁。

  目前,该工地已被江宁区博物馆下达了停工通知书,有关部门正在对新近发现的三座明代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快报记者 薛林 文/摄

  ■相关新闻

  徐达墓园冒出小洋楼

  日前,有市民向快报反映,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组成部分之一徐达墓园里添了一座两层小洋楼。经过记者调查,相关部门给出的答案是:只是重建附属设施。这样的重建合理吗?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徐达墓园坐落于板仓街190号,正对着一个临时入口的就是市民所说的“违建”,它距离徐达墓不到30米。

  这栋青色的两层小楼,总面积约有200平方米。楼房安装着崭新的防盗门窗,大门前的红灯笼迎风摆动。

  “原本墓园面积就不大,现在出现了这么一栋小洋楼,真是不伦不类!”报料人说,这个小楼建好有一两个月了。

  记者敲开小楼的门,里面出来一位姓罗的男子表示,“这不是违建,是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才建的。”他口中的主管部门,指的是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我们这里本来就有一处平房,这次只是翻新重建,以后南京的文物资料都会存放到这儿,可以更好地集中管理。”当记者提出要看看审批文件时,他表示自己只是临时工作人员,文件不在他这里。

  记者随后试图采访南京文物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工作人员以负责人正在外地出差为由,拒绝了记者采访。

  南京市文化局宣传教育处的于处长,对于平房重建和存放资料的说法表示认同,并强调:“这是经过正规手续的文物附属设施,以后将建成南京的文物信息中心。”至于具体经过哪些部门的审批,于处长表示不便透露。

  “按照正常程序,就算是重建文物保护区内的附属设施也需要向相应的上级部门报批。”省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并示会对此事进行调查。他最后表示,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这栋小楼是否属于“违建”尚不能定性。

  见习记者 沈晓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