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讯(记者 陈英 通讯员 方方)Giheney剃须刀与Gillette(吉列)剃须刀,Starsbuck与Starbucks(星巴克),如果不细看,你能分清吗?分不清,那“傍名牌”的目的就达到了。从服装、化妆品,到食品、家电……几乎所有的“大牌”都有过被傍的经历。
昨天,由江苏省工商局主办的长三角地区“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现状及规制研讨会上,前来参会的某公司安保部主管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化妆品、药品品牌都曾被傍过,公司因此一年的损失在千万元以上。曾有一名浙江消费者,因小手指擦伤,买了创可贴贴上,原以为自己用的是有质量保证的名牌创可贴,谁知买的是“李鬼”,仿冒的创可贴不仅不杀菌,反而导致了更严重的细菌感染,最后小手指不得不截掉。
来自江苏、上海、浙江三地的工商部门执法人员详细分析了当前“傍名牌”常用的一些伎俩,如将一些驰名商标到境外注册为企业名称,然后委托境内企业生产,在外包装上使用与“名牌”相同的境外企业名称,澳门“老人头”傍法国“老人头”用的就是这种花招。将“老人头”的头像上皱纹的条数、“鳄鱼”商标鳄鱼嘴的朝向、“梦特娇”的花瓣的数量略加改动,都是傍名牌者喜欢玩的伎俩。
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局长宁望鲁表示,工商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强力推进打击“傍名牌”的行动,而作为消费者,有必要学习一些商品知识,分辨真假。